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下):体系设计,国际视角。</p><p><br></p><p>货币与贸易</p><p>货币对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作用最重要的影响当然是促进了商品在各地之间流通,形成了贸易网络。</p><p>此外,贸易网络也会反作用于货币体系。一般来说,贸易越发达的地方由于网络密集、交易频繁,货币流通量大,速度快,人们需要更便携的货币和更方便的换算体系,因此货币演化速度会比偏远或欠发达地区快得多。</p><p>历史上贸易发达地区的货币种类往往先多后少——因为先聚集了周边许多不同国家/民族使用的货币,到后来为了方便计算和流通,种类又趋于统一。</p><p>到最后,贸易发达地区的货币往往形制趋同,形状更简单、体积更小,易于携带,趋同到最后有可能干脆就统一货币了;就算仍存在多种货币并行,换算制度也趋于成熟,一般来说会有一些专门的兑换场所(早期叫钱铺之类的)和gov级的监管机构来监督这些兑换。而偏远或欠发达地区的货币往往会比较“存古”,保留更奇形怪状的货币形制和进制,并且进制和汇率比较混乱。(语言文字演化也是同理,发达地区特别是生活节奏快的,普遍会有简化语言和文字的倾向:口语里容易各种缩合、省略音素,或用更省力的音素代替掉原来的,文字上则经常使用省笔和缩写)</p><p><br></p><p><br></p><p>外汇体系</p><p>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用不同货币,只要有贸易关系,就会存在需要兑换货币的需求,也就逐渐形成了外汇体系。</p><p>现代或近未来世界观的外汇体系可以直接参考现实生活中的来,百度讲得比我好系列.jpg。这里简单说几个要素:国家(你捏过了,这里注意各国央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币种(你也捏过了,这里注意设置不同币种的购买力)、币值衡量标准(如中古的含金量,或近代的X本位,然后列出每一种货币对X的对价)、外汇平台(有各大银行提供的,也有一些专门的外汇经纪商)、外汇监管机构(一般来说就是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p><p>更远的未来世界观,可能已经统一货币所以不需要外汇了,也可能还存在不同币种,这时候就看你个人需要,看要捏个星际版外汇市场还是打破次元壁(或者说沟通虚拟与现实?)的外汇市场(嗯……这么看游戏充钱是不是能算最原始的破次元壁外汇(被打),只不过是单向的而已!(再次被打))。</p><p>如果你写的是类似中世纪欧洲背景的西幻世界观,那么“货币兑换商”在你的外汇体系里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民间小额交易到各国国库/教皇财库出入账,每天都得用到。而且不同国家铸造的同一名称的币还不能看成同一种——因为当时不同国家铸币厂并不能统一标准,而且也和各国贵金属资源有关:有的国家缺少某种贵金属资源,可能会用其他贵金属来代替,或者铸造的货币含那种贵金属的量较低(但gov还偏向于往高了报)。</p><p>财库记账画风是这样的:“……15654个弗罗林、1397个金豹子、299个金埃居、103个金羊和60镑6苏2旦尼尔的银币……在弗罗林金币中,有4223个财院弗罗林,3869个判决弗罗林,7438个重弗罗林,16个杜卡特,5个热那亚弗罗林,31个阿拉贡弗罗林,7个法国弗罗林,59个重量较轻的弗罗林,6个康布雷弗罗林……”如果你不想处理这么麻烦的货币分类,建议少捏几个国家,或少捏几个币种(?)。</p><p><br></p><p>汇率的确定:</p><p>早期汇率是根据货币的贵金属(金银铜)含量和金银铜比价确定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因为金银稀缺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比价,比如在中世纪欧洲金:银=1:12~1:20,在同期阿拉伯是1:8。实际上这个体系计算非常麻烦而且很不准确,因为铸造工艺参差不齐,重量标准差本来就大,纯度也不能保证;再加上使用过程中有磨损、污染等各种问题,会导致重量产生更大的偏移;再说了,纯度怎么测,总不可能把硬币熔化了去测吧,所以只能凭眼睛、牙齿和天平去综合估算纯度,误差特别大;而且信息传递落后,金属价格波动、汇率的变动也不能及时更新。</p><p>麻烦怎么办呢,要同时处理这么多币,不如减少一下币的数量吧?或者选择其中的一两种强势货币,作为大范围(地区、大洲或世界)通用的币种,虽然民间地区性的交易还会用到地方币种,但大范围通用强势货币他们也会认。</p><p>蒸汽朋克世界观汇率制度可以开始参考英镑中心的古典金本位制了。