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ordaMia】序章-问答接龙

阅览数:
31
评分数:
0
总分:
0
举报

<p>上一弹:明石叶羽 </p><p> </p><p>1.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p><p> </p><p>古御堂久礼,一年级。如果可以的话,请直接用名字来称呼我。请多指教。 </p><p>  </p><p>2.(参赛)来说说参赛的感想吧! </p><p>   (非参赛)新一年有什么期待与目标吗? </p><p> </p><p>据说今年管乐可以用非古典音乐的曲目参赛,该说学校是终于愿意妥协了、还是终于不得不让步了呢?总之因为这样的转变,有时间和心情的时候我会去试试参加大赛的,而且绝对不会使用古典的曲目。即使只是为了让纯粹主义者们坐在台下浑身难受也是值得的呢。 </p><p>  </p><p>3.(参赛)有没有哪个参赛的对手让你很在意? </p><p>   (非参赛)有参加哪些社团?社团的同学感觉怎么样? </p><p> </p><p>我不擅长记住人名,不过似乎有一位弹古典吉他的音乐科学生也有在弹电吉他的样子。如果能让他转到普通科加入新音乐社就好了。没有电吉他会让想组摇滚乐队的那些人很苦恼吧。虽然和我没关系就是了。 </p><p>我没有在讲参赛的事情?但你本来就是在问我在意的参赛者、而不是大赛本身吧?我不在意输赢,也没有什么竞争意识。虽然听说获奖者可以在安可的时候任选曲目,听起来很有大闹一场的潜质,确实让我稍微心动了一下。 </p><p>  </p><p>4.(音乐科)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音乐家或者音乐作品吧! </p><p>   (普通科)请来试着安利一个你喜欢的东西! </p><p> </p><p>要说喜欢的东西,果然还是VOCALOID/UTAU文化吧。大体来说,就是基于语音合成软件、使用声库的创作方式。我认为对于想要创作含人声的歌曲、但并没有歌唱的才能,身边也没有能够提供人声的伙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民主化的创作手段。而且,声库不受人类的生理制约所限,也不具备人类的身份认同,这一方面给“人声”作为乐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本身也有哲学思辨的要素,催生了很多有趣的作品。或许这所学校里会有不少认为“这根本算不上音乐”的人,但如果可以暂时放下偏见去听听看、甚至试着创作看看,说不定会有不同的体验吧。 </p><p>  </p><p>5.这个是上一弹的明石叶羽同学提出的问题,请回答一下。 </p><p>音乐科:古典音乐在信息时代会怎样前进,不用说很实际,说的科幻乃至梦幻都可以。 </p><p>普通科:来一个音乐院校就读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p><p> </p><p>实话说,我并不认为古典音乐在信息时代会“前进”。是的,它会披上不同的外皮,但都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之所以称为“古典”,正是因为它具有既古老又经典的、不变的内核吧。当你为一种音乐贴上“古典”的标签时,你已经抹杀了它真正前进的可能性。古典乐没有死,只是因为还有人记得它而已。我不理解因循守旧的人,但也已经接受了每个时代都会有这类人的事实,所以古典乐大概也不会在这个时代销声匿迹吧。我非常认同古典乐作为音乐启蒙教具的价值,但除此之外,我认为它全面地被高估了。 </p><p>你说那是对音乐科同学的提问?因为我是从音乐科转到普通科的,所以回答一下也不会冒犯到谁吧。 </p><p>至于另一个问题,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是从音乐科考上来的而已。就是这样。 </p><p>  </p><p>6.来给下一个被采访者提几个问题!(1~2个) </p><p> </p><p>你认为学校区分音乐科和普通科是合理和必要的吗?请说说看你这么想的理由。 </p><p>另外,请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最赚钱的打工——如果能私下告诉我联系方式就更好了。 </p><p>如果不想两个问题都回答的话,选一个来回答就好。 </p>

发布时间:2025/04/10 22:49:34

2025/04/10 La Corda Mia:星奏文化祭 主线序章
1

相关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