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三、实验过程记录
7@Kq9#T!mZ$v5%P^6&Y*e(1)W_{3}L[4]S:d;N"u+X<g>R?c|F0oA.DlzBxnMhQwI=JapVk,ErbGtUHsfCOy`
四、?????????
阶段1:人性剥离测试(循环第1-500)
- 观测结果:
- 实验对象在322次循环中为拯救虚拟妹妹成为集团杀手,发现妹妹为AI诱饵后,首次触发「洄游」前兆(瞳孔出现类螺旋光纹);
- 利他选择概率从78%下降至12%。
阶段2:过载诱导(循环第501-1200)
- 异常现象:
- 对象在755次循环中为保护虚拟恋人而死,756次循环该恋人变为处决他的特工;
- 第1001次循环时,对象首次注意到监控探头的存在。
- 系统损伤:
- 量子服务器冷却剂消耗量超预期47.3%;
- 演算余热导致3名研究员出现无意识重复敲击桌面现象。
阶段3:系统崩坏(循环1201-1473)
- 对象显性行为:
- 第1322次实验对象循环反向入侵监控系统,向研究员发送加密信息:「MOTHER?」
- 在第1472次于虚拟东京塔顶跃下,意识数据流逆袭主系统,触发全集团ERR_ANADROMOUS_LOOP警报。
- 实验终止原因:
- 实验对象在1472次实验轮回后触发系统bug,于真空状态中完成1473次自杀;
- 社会研究部43%服务器熔毁;
- 对象苏醒后瞳孔永久性残留类螺旋光纹(详见附件《眼球解剖报告》)。
四、结论与建议
1. 颠覆性发现:
- 对象通过1473次死亡循环,与系统底层代码产生共生关系(详见附件《意识-数据纠缠模型》);
- 其「洄游」能力实质为「对服务器系统的逆向污染」。
2. 后续实验方向:
- 尝试将对象脑波模式植入其他实验体,或投入数据坟场,批量生产可控型洄游者;
- 建议对对象施加「母体回归协议」(方案详见附件《子宫舱再适应程序》)。
五、附件
·视频记录:
- IN-1473-Δ-1473:对象第1473次死亡瞬间(脑波哀鸣音频已分离,建议佩戴降噪耳机观看)。
报告提交人:泽野有生
密级:Ω(仅董事会成员可查阅)
警告:未经授权不得阅读此报告
门当然是锁着的,但区区门锁并无法阻拦你们的脚步。
飞客毫不犹豫地创开了门,伴随着锁芯崩溃的声音,你们看到了房间里的那个人。
他静静地躺在一个类似接入仓的设备旁,身体微微侧靠在舱体外壳上。他神色十分平静,仿佛正梦见某个遥远的数据彼岸。如果不加检查的话,无论是谁都会以为他只是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