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1「实验」借口

阅览数:
255
评分数:
0
总分:
0
举报

<p>作者:格子 </p><p> </p><p>要求:笑语  </p><p>  </p><p>“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十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津巴多教授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发现的社会现象,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p><p>  </p><p>年轻的女教授带着略显老旧的黑框眼镜,一板一眼地读着讲义上的内容,丝毫不介意光线昏暗的教室里学生几乎都趴在桌上补眠。 </p><p>“津巴多教授的实验对监狱的具体情境进行了非常详实的具现化,包括监狱的构造、人员的服装、狱卒的任务等……” </p><p>应声弹出的PPT上,几十副刻画监狱内乱象的插图照片依次播放,不知道谁悄悄把窗帘拉开了一点,透进来的日光格外刺眼,横插过投影机的淡光在白色幕布上落下几点光斑。 </p><p>  </p><p>“……人类是社会动物,我们都处在日常生活,扮演着分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剧本,并在其规范与约束下,这也导致了,受到角色剧本引导的我们会不自觉作出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恶行……” </p><p>捧着书的女老师似乎完全不介意台下的沉闷,推了推厚重的黑色圆框眼镜,继续按部就班播放PPT。直到清脆的铃声打断了冗长的讲述,她才止住声音合上书。而此时,昏昏欲睡的学生们纷纷回了神,沉闷的教室骤然充满热烈的人声,不知道谁手快地将遮光帘一拉,盛夏午后的阳光猛地跃过窗户与所有人亲切地打了个招呼,引发了几声女生的惊呼和男生的抱怨。 </p><p>  </p><p>“困死了,下午第一节课就是让人想睡觉,尤其是这种凑学分的选修课。勇哥他们约了去唱K,下午学生半价,一起不?”梁鸣山的肩膀被室友大力拍了一把。 </p><p>“啊,今天不了。有事。”他敷衍地摆了摆手,匆匆挎上单肩包,一步三级冲下了阶梯。 </p><p>  </p><p>“王老师!等,等下!” </p><p>  </p><p>对方转过身来安静地等待他,直到梁鸣山气喘吁吁跑到她的面前,有点局促地站好,才开口询问:“怎么了?” </p><p>“关于这本书,《路西法效应》,对,有些问题想请教您。” </p><p>“你说。” </p><p>“呃。”他尴尬地眼神游离了起来,室友呼朋唤友的声音还在背后响起,时不时有人询问梁哥怎么不一起来。于是,没等他做出什么切实的回应,对方便体贴地再次开口:“到我办公室谈吧。” </p><p>  </p><p>被用作心理咨询室的办公室收拾得窗明几净,门口贴着王晴教授的名字,旁边的玻璃展柜上摆放着一排荣誉证书,几本参考书摆在案头,白色的外套挂在衣架上,角落里的加湿器安静地冒着白色的雾气。下了讲台,严肃刻板的女教授显得平易近人了不少,她随手将教材和水杯放在桌上,替梁鸣山拉开一把看起来很舒适的沙发椅,又颇为贴心地给他倒了杯水,才在另一个椅子上坐下:“现在可以说了。” </p><p>  </p><p>梁鸣山有些出神地看着王晴流畅自然地做完了这一切,才如梦初醒般回了神。他握紧手里的水杯,清了清嗓子:“啊,对,是的,王老师,关于刚刚讲的部分,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您。” </p><p>“您在课上说,受到角色剧本引导的我们会不自觉作出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恶行,是这样吧?” </p><p>“没错。” </p><p>“也就是说,像津巴多教授所说的,一群佼佼者在特定角色剧本里也会变成暴力没有道德的人。” </p><p>“是的,津巴多教授是这个意思。” </p><p>“呃,那老师您觉得呢?” </p><p>“我对此保留意见。” </p><p>“保留……的意思是?”梁鸣山迟疑了一下,局促地喝了口水。 </p><p>“没关系,你可以继续。” </p><p>“啊?噢,噢噢。那我继续说。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可以说,展现出暴力倾向也好,破坏秩序也好,主要是角色剧本的问题,而并不是演出剧本的人。您知道,被剧本要求的嘛。”他的身体稍微有些前倾,像是极度希望获得对方的肯定。 </p><p>  </p><p>“你是说实验设计者的剧本有问题?” </p><p>“嗯,啊,啊啊不对。”梁鸣山的眼神错愕了一下,急忙解释,“不对不对,我的意思是,监狱的看守,这个角色就注定了需要暴力镇压反抗,需要维护秩序,所以扮演这一角色的时候,理应忠于职守,并非是参与实验的人想要暴力,是这样的吗?” </p><p>  </p><p>“嗯。” </p><p>王晴点了点头,这显著地鼓舞了梁鸣山,他的表达逐渐流畅了起来。 </p><p>  </p><p>“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人是被角色剧本引导而不自觉干了坏事,还是因为自己想要做坏事而做坏事呢?你看,像实验里的那些扮演看守的学生,他们实际上是被要求镇压反抗、树立权威……巴拉巴拉,啊总之就是类似的要求吧,并且后面还说到,他们的心理受到了很大创伤,可以说也是受害者了吧。”梁鸣山舔了舔嘴唇,又喝了口水,才继续说下去。 </p><p>“换到现实中,角色剧本大都已经被写好了,而大多数时候,人们扮演什么角色也并非自己的选择,简而言之,人不过是被外力推着在一个又一个剧本间切换的棋子罢了。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应该优先反思的是塑造了这样角色的社会,或者构造了这环境的周围人。去谴责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用,甚至他也是受害者。” </p><p>他像是害怕被打断一样,急匆匆地一口气说完了这些内容,然后才像是完成任务一样松了口气向后靠在沙发椅背上。 </p><p>  </p><p>“社会环境当然是有很大责任的,但人也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王晴把手里的杯子放到了一边,推了推眼镜,“这个道理是不是有点太泛泛了?详细点来说,就像津巴多教授在书里所谈到的,优秀的美国女兵会对伊拉克战俘做出虐囚的性游戏,护士明知医生处方超剂量,却仍遵从指示开药。这些事情的背后显然有群体环境导致的去个人化、从众、屈从权威,但不可否认的,对自己的角色逐渐产生认同和不断进行自我辩护,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才是导致他们变本加厉,导致事态失控的必要原因。” </p><p>  </p><p>看着梁鸣山逐渐难看的脸色,王晴叹了口气。 </p><p>“为自己拼命找理由并没有什么意义,我想这个话题我们之前就讨论过了。” </p><p>“我知道,我只是……只是想给自己个机会。”梁鸣山捂住了脸。 </p><p>“事实上,你从来没有放弃过给自己机会,不给你机会的是对方。哪怕你能说服自己一千次,你也是受害者,你只是被环境和固有观念左右了,但你对她造成的创伤,说到底是你的责任,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 </p><p>  </p><p>“我没有逃避,我道歉了啊,我也反省了。有什么用呢?她又不愿意原谅我……” </p><p>“坦白来讲,不原谅你这件事,很难说是你受到的伤害更大还是她受到的更大。” </p><p>  </p><p>谈话一时间陷入了僵局,王晴并不急着继续讲下去,而是重新拿起了杯子。 </p><p>漫长的宁静后,梁鸣山缓了口气,重新抬起头来:“所以,真的,真的没有办法让她回到我身边了吗?” </p><p>“那你不如也想一想,你想要回到你身边的,是打不还手、言听计从的她,还是惊弓之鸟、惶恐度日的她。” </p><p>嘈杂的蝉鸣在教学楼外响得此起彼伏,室内的冷气似乎为了抵抗猛烈的暑气猛地吹来一阵冷风,日头西斜透过明亮的窗户,照得椅背上一抹将散未散的暖黄。 </p>

