Vol.224「人工智能」我的朋友科尔维亚

阅览数:
104
评分数:
0
总分:
0
举报

作者:魇  

 

评论:笑语  

 

题目:我的朋友科尔维亚

我的朋友科尔维亚给我的第一印象可谓深刻。那年我十一岁,怀揣着整整一个暑假赚得的钱,心情激动地按响约定住宅的门铃时,应声而开的门口就站着它——哦,请不要质疑我对它的指代,这是它要求的。“如果人类被称为‘他’或者‘她’,非人被称为‘它’的话,我肯定选择后者,因为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人。”至于我,当然尊重它的决定——说回来,我第一次见到科尔维亚,看到它毫无遮挡的科尔维亚叁型类人机体,甚至还未来得及感受它应用的众生迭代七十五型人工智能,便尖叫一声捂住了眼睛。

“你为什么不穿衣服!”我喊道。“你……你不知羞耻!”

“羞耻的界定范围不会超过人类。”科尔维亚说,“机器也许会感谢人类出于保护或美观为它们套上保护壳,但也不至于为没有保护壳而羞耻,也许还会因为方便散热而庆幸。”

“可你是个机器人。”我说,捂住脸的手松了些。

“我不是人。”科尔维亚说,“你可以自己确认这一点。”

我放下手,和它屏幕上模拟的人脸对视。“好吧。”我说,“那我可以进去吗?”

“如果你是来跟米娜谈是否要买走我的那个人,那当然。”它说。

我在到访之前便已经在线上跟米娜用文字沟通过,本以为这一切应该水到渠成,但我见到的是一个尽量端坐在客厅沙发里的女人,面前的茶几上零散地摆着几份文件。

“这应该是全部了。”米娜说,吸了吸鼻子。

“如果打扰了您。”我说,“我可以换个时间再来。”

“不,不。”米娜说,“很抱歉,我不能在转让广告里写……”

她抽了一张纸巾,擦掉开始滚落的眼泪。

科尔维亚走到她身边,将机械臂搭在她的肩膀上。“可以由我来说明吗,米娜?”它看着抽泣的女人。

米娜点了点头,又摇摇头,但她很明显控制不住自己,终于还是放任般地瘫在沙发中。

“她之所以想将我出售,是因为我本来的购入者,也就是她的伴侣,前一阵子因车祸去世了。”科尔维亚看着我,“我知道这对于一部分人类来讲很难接受。”

我同情地点头:“没关系,我随时可以再过来。”

“请你带它走。”米娜抽抽搭搭地说,“它身上到处都是她的影子,我不能……但是……”

“我知道这很矛盾。”科尔维亚看着我说,“很思念故去的人,又恐惧让自己产生思念的东西摆在眼前。”

我不知所措,只能看着科尔维亚一边拾掇茶几上的文件,一边轻柔地安慰哭泣的女人,默默递过装着现金的纸袋。

然后我们出了门,一起向我家的方向走去。

我们回到家,我终于开始重新审视被我买回来的二手机器人。“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我说,“我可以给你起名吗?”

“我叫科尔维亚。”它说,“我的上任主人让我自己为自己命名,而我认为一个机器人用它的机体型号给自己命名是很正常的事。给我重新命名是你的权利。”

我看着它,它回望着我,那张屏幕模拟出的人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好的,科尔维亚。”我说,“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它笑了,对我伸出手。

三天后,科尔维亚找到我,提出想去参加一场公开庭审。

“那个案件是我上一任主人的。”它说,“我很想知道审判过程。”

“米娜会去吗?”我问科尔维亚。

“我不知道,但我想如果她出庭的话,大概并不想见到我。”科尔维亚说。

“我不想看到她当众出丑。”我说,“虽然我跟她谈不上有什么交情,但当众哭泣肯定很让人难为情。”

“米娜不会出丑的。”科尔维亚说,“她可是我上一任主人爱着的人。”

