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审核群:621256399
修仙大世界,亦是一凡尘。
其内有三州——禹州,幽州,藏州。
三州之外无尽海。
禹州人来繁华昌盛,丹符器殿遍布各地。
幽州魔修纵歌仗行,鬼魂尖啸诸怨缠绕。
藏州仙人高山仰止,无尽海域神秘难究。
势力纠葛,弱肉强食……其中残酷不可堪言。神道香火兴旺拥亿万信徒,仙道昌隆修士来往,魔破封印再临世间……描摹数遍的壁画寸寸崩裂,仙音渺茫,谁人一叹。
虽凡尘变更玉不止戈,岁月宏大长河不息,然道万古长存!
三州无尽海,修仙大时代。
其中精彩,岂不妙哉?
仙道渺渺三千载,不见长生终不改。
望君求得真我,得悟大道。
寻仙向道,属于你的长生之途,即将开始!
地阶·莫问阁
【门派诗】
百年来去足风流,千载浮沉亦逍遥。
莫问江湖俗世里,此中谁畏仙魔迢。
【门派简介】
主阁坐落禹州天都城,其余分阁散落在三洲。
乃是天阶势力中几位自行脱出门派修士所组建,其多生性自由不羁,不愿拘于过多礼数尊卑等,时有出格之事。手段多样亦正亦邪,常出乎世人意料。
见不满自身的正派修士落难,时会倾囊相助。见受恶人所欺的小人物,许会指点他入魔途。如何全凭心意,本心即是善恶。不以正派自居,不以恶人自论,也不参与势力斗争
阁中正邪兼收,只是至今还未出祸乱世间的大魔头,亦让人费解。
现任阁主曾在西域探秘途中,习得瞳术。可以舞人心,探虚实,得秘密,但所传授者无几。只因打赌,曾以此探听得一些大门派的秘密,不过从未传出。
阁内几乎没有规矩,阁众分布甚广。只一条,不得有搬弄是非行径,违者阁内会先行处置。
若尔无所凭依,不知今后何从。莫问阁愿给予庇护,善恶正邪皆不过问。
【开塔】
相传人死后,入轮回,得转生。
若不愿轮回的,便进鬼市,成鬼修。
凡世正常死亡的由“黑白鬼”勾魂;非正常死亡的,就由青灯修士把魂魄收入灯中,带回鬼市办理。凡世非正常死亡的,多是因谋杀,背叛等诸如此类的恶性事件。青灯修士看遍了这些魂魄的人生,按理说早应心如铁石。但也许这是她命中注定的劫,也许她生来便应该做一个佛修,她动了恻隐之心,开始帮那些冤魂复仇索命。
青灯修士不该做的事做多了,终有一日被“黑白鬼”发现并上报给鬼王。她本应被打入鬼牢接受惩戒,但鬼王念其过往诸多情谊和她多年的辛劳,有心偏袒,最终决定剥离她的七魄,使她不再有凡人的情感。
在离魂仪式行将过半的时候,她帮助过的鬼魂纷纷叛变,千魂厉啸鬼市陷入乱像,她趁此机会逃了出去。
她用回了本名——九枝灯,一路走向东南,因修行鬼界法术,去不得人间道的修真门派,也看不起堕落成妖魔的那些人。最终带着追随她的鬼魂们于幽州北部建立一塔,名曰:千魂。
【新纪】
许多驾驭魂魄的能人异士听闻前来,因她本就来自于鬼市,所以驭鬼驱魂的道法要远高于这些山野修士。她可以看穿人心,行事风格更是全凭自己的判断,杀伐果断却没有情感(剥魂剥了一半,没有感情,但有人心)。
九枝灯开始为魂魄代言,向天下不义之人复仇,一出世便斩了个某名门正派的伪君子长老。正道之人自此便觉此女近妖,定非善类,千魂塔一度遭受正派修士围攻,但众多生前受害的魂魄纷纷慕名前来加入千魂塔,九枝灯羽翼渐丰,千魂塔也更加闻名于天下。
九枝灯言她只杀该杀之人,她在夺人性命之前,会让其看到被他害死之人的魂魄,她想让那些最后一刻还叫嚣着她是妖女的人看清楚,谁才是真的妖邪。
鬼王十分疼爱自己这个弟子,也明白她杀的尽是罪恶之人,所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千魂塔的存在。
【始端】
于是千魂塔便成了一个所有不想入轮回的拥有执念的鬼修的聚集地。
一次复仇中九枝灯来到一座死城,这处死城受魔修所侵,城中之人十不存一,残余的人也只能在满城魔气中苟延残喘,她顺着魔修的气息在城中摸索,却发现他早已离开了此处,气息的尽头布下了隔绝的阵法,她寻不到此人踪迹,在城中搜索残余痕迹时,发现了一个小女孩。
按理说此地早已无人存在,甚至连魂魄都极为稀少,更不用说是一个柔弱的小女孩,九枝灯恐其为魔修陷阱,并未上前查看,但她在随后的探索中三番五次的见到了这个女孩,不由谨慎了起来,布下诸多阵法和后手走上前去。
九枝灯发觉城中怨气都向小女孩涌去,甚至产生了怨气漩涡,除此之外这小女孩十分普通,并且只是一个痴儿。
九枝灯探查之下发现她魂魄散乱,三魂缺二,不似常人,而在怨气蕴养下她的魂魄正逐渐补全,九枝灯大惊,便觉此地恐出一惊世魔头,决定将其收为弟子带回千魂塔好生教养。
