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雲中歌

我自雲中歌

【個人群組】    

原創世界觀【雲中地區】的設定和相關作品。   

【雲中賀家班演義】    

   

  

 

  • 19 投稿数
  • 1 参与人数
  • 3 角色数
  • 0 关注人数
  • 《雲中腔概述》〈四〉戲本劇目(1)《紅鸞記》《貞德記》

    雷七郎

    雷七郎

    輕薄無用者,蠢廢死宅人。 CPPid=15469|WLAND=rex0310
    2022/07/05

    雲中腔近千年的歷史,流傳下許多優秀的傳統劇目,尤其以軍事和歷史大戲最為人稱道。其中即有雲中腔獨有的劇目,也有從其它劇種移植而來的劇目。而雲中腔作為雲中地區多種聲腔合流之後的產物,也顯示出一種特色,即同一劇目,因使用不同的聲腔系統而出現了多種演法。

    本章擬從雲中戲迷最喜愛的劇目中選取幾齣作簡單的介紹。

     

    《紅鸞記》

    《紅鸞記》是一齣連台大戲,講述江南名妓紅鸞渴望脫離煙花火坑,卻被假裝斯文深情的浪蕩子王世諧所騙,殉情而死後魂魄又被地府驅趕,孤魂在世間遊蕩時遇到了雲遊的桃花道人,道人讓紅鸞的魂魄附身於新喪的公主身上復活,假稱治好了公主的病。皇帝於是公開為公主擇婿,凡有文采者皆可來試,紅鸞見其中一人神似王生便選他做了駙馬,欲加以試探,最後發現他果然便是王生,先前一切誓言不過是為了騙取她的錢財和美色,一怒之下化身吐火的鸞鳥,將王生捉拿斬殺。

    這齣戲的原戲本乃是晚清北京地區一不知名文人所撰的《風流子三拜紅鸞星》,分為上部昆本和下部皮黃本,據說昆本是為當時的昆腔名伶莫言琴所作,皮黃本則是為賀家班的賀喜官所作,但是目前北京地區沒有發現有關其上演的文獻記載。按《燕京優伶譜》及書中批註所載,莫言琴因戀慕官家之女被打入大牢,不得救,於獄中上吊自盡時年僅十七歲。可能是因此,導致這個劇本最終沒能上演,因為專為某個演員而創作的劇本,很難直接給其他演員使用。後來這套戲本隨著賀家班來到雲中,由隨賀家班而來的劇作家王圭(有一種說法認為《風流子三拜紅鸞星》原本便是其手筆)將全本精簡,刪去了一些角色,劇中第一主角由風流子改為紅鸞一角貫穿全劇,並改編為雲中腔本,成為晚清以來雲中腔最重要的劇目之一。

    雲中腔的《紅鸞記》,在保留原本中大量唱段,以雲中腔的方言、聲腔、音樂板式重新寫就之外,也增加了更多雲中觀眾熱衷的武戲、火彩特技類的表演,並且能夠做到不喧賓奪主、恰到好處,是王圭作為著名劇作家、導演等多方面創作能力的展現。劇中的女主角紅鸞,不但有大量不同聲腔曲調的唱段,還有繁複的做功、武藝以及舞火絕技的展現,需要演員能夠橫跨副旦、正旦、武旦(即所謂旦全行),因此不但考驗演員的各種能力,也更考驗演員的個人身體素質。民國時曾經有一名演員向賀長生學習紅鸞一角,學有所成,成為當時一個紅角兒。後來其自恃身體好,要求一人演全場全本《紅鸞記》,結果越演越氣力不足,最後竟在斬殺王生前猝死舞台,在當時的雲中梨園引起震動,“紅鸞”一角也因此被雲中梨園稱作“旦角兒的鬼門關”。教授此演員唱戲的賀長生表示從此不許任何演員獨演全場全本《紅鸞記》。到目前為止,能夠一人全場全本演出《紅鸞記》紅鸞一角的,祗有首演演員賀喜官,其遺徒賀長生,以及賀長生唯一弟子(也可算遺徒)賀雪晴,可說是三代單傳了。

    *《紅鸞記》現在仍是賀家班的獨門劇目,雖然賀長生學生眾多,但沒有一人能夠演出全場全本,現在唯一能演出全本的祗有賀長生唯一的入室弟子,也是賀家班現在的小班主賀雪晴。賀家班每年的三天開箱大戲,全本《紅鸞記》都是壓軸劇目。

    *當說一個演員能唱全場全本《紅鸞記》時,皆特指紅鸞一角,因為祗有這個角色是從頭到尾,每一齣都出場,且有重要戲份的。

     

    《貞德記》

    《貞德記》是晚清劇作家王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根據法國愛國女英雄•聖女貞德的事跡改編而成。劇中用大量唱詞和劇情表達保家衛國、抗擊外虜的愛國情懷,宣揚解放婦女、婦女參與社會的理想,是直接表現晚清動蕩局勢下王圭政治與社會態度的一部作品,也是晚清民國時期,雲中地區新思想革命浪潮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的文藝作品之一。