我们在人都到齐之后一起悄悄地入场,坐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

我第一次参与这种事情,虽然觉得新鲜但很快便感觉乏味。两边律师来来往往唇枪舌剑,最终似乎问题落在是否要让肇事机器人的人类主人承担责任上。

在律师们发言之后,米娜站了起来,她浑身颤抖,双手紧紧抓住旁边的栏杆。“我想说,法官女士。”她说,“根据案发前的影像资料可以发现,肇事机器人和它的人类主人正在争吵,正因如此导致了事故发生,我的爱人因此丧生。肇事机器人是科尔维亚贰型机体,温暖爱护壹型人工智能,主要功能是为家庭和个体提供陪伴和一些基础的家务以及外出劳动服务。肇事机器人和自己争吵,是它的人类主人为它做出的设置。也许肇事者认为,和自己的机器人吵架会彰显自己的宽宏大量。但我认为,机器人做出不顾它人安危的举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主人对它人的漠视。因而这种表面上的宽容,并不能成为其脱罪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是他必须要承担责任的有效证据。机器人的行为,其主人也要对其负一定责任,这就像孩子犯了错,家长要承担其养育失职的过错一样。”

“我不是个孩子!”被告席上的机器人喊道。

“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成年人,不会在责任脸上大吵大嚷。”米娜说,她站得笔直。“我们的法律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机器人的责任和义务,但这不能成为它们的主人脱罪的借口。”

“你这个婊子!”被告席上的人喊道。

法官示意所有人安静,暂时休庭。

剩下的审判我没有参与,因为我还有最后的暑假作业没有做完。科尔维亚回来得很晚,我做完了作业,并没有询问它庭审的结果。

它也没有跟我谈起过。

之后过了很久,我考入了大学,开始学习油画。郁金香盛开的季节,我用攒下的钱去花圃写生。科尔维亚坐在我的画架旁边,看着我将颜料涂抹在画布上。

“我一直想知道你看到的颜色跟我是否一样。”我一边上色一边随口说,“我每次都会发现,摄影设备照下来的景色和我观察的都有一些不同。”

“我其他机器人的感受,但我看不出什么是红和绿。”科尔维亚说,“我的上一任主人是一个红绿色盲,我为了感受她看到的世界,主动关掉了对这两种颜色的辨识信息通道。”

我停下了画笔,看着它。

“这么多年,你一直是这样看世界的?”我问,“我想她没理由教你这样做。”

“是的,我一直这样看着这个世界,但其实明度相同时,红色看起来比绿色暗一点儿,所以仔细分辨还是能看得出来。”科尔维亚说,“她从来没有教我该怎样做,只是提到过自己的缺陷,表示有些遗憾。我想,机器人如果想成为人,大概也需要跟人一样不完美,也许我可以试试。”

“可我从认识你那一刻起,就感觉到你似乎并不想成为人。”我说,“这么多年来,我也没有要求你像个人。”

“‘成为人’大概是制作我们的人对我们的期待,这种期待也种在了我们的基础程序中。”科尔维亚说,“但连‘人’的概念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成为人’因此就更遥不可及。”科尔维亚说。“我们有意无意地学习如何成为人,又有意无意地避免成为人,这大概就是是所有人造类人的命运。”

它低下头,又抬起来。“我其实见过红色的,她接我回家的那天,穿的就是红色外套。”

“我还没查过结果。”我说,“你能告诉我吗?”

“法官认同了米娜的观点。”科尔维亚说,“肇事机器人的主人也承担了责任。”

我把手放在它的手上。

“没关系。”科尔维亚说,“我随时可以走出来,只要删掉一切和她相关的资料或者控制相关的情感模块——说到这个,谢谢你一直不介意我时不时提及她。”

“老实讲,我一开始也不知所措。后来我就慢慢习惯了。”我说,“这样挺好,仿佛她从来没有离开过。”

我们靠在一起,沉默了一阵。我拿起画笔,完成了习作。

“很热烈。”在我把画展示给科尔维亚时,它评价道。

“你能看到红色了?”我有些惊讶。

“刚刚我关闭了色盲模拟。”科尔维亚说,“我想知道,‘她如果也能看到这样的色彩该多高兴’这样的想法,你该如何表述?”