【后记】
自那次大灾后此世之人无法飞升,九枝灯阳寿近无,因其魂魄不全也无法回归鬼市,那个被起名为苏鸠羽的女孩早已长大,九枝灯已经尽力将其教导成人,却无法改变她愈发冰冷的性格,她生来便带着的灵魂的另一面也无法改变,只是她将其掩藏了起来。
九枝灯死后苏鸠羽继承她的遗志执掌千魂塔,唯一约束她,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人已经离去,她谨记着九枝灯的每一句话,将千魂塔的传承继续下去。
文/@司徒璇钟 @森川 @阿白
她一直都是一个人。
从她有认知的时刻开始,她就是一个人。
她不知道她是从哪来的,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儿。
湖边的柳树精说,她是清丽的兰花,她有兰花的幽香。
溪边的兰花精说,她是高傲的梅花,她有梅花的傲香。
崖上的梅花精说,她是热情的茶花,她有茶花的清香。
每个人的说法都不同,似乎每个人闻到的她也不同。
蝶儿萦绕在她的身旁。
鸟儿歌唱着她身上的百花香。
可是,她是谁?
她不知道。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颗千年的老树精。
树精说,她是一抹灵气。
原来是灵气啊。
她如是想着。
终于知道自己是谁了,可是,然后呢?
然后?老树精愣了,然后去修道吧?
修道?
是啊,这世间的能人异士不都向往着修道成仙,飞升成神……你本就是这天地灵气而聚,天资极佳,若是去修道便是如虎添翼吧。更莫说你天赋过人,修仙一事于你而言事半功倍,如此好的资质,不修道岂不是白白浪费。
你也是修道之人吗?
老身?呵呵,老身资质不佳,就是命长了点,你看这千年过去了,老身也还只是一颗开了灵智的树,化人都不可,何能修道呢。
那如何修道?
去尘世吧,尘世中定有高人指引。
于是她来到了尘世之中。
尘世中各式各样新奇的事物吸引着她。
眼前是鳞次栉比的一排排房屋,一层又一层一直延伸到远处,街道里张灯结彩,吆喝声,叫卖声各种从未听过的声音不绝于耳。街道上人来人往,人们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忙碌着各种她从不知道的行为。
这实在是太新鲜了。
糖葫芦,小风车,彩灯笼,捞小鱼……尘世中的乐趣原来如此之多。她沉迷于街头巷尾各式有趣的事物中,再也没想过修道一事。
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街上来往的人也换了一批又一批,她也知道了许多街头巷尾奇奇怪怪的辛密八卦。
她觉得在这尘世中很开心。
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她路过一户平民人家的门口。那户人家正在熬药,柴火噼里啪啦地响,黑褐色的药汤在锅中翻出一个个泡泡,里屋一个妇人的咳嗽声轻轻响起,引得熬药的幼童眉头更紧皱了。
你在做什么?
幼童似乎被她突然的发声吓到了,手里搅动着药汤的调羹掉落,打翻了原本就放不稳妥的药煲。煲里的汤药洒了一地,浇熄了那微弱的柴火,幼童一愣,看着一地的狼藉回不过神来。
啪嗒。
一滴泪砸在黄泥地上,溅出一个圆形的印迹。
都怪你!!!赔我的药来!!
幼童冲上来,揪住她的衣衫,眼里的泪水不停地往下掉。
这是……这是最后一剂药了,我们家再也没有钱能买药了,还可以再熬三次的……
幼童哭着,一边扭打着,一边哭嚷。
药?她皱眉,买药,熬?
幼童擦着泪,指着地上散落的药材,粗鲁地对她大喊着,都怪你都怪你!!赔我的药!!!呜呜呜……
屋内的妇人似乎听到了外头的动静,一边轻咳一边慢慢地扶着墙走到门边。
娘!
幼童一见妇人出来便急急地跑到妇人身边,扶着妇人。
娘!她是坏人,药没了,呜……
说着,幼童便哽咽起来。妇人轻轻抚摸着幼童的发顶,抬眼看向她。
不好意思……咳咳,我得了病,他也……咳咳咳,咳咳……他也是关心我,请您别介意……咳咳……
娘!你别说话了,快坐下休息!
这是她从不知道的事情,好奇心使她留了下来。
这就是你们说的得病?她看向妇人。
我没有恶意,只是我从未得过病,不知道是何种样子。
你没得过病那又如何!你赔我的药,赔我的药!!幼童大喊着,十分激动。
妇人安抚着幼童,轻轻笑着,那您可真是太幸运了……我身,咳咳,身子弱,本是风寒,都拖成了这副模样……
所以,这些草木就是你们所说的药?用火烧了就能让你不得病了吗?
