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4「药片」《救命的药》

阅览数:
145
评分数:
0
总分:
0
举报

Vol.204「药片」《救命的药》

作者:夏获无

评论要求:随意

顶着尘土与多日的疲惫,他们在灌木丛间停步,树影倾斜,长夜将至。一层一层的落叶上橙红的光芒,透过空气浮现的微尘几乎凝滞,如同琥珀中的杂质。

他放下手擦了擦孩子的额头。

累了吗。

不累。孩子微微喘着气,靠在母亲身边,摇头。

他抬头时正对上她的眼睛,那眼神里闪动着欣慰的笑容。

好,我们就在这扎营。

他们将两台手推车放倒,构成屏障。背靠一棵大树划分出篝火区域,他从袋子里取出防雨布,再把几根棍子递给她。最早用的支撑杆坏的很快,只能凑合用捡来的替代品。她帮丈夫撑起帐篷,仍不忘昂起脖子注意四周,就像为族群警惕危险的冠雉。孩子在周围收集散落的枯枝,绝对不可以走远,呆在我们看得到的地方。每一次都是反复叮嘱。

几个月来,他们避开大道和城市,在山林间跋涉,小心避开危险。下定决心很艰难,但西部已人烟绝迹,向东走还有一点希望。他们尽可能的把行李带上车,汽车开出几十公里耗尽了最后一滴汽油。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没法带不走所有东西。只能把所有食物和最低限度的用品放上找来的手推车,推着它们前进。文明的气息一点点地从他们身上剥去,几乎回归到人类先祖在原始荒地上生存时的模样。

最严重的问题依然是食物。肮脏的环境,发臭的衣物,都可以忍受。但是饥饿,饥饿会唤来死神,而死神总是离得那么近。他们尽可能的搜寻食物,然而经历一波波难民搜刮以后,这个干瘪的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剩余。

还有六个罐头,男人一遍遍的计算,今天以后是明天,然后,然后又该如何。他回头看了看,孩子坐在母亲怀里,就在篝火边,听母亲念那本快被翻烂的绘本。阳光深深的黯淡,枯枝上附着的火焰更加明亮,那光闪烁在家人的脸上。男人抓起两个罐头,还有两天。明天,后天,食物……

干枯树枝承重的脆响打断思路,男人抽出手枪瞄准。

出来。

落叶沙沙响动,灌木遮挡视线的长叶晃动着分开,一人举着双手缓缓走近。黝黑污渍沾满包裹身体的衣物,那人和他们一般,蓬头垢面。

我没有恶意。

停下,你再靠近,我就开枪。

那人展露手掌,尽可能抬高手臂。我没有恶意,我只想,我只想换一点药。

我们没有什么药。女人牵着孩子走来,另一只手抱着背包。他们最重要的东西都在包中,食物,地图还有药品。小小的医药箱,只有少少的药剂。我们没有药。男人重复,握紧手枪。

我不白拿你们的东西,我可以和你们交换。我只需要一点退烧药,我们的退烧药用光了。那人急切地,恳求。他左手食指上系着绳子,一个黝黑的小袋子挂着。尽可能轻微地,那人把那个袋子展示出来。

我们没有你要的东西。

求求你。

不…

你要退烧药做什么。孩子突然在身后出声,男人连忙退后挡在孩子身前,握住孩子的手。你要退烧药做什么?孩子在身后不依不饶的问。

退烧,还能是什么。我的孩子高烧,我们的药没有能退烧的。珍妮在山丘上看到了你们,我别无选择,我们需要退烧药。

还有别人在?在哪里?男人把枪向前伸,眼睛四处观察。四周灰蒙,树木竖立,全是一个样。还有其他人在这里?

我的妻子在照顾孩子,我一个人来的。

妻子?你说妻子?

是,是我的妻子,就像你们一样。我们是一家人。

妻子,家庭。这些词语就是遥远的梦,奢侈的梦,生存在荒原上的野兽不应该做的梦。

爸爸。孩子央求道,他知道孩子的意思。他侧过头,枪仍指着对方。男人和女人的眼神交汇。

不。女人缓缓摇头。

我也说不,但是……

孩子仍握着他的手,另一只手握着她的。孩子看着他,看着世界如何待人,而人又是如何对待世界。

好吧,我们可以给你一片药。

药片被放入药盒里,男人接过盒子,放在地上,然后缓缓后退。拿上药,然后离开。男人示意对方上前,仍举着枪,有任何异动,我就开枪。

那人缓步向前,蹲下,单膝跪地,左手解下袋子放在一旁,再拿起盒里的药片。以物换物,就像我说的一样。那人把小袋子放进盒子。这附近不安全,难民们很疯狂,你懂的,那是些没有人性的怪物,只是为了活着,行尸走肉,你们最好离开这里。那人又对着孩子说:你有一个好父亲,孩子,希望我能像他保护你一样保护我自己的孩子。随即,他的身影消失在灌木丛深处。

男人举着枪,直到一切动静都停息。他侧过枪,退下弹夹,三枚子弹静静躺着。这是最后的三发。

接下来怎么做?