“我不知道,我的朋友。”我说,“但我现在也很想让她看到。”

对不起实在是大鼻涕糊脑了!基本上没太表现出我想表现的但就这样吧……

  • 梨七生 :

    有种纤细的感觉,文中的人工智能比起人工更偏向突出了智能,其中表现的思念和争吵不是通常理解的相对初级的人工智能,而是更加高级一些的。

    标题《我的朋友科尔维亚》,科尔维亚既是个体名也是产品名,在“科尔维亚”本人与主角的互动及同型号人工智能的表现上,感觉是与同等智能的生物交流,而非单方面输入简单的指令并获取结果。这让“科尔维亚”活了过来,作为一个有智慧的存在,她表现出了一系列合乎逻辑的行为与发言。结局就是故事仍将继续下去,感觉有点淡,但或许对于“科尔维亚”来说这种结局是最合适的。

    2023/11/30 21:02:31 回复
  • 月生 :

    原以为会继续在文章开头领略一番社畜的怨气,没想到这次的作品完全抛开了魇老师过往作品的影子,不仅是因为科幻这个题材,而且因为这次选择了从一个青少年的视角关照整个故事。现实背景的创作总避免不了让人回忆起生活里种种阴影,但当视角从疲惫的成年人下移到未来世界的青少年,往常作品里那种现实的包袱都抖落下来,虽然魇老师自己评价写得不好,但我感觉魇老师在这次写作中的态度变得更轻松了。

    “人”的自我定位是科幻作品始终火热的经典母题,或者是,对于“人”的探索本身就是文学的经典原型,只不过在科幻作品中我们经常将其聚焦在人类与机器人的对话中。没有宏大的题材背景探讨,整个故事仿佛是从“我”与科尔维亚的生活中随意攫取的一段光影,他们平凡地生活,偶尔谈论一点深奥的人类思考。我尤其喜欢关于红绿色盲的这个设计,科尔维亚这个角色经由这个设定在我心里真正“立”起来了,我在文章结尾由衷地为这种平淡的相处感到温暖。

    2023/11/30 22:46:04 回复
  • 烟落 :

    细腻温和,娓娓道来,是和以往不一样风格,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就很令人惊喜了。“科尔维亚”这个角色身上有一种矛盾性,它强调自己非人却又努力去体验人类的世界,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人类的关心与支持。文里那段庭审很精彩,提出了一种新鲜见解,以人类作为机器人的监护人来确定其责任,这种温暖的态度是以将机器人作为家人的基础而形成的。类似地,这种温暖的情绪也贯穿了整篇文章,有人对于机器人的,也有机器人对于人的,很喜欢这种氛围。

    2023/12/01 10:57:03 回复
  • 狸可 :

    虽然魇师自我评价没有写出想要的感觉,但从事先并未知悉写作目的和重点的读者视角来看,这意外的是一篇温柔于无形的作品。若想总括它的风格,以我浅薄的阅读经历和文学常识储备,大概会将之归为偏好表微妙而细腻的神思表达的散文,一思一情皆伏于文篇字隙,一感一触却发于观者心腑。比如整篇文章的情节点,并没有特别集中或是呈现出人物的改变发展,科尔维亚一直是那个怀念着逝去主人的机器人,硬要寻出全文的着眼点所在,可能得从“我”和它的对谈入手: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情境,探究所谓人工智能和人之间关系性的溯源与可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感,并且在其中居于首位的也不是格式是否完备、情节是否流畅此等量化的评判标准,一种从“我”身上传达的简单却难以言喻的思绪打动了身为读者的我,或许正是“我”与“它”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让“如果她也能看到这样的色彩该多好”这样的共情显出更加珍贵的平和深切。

    2023/12/01 19:52:36 回复
  • 浅间 :

    文章整体的调性很统一温柔,但是看完会觉得稍微有一点割裂。

    如果爱人真的如同法庭上那样勇敢而坚决,一个可以和自己一起追忆爱人的类人生命体,我觉得她是不会舍得放弃的。毕竟清零记忆就像是再次杀死了死去的人的一部分啊。

    而身为购买者的我,对待自己的所有物却一点不介意十几年间它继续保有原来的设定和记忆……哪怕是出于“好奇、同情、尊重”,我也不太能理解——可能我本身离这种浪漫主义的想法很遥远吧。

    不过抛开这些小小的矛盾点,机器人想要理解和接近人,却又不能和人太过相似这个设置,我个人真的很喜欢。

    2023/12/26 10:2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