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顺序验证一下吧。假设18:52时被目击的“未言人”,和尸体的真实身份都是他本人,他的行动轨迹可能是:
19:00左右抵达仓库,在此后数分钟的探索中发现仓库无失踪人员,启程返回旅馆。
旅馆到发电厂仓库有大约30分钟的路程。当19:18和19:30,分别发现了山上的砖块和矿洞里的小锻冶时,他应该还在回旅馆途中。
19:45,他回到旅馆三楼,遇袭,被凶手搬运回仓库。
我发现仓库起火的时间是20:12,距离推断的他遇袭时间还不足30分钟,凶手是得多大力才能把他迅速运回仓库,还不被人发现,并在仓库设下一系列操作毁尸灭迹。
凶手可以提前在仓库设下手脚,但搬运加上短路起火所需的时间,应该远超30分钟。
所以我认为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未言人在发电厂仓库遇袭,三楼的痕迹与焦黑尸体关联不大;另一种则是他早就在旅店遇袭,被目击的那个未言人是假的。
当然,第二种还得考虑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在北岸搜索失踪人员时没在仓库发现尸体,又或者如何在掩人耳目的情况下把他搬运去仓库,并在20:12时让仓库变成一片火海。
TO奥列瓦:
“未言人,体型,很难仿制。身高,肌肉,沙士镇相似,不多。”
“本就,不好杀,而且不好演,这么做,毫无性价比。凶手如果,不是疯了,或是非他不可,感觉可以,但没必要。”
“呼……”
“换而言之,深柜吗,杀他,又要演他,还要,脱他衣服,丢火里烧,对凶手死者关系,是不是,太亲密?”
TO真澄:
“冶炼枪,便携式,也有。你说的,有可能。”
只因痕跡出現在三樓就推斷屍體確定是未言人君是否有些過於武斷?
未言人君不會是砖頭,然而,現在暫時也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爱因涅尔德君不是焦尸的死者。
…不過,也正如彼特君所說的那樣,除去屍體,本人和火之見的爭論點很明確,就是現場是否需要或存在第三者。
那看來,現在需要確認的前提為屍體的搬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