这里不安全了,必须马上换个地方。

…………

曾经温和的暖色包裹着一切,曾经的一切就是遥远的,朦胧的光,闪烁在每一寸温暖的梦里,那是短暂的慰藉。当你拥有一切时不会有所准备;当你准备好时灾难却不会降临;直到灾难降临你也不知道去往何方。你只能一直走,活着,挣扎。最开始动物们渐渐消失,随后所有的植物开始衰弱,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可供种植的土地一天比一天少。人们不断迁徙,损耗,为了食物和燃料,一切都在旋转的倾轧中淡去。

灭亡早已临近了,隔着一段距离远远望着人类。黑暗中模糊的人影在呼喊,你还记得我们的故事吗,还记得我们生活的方式吗?记得。那你还记得我们的样子吗?呼喊声越来越大,你看清他们的容貌了吗,穿着干净整洁,站在明亮清澈的光下。看不清了,人们在变,我看不清那个模样。

混乱的喊叫把他从梦中惊醒,他扑在做成掩体的手推车上向外望,手里握紧枪。外面好几团火光在摇晃,衣不蔽体披散头发的人,挥舞着火把。有人已经跑到近处,火光照亮了彼此,那人扑上来,男人没有选择。

枪声响起,打破了喧闹与平静。男人低声呼唤,她搂着孩子,抓着背包从黑暗中摸索过来。

是暴民。

有好几个人,我们跑得掉吗。

别怕,我们有枪。

男人伸出手,架起枪。滚,到别的地方去,蛆虫。

为什么不是你们走开,从你们那个小‘堡垒’里出来。这里是我们的地盘。

不想吃子弹就照我说的做。我们明天就会离开。

有枪了不起啊。我们也有枪。有什么东西被扔了过来,砸在防雨布上,滑落在地。那是一把步枪。没有子弹,枪连棍子都不如。你们又能有几发子弹,我猜是三发,说不定只有两发。

或许吧,但也够我送你们中的几个下地狱。你们谁先上来,谁就得死。

女人紧紧搂着孩子,另一只手握着刀。与其被他们抓住,我宁可……

别做傻事,他们拿我们没办法。

等得越久,他们就会越大胆。我们跑不掉。

会有办法的,会有办法的。男人握住她的手,希望给她支持。孩子夹在他和她之间,身体不住的颤抖。一切都会没事的,孩子。真希望我能这么对你说,真希望……

把包给我,快。

什么?

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别让他们上来,我只要一点时间。男人拉开背包翻找。

女人开始把手推车上的东西一件件地往外扔去。这个行为被暴民当作软弱投降的标志。他们嘲笑着讥讽着,等待这无意义的行为结束。

如果你们的食物够多的话,我们不介意让你们活久一点,直到我们肚子又饿了为止。等到抛投结束,暴民们慢慢靠了上来。

手枪又一次开火,暴民们喊叫着这冲过来。回应他们的仍然是枪声,又一次开火。

又一次开火。

第四次枪声后,暴民们调转冲锋的方向,冲进夜色,一哄而散。

地狱到天堂不过一线之隔。他搂着她们,感受着三颗劫后余生的心脏的跳动。没事了,都没事了。

只是,多余的子弹是哪里来的。

男人从药盒里拿出小袋子,放到孩子的手上,那个袋子黑呼呼的,沾满了污渍。火药,以前也被用于入药,孩子,偶而,它也能救人命。

(END)

是末日题材的一篇文。可惜时间有点不够,来不及仔细推敲和精炼文字了。希望下个月能快速写完。

写于2022.3.31 

  • 顶天 :

    也许确实完成的匆忙,前面在描述一家人处境时其实就很好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并且读者可以自己补完这样一个世界观,但中间再用一段专门阐述末日多少有些累赘。如果从事件冲突去展现环境、人物性格也许更有带入感。换药及最后多出的子弹从伏笔中多少能猜测出来,这样在读到最后稍稍失去点趣味,但是这个点如何写有趣似乎也挺难的~

    希望能和作者一起进步。

    2022/03/31 15:45:09 回复
  • 橘猫人长青 :

    怎么说呢。前半段非常生动的塑造了一种相对而言人与人之间来往紧张的氛围,但在行为编排上缺乏一些镜头感。很难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两拨陌生人激烈的交锋上。后半段的冲突结束的稍显匆忙,但反而更加适合用文章整体行文的这种凌乱的风格。非常具象的表现交锋的混乱,又将人物之间的一些细节交流勾勒的非常生动。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更加完整的版本。

    2022/03/31 17:59:39 回复
  • :

    这个故事写的与其说是末日发生的一件事,不如说是在一个人主观回忆后失真的末日时发生的一件事。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紧张”,整个事件里没有一个神经高度紧绷,思维短促,给读者制造压力氛围的这么一些描写。在对于想要描写正在发生的事情时,这点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它会影响读者对你虚构的剧情的认可度和代入感。人物过于安静和长线的行为和思考是有悖于你塑造的背景环境的,过于为氛围服务必然导致人物行为出现失真感,这里头的取舍是需要衡量的。

    2022/04/01 10:39: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