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轻拍拍 </p><p> </p><p>评论要求:求差评 </p><p> </p><p> </p><p> </p><p>王春阳把盛着面团的不锈钢盆搬到茶几上,洗了手,回到电脑桌前坐下。 </p><p>面团只有一只拳头那么大。王春阳打定主意,如果一小时之内妈妈不打来电话,就把面团扔掉,晚上出去吃火锅。 </p><p>王春阳不是个合格的意面神教信徒,甚至于,他根本不是信徒。但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都是。所以他也得是,没有人问过他的意见。当他年纪还小时,并不知道每周都要进行的祷告仪式——和面、煮面、拌面、端起盘子原地顺时针转三圈——是一种宗教行为,而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就像他的名字——人们已经将“王春阳”与他这个人绑在一起,哪怕名字根本不是他自己选的。 </p><p>王春阳看了一眼时间,下午三点三十分。他打开微博,向下滑了两页,似乎没找到感兴趣的话题,随后打开一个虚拟偶像的直播间。妈妈一般会在四点钟打来电话。此刻王春阳被烦闷与紧张填满了,电话会打来吗?应当是会的,每周都会,除非他们这周参加家族祷告,那样便顾不上自己,那最好。 </p><p>手机震动一下,是女友发来的文字信息,“今天还要做祷告吗?”王春阳哼了一声,把手机丢在一边。明知故问,你永远不会遇到这种难题,因为你有幸出生在一个不信教的家庭,不必每周花大把时间进行过时了的祷告仪式,不必每年神诞日听亲戚们的狗屁教义布播——他们还会觉得是你占了便宜,应当心怀感激。 </p><p>他与女友认识一年有余,早就没了如胶似漆的甜蜜。爱就是这样吗?王春阳不确定。他不知道自己概念中的“爱”与其他人说的是不是同一种东西,但如果偷懒地用“爱”这个字眼,确实可以免去很多麻烦,特别是需要说“我爱你”的时候。 </p><p>视线转回电脑屏幕,粉粉嫩嫩的虚拟偶像正在聊最近的流行性肺炎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对你这样的人是最没有影响的吧,王春阳想着,右手控制鼠标再次刷新微博。三点四十分。我到底在做什么?美好的周六就这样从我身边溜走了,都怪这个破祷告仪式。他找不到什么具体的东西来责备,只好责备宗教。但不可否认的,宗教确实在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 </p><p>鼠标滚轮咔嚓咔嚓,隔壁房间传来室友练习钢琴的声音。王春阳忽然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了,身体前倾凑近屏幕,接着后仰,“哦哟”一声。他选中了一段微博文字,取消,然后再次选中,脸上露出隐约的笑意。随即用电脑打开微信,扭着身子抓过手机,登录,飞速打字,发出些“战略级天使”、“第二部”之类的话。 </p><p>在点击发送前,他短暂地犹豫过。几位朋友对这部书并没有兴趣,可自己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是炫耀,是标榜,是在给自己贴标签吗?但他确实在这种行为中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p><p> </p><p>在接到妈妈的电话时,他仍然是笑着的。 </p><p>“最近有没有向面神认真祈祷啊?”在听到第一句话时,王春阳的笑容迅速冷却下来,心思也在一瞬间落回了狭小的出租屋。开门便是问句,自己是在警察局做笔录吗?自己又犯了什么错?这句审问般的话打消了他所有聊天的兴致。 </p><p>“嗯。”他回答。 </p><p>“这周的祷告做了吗?” </p><p>“没有。” </p><p>“一猜就知道你没有做。你把视频打开,就相当于咱们在一起祷告,面神会看得更清楚。”