发布时间:2021/12/31 19:09:53

2021/12/31 Literary Prison 【201】泥塑/泪痕/实验/热点
0
  • 烟落 :

    哇!这篇讨论的想法很有意思!诚然,环境是造成人改变的源头,但“对自己的角色逐渐产生认同和不断进行自我辩护,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才是导致他们变本加厉,导致事态失控的必要原因”,这个观念我很赞同。尽管文章没有具体描述梁鸣山和女孩的事件,但通过对实验描述和辩护的穿插,已经可以大致勾勒出框架,这个写法也很好。不过,这个结束依旧给人未尽之感;抛出了问题,尽管读者心中自有答案,但文中的人还没有做出回答,更像是一个故事的开头。

    2022/01/05 17:00:19 回复
  • 黑白格子酱 : 回复 烟落:

    哇烟落小天使!确实想要写那种“越想越觉得自己有道理”但在别人眼里纯粹没道理的人,而这种比较羞耻的想法,也只能在跟心理医生/老师对话的时候才能把想法具现化成自我辩护的语言。最后的结尾是,两个人心理其实都有答案了,所以一时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默中。谈话已经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段感情能吗?有的人依旧是没有放弃希望的,这也是王晴所说的“你一直都在给自己机会,不给你机会的是对方”的一种印证

    2022/01/06 15:24:39 回复
  • 临渊 :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们普遍承认人的主体性占主导地位,环境因素是次要的,恶劣的犯罪者用悲惨的成长经历来为自己开脱是不可能的。

    以具体案例来说,男主角在实验中沉迷于支配地位带来的快感,事后又不得其法地道歉、为自己寻找借口,这种消极姿态正是被符号秩序支配的表现。

    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怎么才能让两个人走出这段创伤?

    积极地想,男主角深刻反省后承担起责任,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持之以恒的弥补,传达自己的心意,挽回对方。

    现实来说,男主角在反省、补偿一段时间后因为得不到反馈而放弃,甚至生出恶毒的憎恨:“我都这样了你tm有完没完”。两人带着未化解的创伤分道扬镳。

    唉,现实中遇到矛盾能交心、释然的情况太少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地避开症结,任由关系变质。

    2022/01/15 13:2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