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论破ELF学级裁判场

弹丸论破ELF学级裁判场

弹丸论破ELF学级裁判专用E-group

  • 1064 投稿数
  • 33 参与人数
  • 0 角色数
  • 33 关注人数
  • 【陈述7】

    【陈述7】

    三千世 界
    2017/05/16
    +展开

    【to 御井君 陈述11 】

     

    才20万就会这么做吗…… 

    评论(0) 收藏(0)
  • 【陈述10】

    【陈述10】

    垣内 光星
    2017/05/16
    +展开

    .........至少,知道說不定有第一發現者這點也是一大進步。

    說起來,我有一點很在意.....到底清志被人殺害的時間是中午還是晚上,我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掉皮啦
    评论(0) 收藏(0)
  • 【陈述18】

    【陈述18】

    不破 連星
    2017/05/16
    +展开

    to 眠【陈述13】 

     

    等一下,警报是棺墟和雷鸣到了才响的,还是我们赶到之后才响的,应该并不确定?眠和三千世前辈跟着警报赶来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已经在了不是吗 ?所以在他们之前的“第一人”的存在,还没有100%定论吧

     

    (引用线索:官方非日常) 

    附线索
    评论(0) 收藏(0)
  • 【陈述11】

    【陈述11】

    葬仪式 准
    2017/05/16
    +展开

    话是这么说啦……

    但是如果第一发现人是想要包庇凶手的话肯定也不会站出来的吧? 

    不过想必和凶手有很深的渊源吧

     

     

     

     

     

    欠了20万之类的

    评论(3) 收藏(0)
  • 【陈述17】

    【陈述17】

    不破 連星
    2017/05/16
    +展开

    to 光星【陈述9】

    谢谢光星!辛苦了!应该还要加上“犯人是否在事后返回过现场”

    是呢,关于广播……我记不大清了,是棺墟和雷鸣发现的时候就响了,还是我们都赶到之后才响的……

    评论(0) 收藏(0)
  • 【陈述13】

    【陈述13】

    来咲 眠
    2017/05/16
    +展开

    根据我们刚刚从那只海豹那边获得的规则来看,应该存在一个在棺墟前辈跟不死原前辈以及凶手以外的第一发现人。

    我们不如从这个角度来开始思考?

    比如,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发现尸体后没有告诉别人,ta有没有对现场进行过什么改变——

    以及,门是不是他打开的?

    评论(0) 收藏(0)
  • 【陈述9】

    【陈述9】

    垣内 光星
    2017/05/16
    +展开

    現在對於清志的問題點有這些

     

    手骨折的時間點

    錘子使用的時間點

    門被打開過幾次,門到底是不是上鎖的

    為什麼鑰匙會在祐桑身上和為什麼代替鑰匙會留下羽毛

    KK是誰

    纸条到底是不是後尺犯人放進去,還是清志從犯人手上搶回來的。

    如果是清志寫的話為什麼不用笔

    尸体发现广播是在雷嗚和棺墟發現時就響的的嗎

    ......我不是太擅長做這種工作,有漏洞的話請來補充吧。

     

    评论(0) 收藏(1)
  • 【陈述10】

    【陈述10】

    葬仪式 准
    2017/05/16
    +展开

    我也觉得是在房间中被……溺死的……

    如果今川同学的水性如莲华酱说的那样

    没有空间限制确实是很难溺毙的吧?

     

    而且衣服的破洞会不会是退潮的时候已经死去的今川同学的尸体随水流靠近洞口而产生的呢?

    啊!所以他的尸体最后也掉在了洞口附近吧!

    名推理啊masaka!(捶手

    评论(0) 收藏(0)
  • 【陈述16】

    【陈述16】

    不破 連星
    2017/05/16
    +展开

    嗯……所以,讨论到了现在,大家都提出了很多可能性和各种议论,线索和发言方向也比较杂乱,有没有必要大家先稍微停一下,理一理目前大家都达成共识、或者觉得可能性比较大的点有哪些呢?这样对接下来的讨论可能会更加清晰

    评论(0) 收藏(0)
  • 【陈述8】

    【陈述8】

    垣内 光星
    2017/05/16
    +展开

    我感覺現在有點跑題了…。

    要不我們來先大約整理一下現況吧。

参与角色+

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