把药熬成汤喝下去治病啊!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情!
草木熬成汤?这可是完全新鲜的事情,比起街上天天吃糖葫芦来说好像更加有趣一点。
她把散落在地上的药材捡起来放回药锅里,跃跃欲试想要试试看熬药这件新鲜的事情,可不知怎得,突然心里有个念想,鼓吹着她把意念凝在指尖,轻轻一拨——
噗!
一股白烟从锅里冒出,幼童大惊,连忙冲过去查看,只见锅中的药材都变成了干枯无比的枝桠,一碰即碎,而在这堆药材的中心,躺着三颗形状奇异的物体。
你对我的药做了什么!!!幼童大喊,手控制不住地颤抖,捏成拳。
许是动静太大,一个医者模样的花甲老头走了过来。唐家小子,又怎么了?今天你娘的情况还好吗?
李大夫!这个怪人对我的药乱做手脚!呜……
那大夫听了,只觉奇怪,过来一看药锅——这、这、这可不得了!!大夫抖着手从锅里拿出那三颗丹药,放在鼻下闻了闻,又刮下一点粉末细细查看。仙、仙人啊!!那李大夫一个噗通就跪在了地下,对她又是磕头又是拜的,吓了她一跳。
大夫看了一眼幼童,这位仙人把你的药材练成了丹药啊!那可比你熬的药汤可好多了!快,快拿去给你娘!
幼童一听,惊诧不已,连忙拿去给那妇人服用。妇人服下,只见气色慢慢就红润起来。大夫连忙过去给妇人把脉。
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病根已除,好好休养便是。
闻言,那妇人和幼童一起拜倒在地,对着她一直念着感激不尽什么的。可她对这些没有兴趣,她觉得那个会看病的老头更有趣——所以,她跟着那大夫来到了他的医馆。
那是一个很破旧的医馆,说是医馆,其实说是那大夫的藏书阁差不多。留出来看诊的地方少的可怜,剩下的地方堆满了一堆堆的书籍,药理、草木志、毒经……各式的书籍乱七八糟的放满了整个屋子。她立刻被这些奇奇怪怪的书籍吸引了,死皮赖脸地留在医馆里不愿离去,那大夫也有私心,便留下了她。
原来这些草还有这样的功效……她翻看着这些书籍,啧啧称奇。书里讲了好多她以前都不知道的事情,讲了好多好多她以前见到过的草木、花鸟,她第一次知道原来世间事物还有这样的一面。有病人时,她亦跟着那大夫去问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是好几个春秋过去了。那大夫头发已完全花白,眼睛也看不得近,走路更是得靠着拐杖慢慢地走……当年那粗鲁的幼童亦长大成人,不负他娘的期望上京赶考当状元郎去了。可她却还一如当初少女的模样,未曾改变,只是那般把药草练成丹药的事情却再也没有发生过。
我知你不是池中物……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替你打听,人说,在南些的地方有个地方,名曰聚灵殿,天底下修道炼丹的能人异士皆在其中。只是那地方虚无缥缈,我们一介凡夫也不知在何位置……若是你能去那,定能学到一番大本事。
修道……她喃喃着,突然想起当初离开山里的时候,那老树精对她说过的话。
好。
她又启程了。
没有地图,没有指引,只能一路询问路人。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聚灵殿是一个什么地方,更有甚者还会认为她是疯子——这世间哪有什么仙人?活了这么久也从未见过。
偶然能遇到一两个修道之人,虽然说不出聚灵殿具体的方位,也能指个大概。更是有热心的道友还教会了她到底是如何炼丹……虽然最后花了个大价钱从那热心的道友手中买了一个看起来华而不实的炼丹炉。
直到她遇到了那个人。
李商陆。
那天她拿着她自己炼制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功效的丹药,尝试出售,结果这位看起来贵态十足的公子就停下来拿着那丹药把玩。似乎是从来没见过这样奇怪的丹药,那公子流露出好玩的神情,询问来源。听闻是她自己随便练练的成果,公子挑了挑眉,似乎是很惊讶。
然后她的夙愿就达成了。
那公子竟然就是她一直想去的聚灵殿的少主。
聚灵殿里果真有许多厉害的大能,当时上丹阁的副阁主看她资质极佳,破例直接收为真传,仔细教导她炼丹炼器之法。她亦不负所望,短短一千多年就成了聚灵殿炼丹大宗师,后来更是坐上了上丹阁的阁主之位。只是宗门内众人皆知,她炼器符文等皆是不甚精通,本有人不服她不精各项便能当上阁主,只是她那一手炼丹的绝活堵住了悠悠众人的嘴,便无人再说什么。
她本就沉迷炼丹,各种不同的材料组合融合出新的丹药这种事情对她来说极为有趣,当上上丹阁阁主之后更是常年闭关,似有无穷乐趣,旁人皆道越来越难以窥见其真容了。不过她身上那独有的花香,未见其人,先闻其香,无需辨认就知是她,不至于让人认错了。
嗯?你问她曰何名?
她叫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