面神是意面神教的唯一神,法力无边,化身万千,他的化身寄于万物,因为万物皆可由线条,即面构成。 </p><p>“哦。”王春阳在心里冷哼,你这么会猜,干脆去猜猜明天双色球大奖。他不喜欢祷告,他觉得这种荒唐的仪式完全是在浪费生命,他对面神没有哪怕一丝信仰与敬畏。他不相信家人没有隐约感受到,他们只是装聋作哑,挟持自己以维护神的面子。 </p><p>“咱们都是面神的信徒,有什么事情,常跟面神说说。” </p><p>说个屁,王春阳故意把面团重重扔在面板上。 </p><p>“哎呀!这么重干什么,吓死我了!吓到我不要紧,别让面神不高兴,” 妈妈的哎呀声极其尖锐,当她遇到突发事件,受惊的总不止她一个人。 </p><p>什么面神不高兴,明明就只有你被吓到,还要拿面神作挡箭牌。王春阳有了立刻挂断电话的冲动。他按捺住心情,将徒手压薄的面饼分成两半,再用擀面杖分别碾成片状。 </p><p>“你说你长这么大,也不会做饭,只会煮面条。有时间多学学。”妈妈飞快地说着每次祷告中自由发挥的例行台词,一边用刀将面片切成细条,打散,均匀沾上干面粉。爸爸完成了擀面的任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p><p>这个话题已经讨论过数十次,前几次王春阳还愿意阐述涉及的社会分工和效率问题,后来他放弃了。他发现无论解释多少次,哪怕以妈妈被说服结束,几天后她仍会像失忆般再次说起同一个话题。后来他才明白,妈妈只是在享受讲话的过程,至于内容则无关紧要。那么讲话的对象呢?一定要是自己吗?王春阳感到一阵恐惧。他觉得这种感情太过深沉,就像信徒对面神的信仰,没有理由,没有终点,令他下意识地逃离。或许连面神也觉得这是负担,所以才从不显灵。 </p><p>“你先去烧水,等我儿子把面条切好,赶个时候一起下锅。”妈妈对镜头外的爸爸说。王春阳将刀刃磨过面板,切下一根面条。每当妈妈使用“我儿子”这种指代,他就会感到极度不适。他有种被宣告主权的挫败与恼怒,刺耳地就像“我家的狗会在厕所大小便”、“我新买的菜刀很锋利”,好像自己是件没什么主意的附属品,而她正拿着这件东西对别的什么人展示。 </p><p>他停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动刀。 </p><p>“小心点,慢点切,别切到手。”妈妈叮嘱。 </p><p>王春阳彻底停了手,把刀放在面板上,刀刃向着自己对侧,抬头盯着手机摄像头。 </p><p>“哎哟,又嫌我多说话,你妈你还不了解吗,就是絮叨,好,下次不说了。” 妈妈一边笑一边说。 </p><p>下次,又是下次。她说这话的时候大脑真的在运行吗,又或只是一种低等反射活动?他们口中好像所有事都可以用“下次”一笔带过,却永远不会兑现。王春阳重重喘了口气,如果我表现出怒气,她又要显出伤心的样子,说些“我们都是面神的信徒”、“别人想让我说我还不会说呢”;有时说得急了,还会摆出严肃的神情,“养了你这么多年”、“面神知道了该有多伤心”。他的思绪瞬间便被浮现的记忆占据了,硕大的无力与愤怒潮水般上涨。 </p><p>王春阳看着面板,六根刚切好的面条整整齐齐,白花花的。在娘胎里我就该用脐带把自己勒死,他恨恨地想。他觉得自己体内的血液在鼓动,在加热,有许多力量如猛虎待出笼,他迫切地寻求发泄,而身体的形状束缚着自己。王春阳将左手用力伸展开,盖在还没切开的面皮上,五指收拢,把秩序破坏,柔软的面在他掌心混为丑陋的一团。 </p><p>“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妈妈吓了一跳。 </p><p>“不想吃了。” 王春阳生硬地说。 </p><p>“胃不舒服?平时少吃点外卖——” </p><p>“我说不想吃。”他加重声音。这话很难理解吗?为什么她喜欢曲解我的话? </p><p>“不想吃就算了,这次算了,面神不会责怪的。”妈妈哄着孩子。可这是最令王春阳反感的语气。灶上的水在沸腾,水面不断上升。他一把抓起剩下六根面条,丢进沸水。手指用力过猛,面条的顶端被捏在一起,而末端还粘在面板上——这几根面条被他扯断了。 </p><p> </p><p>晚上九点,王春阳在床上醒来。床铺被他搞得一团糟。 </p><p>下午的祷告在安静到压抑的气氛中迅速结束。关掉视频后,他在床上发泄了一通,抱着枕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眯着眼睛打开手机。 </p><p>二十二条信息,三个未接来电。他瞬间清醒不少,按下回拨。 </p><p>“喂,那什么,你吃饭了吗?我刚醒,我下午——” </p><p>“我知道,你下午跟家人做祷告了吧。”女友的声音很平静。 </p><p>“对,做完祷告我就睡着了,我真的特别不喜欢做祷告。我刚看见你发的消息,你吃晚饭了吗?没吃的话我们去海底捞,我请。”他从床上跳下来,打开灯。他思索着如何道歉,怎样才能表现出诚意。 </p><p>“你还问我有没有吃晚饭?”电话里的声音陡然大了起来,“昨天你怎么说的,是不是说好今天晚上一起出去?你是不是答应的好好的?结果连人都找不到,你答应的时候到底有没有用脑子?你他妈是不是天天都在敷衍我?” </p><p>“不是,我是真的,我没想到睡这么久,我当时真的状态很差——“王春阳的脑袋还没有完全转过弯来,无意识地辩解。 </p><p>“那你他妈长着嘴巴不会说话?你答应下来是故意耍我吗?操你妈!“电话挂断。 </p><p>“不是,我——“王春阳察觉到对方可能会错了意,他说的状态很差是指今天下午的祷告,而不是昨天晚上。可对方并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他甚至不知道这件事在余生中是否有机会得到澄清,或许就连自己都会在第二天忘掉它,因为再如何解释这句话也无法逆转这场争吵了。 </p><p>“操。“他把手机丢到床上,仰面躺下。他感到无力,失望,一切都索然无味。他本计划明天与女友约会,甚至奢望对方敏锐地察觉他的苦恼,可以从此获得一丝慰藉。可这一切都落空了,迎接他的不是温言细语,而是子弹。房间里灯还亮着,他有点分不清现在是夜晚还是白天。肚子叫了起来。 </p><p>他翻了个身,趴在床上熬了一会儿。但饥饿感愈盛,只好爬起来穿衣出门。 </p><p> </p><p>女友的手机关机了。王春阳放弃找她的打算,徒步走出小区。他感到自己胸中郁积着说不清的烦闷,可这是从哪儿来?与家人的不愉快,还是与女友的争吵?月明星稀,路灯太过明亮。看起来都是自己有错在先,可源由又是哪里呢?是这次祷告吗?若是世上没有这莫名其妙的面神,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会变得更好,没有每周祷告,妈妈便不会打来电话,自己也不会睡着,错过约好的晚饭——听起来一切都很美好。 </p><p>他好像找到了罪魁祸首,找到一条不会有人受到伤害的路。可他下意识觉得这段推论好像有些瑕疵,仿佛面对一个硕大的线团,差一点点便能抓住那根线头,一切难题就全部迎刃而解了。这种只差临门一脚的短促的诱惑使他头晕目眩,他的肚子又叫了起来,这才觉悟这种炫目可能是饥饿带来的。 </p><p>王春阳走进路边一家面馆,点了一碗牛肉面,三根肉串和一瓶啤酒。他平时决不肯吃这么丰盛,但与火锅相比又简陋得多,于是在这个夜晚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顿晚餐。在等面的时候,他因口渴先喝了两口酒,酒量又不大,醉意很快便绽放出来。 </p><p>他的思绪浸泡在酒精中,海绵般膨大了,在洗碗池中四处冲撞。他开始思忖刚才的推论。没有每周祷告,妈妈便不会打来电话?不对,问题就在这里。妈妈无论如何都会找到理由打来电话的,祷告只是一条显眼的绳子,是地面上的茎和叶,而地下早就有数不清的根须将他们紧紧缠住了。那根须在他出生前便开始生长,错综复杂,张牙舞爪,哪怕他现在认清了这一现实,也无力将其全部剪断。 </p><p>他又喝了一口,眩晕感更重了。他第一次喝酒时并不知道这种感觉就是醉酒,甚至也不知道什么是眩晕。他只是感到脑中一阵肿胀,思路变得短小而直接,像按动一次性打火机拆出的电池时乍现的电火花。