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E-group是个人创作,不收人,进行二创请加入“神少女的愿望~CoincideBox”
神少女的愿望(Shinshoujo no Negai)
这是一群拥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的少女们的故事。普通的人类少女在觉醒神力之后,就会成为神少女。神少女们在变身后拥有不同的神装,以及各自的能力,而她们之间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Adventure
这是一个允许神迹存在的世界。在这里,孩童的幻想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故事就在缤纷的花海中展开。
Border
神真的存在吗?这份力量是神赋予的吗?如果神复苏了,一切灾厄都会消失吗?那样的话,为了神做到哪一步都不算过分吧!
C****
在这个充满剥削与压迫的黑暗时代,因为不愿受命运的摆布,所以奋起反抗,去颠覆那些残酷而荒谬的现实,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D******
追根溯源,终将抵达真相。这个重构的乐园并不是真正的理想乡。当意识回归的时候,世界也只不过是黄粱一梦。
E***
如果打开了门扉,就证实了另一种可能性。在门的那一边,被憎恶连接起来的天空和大地,究竟哪一方才是正义的?
F****
尽管梦境是如此温柔,可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也不过是缸中之脑罢了。尽管现实是如此残酷,可为了抵达终点,也只能前进下去。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去了别的城市。我虽然有个妹妹,但她留在了我们出生的城市,并在那里长大、上学。
母亲是古典派系的音乐家,受到她的影响,我学习的音乐风格以西方古典为主。上了高中后,我参加的社团自然是古典音乐部,毕竟我有基础功底。
学校里其他学生眼中的古典音乐部,大概是个十分高大上的社团,所以他们都对我们社团抱有敬意。只有我们社团内部的成员才知道,我们什么话题都聊。从学校门口小摊的啤酒炸串,到某个校领导遇到仙人跳,只要是我们社团有人听说过的,我们都能聊上半天。
虽然我们社团名叫“古典音乐部”,但实际上一点都不古典。传统的古典音乐需要画很多钱购置和保养乐器,并且有很多人来演奏,而我们社团并没有那么多钱和人手。好在现在由于科技的进步,演奏音乐不需要那么多乐器,只要一台电脑就够了。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古典音乐部其实就是一个在电脑上摆弄编曲软件的社团而已。
我上高一那年的校庆,学生会找我们社团写曲,最终大获成功。校庆结束后,社团里的一个学姐提出了建议:“我觉得我们写的曲子可以传到网络上,供更多人欣赏。至少这次校庆用的曲子,我很喜欢!”
我对她的建议表示了认可:“很好的主意啊,我们的音乐可以长期保存下来,以后还能回顾呢。”
整个社团同意了这个提议,随后我们就在音乐平台注册了一个账号,并上传了我们的第一首歌曲,也就是校庆上用的那一首——《白兔们的圆舞曲》。而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给这个账号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我的想法是,这个名字可以跟我们发布的第一首曲子有所关联。因此,我起了一个跟兔子(usagi)读音相似的名字——优咲(usaki)。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终便使用了这个名字。
在我们的第一首曲子发布到网络上之后,就得到了一定的反馈。有人表达了对乐曲的喜爱,也有人给出了中肯的意见,这都是让我们社团兴奋不已的宝物。在这样的激励下,社团里的大家充满了热情,创作了好多作品。那是社团最有活力的一段日子。我们毕竟是古典音乐部,而不是合唱部,所以发布的乐曲全都是纯音乐,没有人声。
可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社团里的大家因为这个账号的发展而出现了矛盾,一开始只是隐性的意见不和,但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不断挤压,最终终于彻底爆发了出来。那一天,部长和副部长吵得很凶。副部长认为,我们这里既然是古典音乐部,那就应该贯彻古典这条路,严格按照西方古典的风格来写曲,否则就不配称为古典乐。而部长则认为,想听古典乐的人完全可以去听那些西方大师的作品,一味坚持传统的古典乐只会导致我们的作品毫无特色,应该将古典乐与其他风格有机结合才能让人耳目一新。那场争吵持续了很久,仿佛空气都凝固了。原本充满着大家欢声笑语的古典音乐部,不知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场冲突,我没有站队,因为我对风格的态度是无所谓的,也不希望因此跟社团里的其他人产生冲突。但是,社团里其他人的冲突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我无力阻止。大多数人都分成了两派,站在部长或副部长那边,我这种没有明确表明过立场的是少数。结果,当我想要劝解大家的时候,没有一方的人信任我。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两方的人都用优咲这个账号发布了很多乐曲。可以证明自己优越性为目的而创作出的作品,怎么可能会有灵魂呢?因为这样的作品泛滥,网络上对优咲这个创作者的评价越来越低,很多一开始喜欢我们音乐的人也纷纷脱粉。
这场闹剧,最终以部长与支持他的那些人退出社团落幕,留下来的副部长则成为了现在的部长。虽然他得到了胜利,但社团的关系却破裂了,最初那份热爱音乐而创作的本心也丢失了,再也回不到最开始那个纯粹的时期了。
在那之后,部长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整顿了社团。然而那个曾承载了我们整个社团的创作热情的账号,已经派不上用场了。部长将这个账号交给我处理,因为我当时没有站队,现在或许也能给出客观一些的处置方案。我登录上这个账号的第一时间,就是删除那些在冲突之下诞生的低质作品,它们不该出现在这个账号当中。最终,这个账号的作品,就只剩下了最初上传的那几首乐曲。
我并不希望这个账号以此为句点,因为这样的结局,实在说不上让人满意。或许是为了给曾经期待着社团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的自己一个交代,我开始用这个账号上传自己创作的乐曲。而对于那些被我删除的作品,我用这个账号给出的解释是“那些乐曲是我生活不顺,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完成的,我对这些作品不满意,所以删除了,并打算调整心态好好创作。”网络上的人们对我表达了理解,并支持我新的创作。总的来说,这一事件就这么告一段落了。但是这段记忆,却是我脑中挥不去的遗憾。在这个账号后默默创作的我也好,历经了大变革的古典音乐部也好,都变不回最开始纯粹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