    《貞德記》劇情講述英國入侵法國,法國國王懦弱無能,面對英國侵略者步步退讓,不敢應戰,祗欲割地求和,致使法國北部大片土地被英軍佔領。奧恩良(即奧爾良)少女貞德自幼喜讀兵書,修行武藝,這日見友人被幾個英卒欺辱,一怒之下殺了那幾個英卒。因恐英軍前來報復,於是一些鄉親們聚集起來,在熟讀兵法的貞德的帶領下,將佔據村子的英軍軍營剿滅,自立一方。貞德打敗佔領軍的消息傳開來,周圍不少村鎮都前來投靠。年輕的王儲查理欲率軍擊退英軍,奈何朝臣不和,軍心渙散,反而被英軍圍困城中。在母親的提點之下,貞德下定決心,組織義軍,舉起勤王除賊的義旗前去營救王儲,大敗圍城的英軍。王儲查理大喜,接見貞德,並將自己的軍隊全部交由她統領。

    在貞德的率領下,法軍一路擊敗英軍,收復了蘭斯地區,使王儲查理能夠正式繼位為國王查理七世。法國公爵迪努瓦忌恨貞德的功績,與英王暗通款曲,在一次撤退時,貞德率親兵殿後,迪努瓦回到城中便立刻關上城門,致使孤立無援的貞德被英軍俘虜。被俘的貞德在獄中不卑不亢,使審判她的英國將軍和主教不但無法給她定罪,反而被她質問得啞口無言,氣急敗壞地想要將她活活燒死。行刑前夜,負責看守貞德的英國士兵被貞德說服,相信貞德是真正的神使,如果她遭到迫害一定會使自己遭受天譴,於是偷偷將她放走。貞德回到城中,揭露迪努瓦勾結英軍的真相,並將他斬殺,查理國王封貞德為大將軍,由貞德帶領全軍向英軍發起總攻,法軍大獲全勝,英軍大將軍被斬首示眾,故事以英國戰敗,撤軍求和為結局。

    該劇劇情與法國歷史上貞德的真實事跡有較大的不同,推測可能是當初傳入國內的貞德事跡本身就很簡略,而且作者刻意淡化了原型人物的宗教身份,也刪除了聖女貞德最後被處以火刑而死的歷史結局。這齣戲一經首演便產生了巨大的轟動,並且很快就傳播到了雲中地區以外,被多個劇種所搬演,但也很快便被清政府以“有傷華洋友好”為由禁止演出。但自清政府倒台,到民國時國家尊嚴依舊被不斷踐踏,隨著民族意識更加廣泛和深刻的覺醒,《貞德記》再次掀起了演出熱潮,並且徹底完成了其故事的本土化。可以說,“貞德”這個劇中人物在其發展史中,從一個泰西彼岸的異國榜樣,逐漸成為了當時雲中人民心目中,帶領自己抗擊侵略者、守衛民族尊嚴的精神領袖之一。抗戰中雲中地區的女子游擊隊中,就有一支以“貞德”為名,據說她們還曾效仿岳母刺字,將《貞德記》舞台上的貞德形象紋在自己身上。

    除了對社會革命的積極影響,《貞德記》對雲中腔發展最大的貢獻之一,除了作為經典劇目外,便是“救活”並大力發展了花將這個行當,尤其是幸運地趕上清政府取消女子登台的禁令,因此《貞德記》的首演主角□□□成為了自清政府頒布禁令以來,雲中第一位有文字記錄的登台女演員,也成為了現在雲中腔公認的花將行當之宗。

    因為表演的是外國故事,因此《貞德記》在行頭、砌末上均有獨特的設計,在符合中國戲曲舞台審美理念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洋的風格,比如法國國王的洋王冠和洋髯。《貞德記》在舞美上的革新,為雲中腔舞台演繹外族或外國故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範本。後來新創作或移植的外族外國故事,其行頭砌末的設計都遵循了《貞德記》的設計理念,即以雲中腔的舞台為基準,融入相應民族、國家的審美特點,如通過現當代文化交流,由朝鮮民族歌劇《春香傳》移植而來的同名劇目,由日本歌舞伎劇《京鹿子娘道成寺》移植而來的《道成寺》,由歐洲歌劇《茶花女》移植而來的同名劇目,等等。

    *雲中腔所說的外族,是指除漢族和西雲族以外的其他民族。

    评论(0) 收藏(0)
CONTENT

世界觀|導航

【雲中文博聯盟】之 雲中歷史博物院

【雲中文博聯盟】之 雲中戲曲曲藝與民間藝術博物館

【雲中文博聯盟】之 西雲博物館

(備用)

(備用)

(備用)

【雲中人物誌】之 歷代人物誌

【雲中人物誌】之 當代人物誌

【雲中人物誌】之 幻想人物誌

(備用)

【散圖集】之 鶴影集

(備用)

(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