但要把这种感觉形容给别人听是很难的,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壁障,他们的心灵永远无法瞥见哪怕一眼。于是他便从世俗的概念里、从别人口中偷来一个词,“眩晕”。那是他第一次真正理解词语背后的含义,体会到人们为了相互沟通做出的巨大努力。 </p><p>他咬了一口肉串,没什么滋味。不要辣椒?自己好像这样说过。那便怪不得别人。他抬起头,饭馆墙上挂着一副印出来的古埃及壁画。古埃及,他想起看过的书,他们没有透视的概念,一切内容都以能最大程度表现对象的角度呈现,因此人类正面的眼睛、侧面的鼻梁,鸟的翅展和腹部可以毫不避讳地一同出现。古埃及人便由此能更理解他人,也更被他人理解吗?对了,就是这里,说到底,一个人怎么可能理解另一个人呢?他皱着眉,夹起两根面条,沉迷于永远无法证实的假设。王春阳游魂一般将面条送进嘴里,嚼了两口,突然意识到比起他人,另一个显著又无力反抗的罪犯正是口中面条。 </p><p>他终于抓住一丝报复的可能,仇恨又顺势蔓延到那个从未露面现身的面神身上。王春阳把筷子用力插进碗里,“呲啦”一声推开凳子,几乎像一头野猪一般横冲直撞到饭馆门口。左手叉腰,右手指天,两眼直视夜空大喊:“面神,你是傻逼!傻——逼——!“ </p><p>他想,若你是万能的,将人造成这样,自然罪大恶极,当得起这声骂;若你不是万能的,便乘着语言像凡人一般苦恼去吧!他自觉给面神出了一道难题,得意地大笑起来。 </p><p> </p><p> </p>
开头“意面神教”的部分,“荒唐”的感觉就出来了。但后面的发展——和母亲的互动,和女友的互动——都很真实很现实,能够体会到那种真情实感,因此荒唐的感觉就淡了很多。意面神教教义在文中代表着某种呆板的观念和行为,束缚着母亲,也试图束缚主角。主角在脑中在思维中对抗这种被控制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具象成某种事物某种行为跟随着主角,影响主角。如果主角是个从小在面条的世界里生活的人的话,不管是否情愿,他对面条都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的偏执/认知/行为。(当然,真正的飞天面条神教是不会有这么死板的祷告仪式的,RAmen)
要差评的话其实不大好说,硬要讲的话,这个教派不够“邪”,塑造出的整体风格氛围以及教派代表人物主角的妈妈都非常生活,非常典型,主角的思想非常当代人。不排除作者是想用邪教本身的日常化代入感来表现我们当代人生活中的孤独困境,真正生活本身的阴暗面,但如果想要这种困境更加发人深省的话,感觉还需要更多的惊悚感。
居然有人如此明目张胆的求差评?简直是对我毒舌威名的挑衅
胆敢用我高中最讨厌的人名做主角?不喷你是不行了,虽然并没有什么好喷的…
(别打我)
首先,背景太伪,首先从现实的角度,意面神教被创造的原因是讽刺神灵创造论,那么角色存在的这个世界背景下的意面神教的教义又是什么呢?出演被本身讽刺的存在吗?如果不是的话并没有说明,如果是的话,反正这个教名拿来都是作为反讽使用的,这样不如换一个更扯淡一点的名字。
其次,剧情太碎,开导书面,请接着介绍祷告仪式祷告仪式,也并没有介绍完全请接着又说微博又由微博引发了一些动态和相关联想。之后的剧情又被一通电话拉回看似是宗教导致,其实是每个家庭当中根深蒂固的一些矛盾,紧接着主角运气爆发冲突睡觉在和女友起冲突,吃饭,最后落幕。在受限的篇幅之内叙述的情节过多,穿插的也过于混乱,虽然看得出来有具体的主线主旨中心,但是想说的太多了,几条线相互碰撞成了一堆碎片。
再次,叙事太散,这一条跟上一条有藕断丝连的关系,文章中的许多想法都很精妙,很有趣的很可惜,都是浅尝辄止,瞬间就被带过,所有有意义的,可值得深思的都加尔然而止成了半成品。根本没有发挥原本应该发挥出来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白瞎了这些想法。人的想法是流动的,但文章不是,并不能达到思想一般的发散,这就要有所取舍,建议先忍痛割爱,砍掉一些旁支打造一篇完整的文章出来,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用剩余的思想写一些文章。
