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射击场的规则异常严格,任何物品都无法带离——看来我对他的行动动机判断得不够精准。或许我被自己的分析习惯误导了,忽略了人在情感驱动下往往会采取计算外的举动。
不过,如果这是情感驱动的案件,那我的分析能力十分有限。人的情感,不是简单的逻辑演算可以预测的。
然而再过不久,所有外来者都将站上法庭。
在这法外之地的沙士镇,决定真相的并非美利坚律法,而是“凶手”抑或“清白之人”的唇舌与智慧。
怀疑与不信会落在任何人身上。也包括你。
但是你必须牢记——无论如何都不可亮出你的底牌。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人眼中,稍有不慎,就会暴露你的弱点。
但是,我同意千煌的行动、甚至是死亡事件,都与他的情感驱动有关。
感情可以成为强烈的动机,也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他的情感或许已经引起其他外来者的忌惮甚至敌意。
因为欠款和自相残杀的规则追加,起因正是他和镇民的冲突。
【言弹:第一章-突发事件】
-标靶射击议题1:桑原千煌在沙士镇初期的行动 讨论结束-
【说明】
EXACTLY!(同意),用以赞成他人发言。推理时,需附带言弹佐证;不附带言弹的同意发言则会被视为演出。
原来如此。那么这意味着他可能在行为上存在漏洞。如果他的行动以某种情感为核心,那么在分析他的一系列决策时,我们可以尝试将‘他的情感’视作一个参考因素。
既然桑原千煌经常出现在射击场,并且对射击场的常客丹下莲有某种情感或联系,不妨思考一下他是否曾经利用过射击场的布置来掩护某些特殊的行动。毕竟他对这场地的设施应该非常熟悉——无人机的操作系统、子弹的贩售记录、靶区的封闭结构等等。
假设他的资金需求不仅仅用于普通的社交活动,而是为了积攒足够的资源,以便进行某种可能违背射击场规则的行为。他可能曾尝试带出子弹、拆解左轮手枪,甚至设法操控无人机离开靶区以在别处使用。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保护某人,甚至是为某人获取某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