找你家蒸汽朋克世界观里最强大的那个国家,让他把自己的货币和黄金挂钩,规定1单位该国货币就是能买x重量单位的黄金,这样以后就不用费那个老劲去称硬币含金量多少了。其他国家也可以拿自己的货币跟黄金挂钩,当然也可能选择钉住最强势国家的货币。</p><p>总之,比较偷懒的方式就是捏一个“X币(X国官方货币)中心的Y(贵金属等大宗商品)本位体系”,然后看情况确定其他国家该怎么选。前面说了西幻,其他类型的世界观这里不再举例了。但这种体系要崩溃也是很快的,特别是使用纸币后(因为印钞不需要消耗贵金属而且纸币材料本身没啥价值),当Y的供应量跟不上X国印钞的速度,X币实际上会对Y严重贬值,这个体系就容易崩溃——要是维持原有比价,持有X币的个人和机构将无法自由兑换Y;要是想保持自由兑换,X国将不得不下调比价。X国下调比价后,把自己官方货币和Y挂钩的国家就算不赚也赔得不多,而那些钉住X币的国家亏得更多一些。</p><p><br></p><p>各国汇率管理政策分类:</p><p>这里说一些现实中的类型,然后说在架空世界可以怎样写。</p><p> Dollarization:直接拿别人家的货币做自己的货币,因为这个“别人家的货币”一般是美元,所以叫Dollarization。在你的架空世界观里可以叫别的名字。适用于经济弱势、对最强势国家有高度经济依赖的小国,很有可能是前殖民地;或者那种依靠最强势国家过得挺滋润的小小国,实际上容易被看成人家的一个发达城市。</p><p> 货币局制度:有自己的货币,但和其他货币绑定。可能是前殖民地,回归后有特殊的经济地位,作为经济交流窗口等作用。</p><p> 常规的固定钉住汇率:固定汇率,允许小浮动,范围1%。钉住对象可以是某个特定外币,也可以是一篮子货币。适用于发展中国家。</p><p> 水平区间钉住汇率:一种软钉住,在确定的目标区间内,浮动范围2%。和上面类似但是更自由。</p><p> 爬行钉住:围绕基准线(中间价)浮动,浮动范围固定,但基准线可调整。适用于本国通胀较高的情况。</p><p> 爬行钉住还分为阳光的爬行和阴暗的爬……不对,积极的爬行和消极的爬行(?)</p><p> 积极:预期到可能有通胀发生,主动调整基准线,抗通胀</p><p> 消极:通胀已经发生,才开始调整</p><p> Fixed parity with crawling band(不太想翻译了,摆了):中间价可以调,但上下区间逐步放宽。这是固定制度向浮动制度的过渡形态。</p><p> 有管理的浮动:gov平时不管,只有觉得需要才干预。适用于外汇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p><p> 最后就是独立浮动汇率,gov放任汇率变动。要么你这个架空世界运气好碰上了强有效市场,要么是神仙无为而治,要么就是摆烂了(?)。</p><p>写的时候记得自己的架空国家使用的汇率管理政策要和国家经济状况相符,而且汇率变动也要符合你选择的政策。</p><p><br></p><p><br></p><p>如何写一部架空世界货币史?</p><p>货币种类的增减:一般来说,国家分裂、政权更迭等都有可能导致新币种的产生;而国家兼并、民族融合、贸易需要等,则可能导致某些币种消失或冻结。解决一场经济危机,可能会用新币种代替旧币种;当然,一场经济危机的开始也可能就是因为某个不合理的新币种被设计并发行出来了。</p><p>货币体系更迭:常见的更迭原因有①某国因为某个历史事件迅速做大,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中心地位;②发现超大金矿/银矿(总之用来铸币的原材料供应陡升);③某种新的铸币材料取代了原来最常用的那种材料;④纸币出现;⑤无纸化。</p><p>科技进步:一方面,近代科技主要影响货币的形态和流通方式,主要影响举例就像上面说的④和⑤。另一方面,现代有一些科技会创造出加密货币这玩意,虽然叫币但不是政府发行,不能算货币;但要是在一些社会形态很魔怔的世界观,比如那种公司王国主导社会的赛博朋克,大公司有铸币权。那么在这样的科技和社会背景下甚至需要重新定义货币。所以在架空世界捏货币体系之前最好先确定一下货币发行主体即,谁有铸币权。当然如果是比较正常的世界观一般就直接是各国gov了,不用想那么多。</p><p>再补充一个比较偏门(?)的点,就是一些新金融产品/另类投资方式的出现可能会给世界货币体系带来影响。</p><p>比如做空策略——大资本或国际热钱对做空策略的激进使用可以让短期内让某种货币严重贬值,从而引起世界外汇市场的剧烈震荡。</p><p>还比如外汇远期/互换——成为gov和金融机构等规避外汇风险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外汇市场的交易方法论。</p><p><br></p><p>(到这里算是完结了,以后想到别的再补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