然后,角色太傻,我这里说角色傻并不是真的傻,首先请允许我骂叫这个名字的某位女姓一句傻逼,以解我憋了十多年的怨气。这个角色的意识其实有一定的超前性的,察觉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易察觉到的细节,意识到了一些关于心理关于伦理社会的矛盾和状态。这方面应该归功于作者的现实生活体验。但是收住,我不只是夸作者,这个角色其实还是傻的,是因为把这些内核思考,这并不属于角色的东西拿走之后,这个角色的壳在表述上在描写上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动作简单,情感单调,心智不成熟,不够细节。总之,这壳子过于粗糙,配不上作者这么超前的思想。
最后,节奏太慢,这一点要结合上面的问题一起来看,剧情太碎导致节奏不够明显不够紧凑,叙事太散导致没有充分的高潮和伏笔,缺少吸眼球的钩子,人物太傻导致触觉迟钝角色之间的
最后,节奏太慢,这一点要结合上面的问题一起来看,剧情太碎导致节奏不够明显不够紧凑,叙事太散导致没有充分的高潮和伏笔,缺少吸眼球的钩子,人物太傻导致触觉迟钝角色之间的互动过于絮絮叨叨,缺少一定的点睛亮点。
最后,不知道这1000字的墨迹满没满足你?对了,你只求差评,但没求建议,所以我就不说了,略略略~你来打我呀。
如果想讨论的话,可以来Q找我呀~加油!
最大的问题在于假,这个假不是说不贴近现实,而是从人物的动机,到表现出来的行为逻辑都很诡异。例如说主角因为吃面条的事情离家出门,然后去吃牛肉面。而且整个宗教信仰的背景氛围也毫无塑造,整个故事剧情的发展总体给人一种毫无逻辑莫名其妙的感觉。可能是快过年了,都挺忙的吧
我觉得其实是情节的完成度不足罢,要说问题的话。
作为读到一半突然被开到的无辜读者(
一个感想实际上是,这篇里有很多很有趣和精彩的细节抓取,但整体结构上很软也很散,以短篇故事的角度来说,它或许有在试图酝酿一种情绪和张力,但到最后却显得有头无尾,虽然细处的处理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总体并没有能够通过这些情节完成“故事”,故事在主人公的小小发泄中结束,但他的困境依然是困境,没有任何改变,而他自身也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转变,整个故事似乎是在静止的立场中迟缓地旋动,而没有发挥出矛盾造就的力量,它在最后依然是一个储蓄着动能的,等待爆发的结构。
一直没敢来看评论...
致夏获无与伊西多:
意面神教作为本篇的背景板,只是借用来引发人物间的矛盾,确实没有进行深挖。诚如所言,如果补充部分细节或许确实能给本篇加入些不一样的味道。写的时候并没想到,只是想把主题表达清楚。
致甄栩瑶:
非常感谢长评!可能是因为缺乏写作经验,对字数篇幅和情节的关系不敏感,动笔之前简单理了三个情节,现在看起来有些多了。结尾我并不满意,矛盾并没有完全爆发,主角依然是个废物,但依然写了,缺乏设计。
另外非常感激QQ私聊的建议!人物不够丰满,情节细碎,下个月努力!
致蒙:
或许是我人物塑造不够生动,背景缺乏挖掘的缘故吧,下月努力。
致白伯欢:
结尾确实不好,力度不够,下月努力。
差评哈哈哈哈,但是真的很难说上差评,大家也不过是交流自己的想法啦~
有这么一个教派个人不觉得是一件荒唐的事,信什么的都有,只要诚心,无所谓是否真的有。让人觉得真正荒唐的,大概是明明不信但又希望它存在。所以"我"质疑它,想给它出难题,这是作为读者的我的一些浅见理解。但这篇故事更倾向在以这个神和祷告的事为介,体现主角的人际关系上的烦闷,自己有心事不知能和谁诉说的郁闷,一串心理活动下来,似乎描述了很多,但也给人好像没说什么的感觉。
希望能和作者一起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