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陵子
评论:随意
出事那天先是下了有一夜的雪。第二天五点钟不到,送牛奶的李阿姨跟同事刚分别取了奶箱,预备分头开始自己工作时,听到附近传来一声闷响,然后是远远的一声尖叫。
李阿姨八点钟交了空奶瓶,准备下班回家去。她一路走一路听着早些时候的新闻,就是在自己工作的那个高层小区,今早有人跳了楼。也有人说是意外。
有人说:“是意外,那小区有二十八层呢,天台谁都能上去的。”
也有人说:“不是意外,听说那人被戴了绿帽子,后来尖叫的就是他老婆……”
又有人说:“听说跳楼的是个女的。”
回到家里,李阿姨的同事跟李阿姨打电话:“李姐,你听说没有,早上那个小区有人跳楼了,他们门卫说是有人从自家窗户翻下去的,是个小孩儿……真造孽。”
李阿姨说:“哎呀,真吓人呢。”
还是小区的门卫说得准。坠楼的是个初三的学生,跟父母吵架气得摔摔打打,不小心撞开了没锁死的窗户,从家里翻了出去。那声尖叫其实是孩子的父亲,他站在孩子卧室门口安抚气哭了的妻子,眼睁睁看着儿子掉出窗户。
李阿姨听着没什么感觉,只是拿出手机来,给还没下班的女儿打了好几个电话。女儿是在什么工地做设计的,下午有点忙,几次按掉了李阿姨的电话,让妈妈发微信给她。李阿姨只发,想你了,突然想看看你。女儿回得不太及时,说:你是不是早上又去做那送牛奶的活啦?天太冷了就别干了,都退休好几年了,早上也睡会儿。李阿姨说,我闲不得嘛,得找点事做。
晚上李阿姨跟女儿说了白天的见闻。女儿听着也是没什么感觉,但她听完就要挨着爸爸才肯玩手机,李阿姨的老公笑话她胆小。
李阿姨说:“真可怜哪!才这么小。咱家以后是不是得给窗户上个安全锁?”李阿姨家在十七楼。
李阿姨的老公说:“咱家是横向的钢丝推拉窗,平时拉上了就牢了,他们家那种肯定是外开的窗户。”
女儿说:“高层怎么会弄外开的窗户呢?肯定也是推拉窗。不过他家窗户应该是没关好,不然也不能掉下去。”
李阿姨看看窗外,又开始下雪了,一粒一粒的在黑透了的夜里显得伶仃。她对女儿讲:“我送到月底,下个月就不干了。跟人家说好了是一个月,起码得说话算话吧!不能有头没尾,半途而废的。”
女儿说:“那你明天出门穿厚点,我刚看了天气预报,又得下一晚上呢。”
李阿姨的老公说:“下雪了还得去?我给你发红包,你不要去了吧!”
李阿姨乐了,说:“你的钱又不算赚来的,有啥意思?”
女儿却说:“爸爸你居然还有钱发红包?你的卡不是都绑在妈妈账户上的吗?”
李阿姨的老公轻轻抽了女儿一巴掌,低声说:“私房钱,私房钱……本来也要给你的,你说了就不给了!”
一家人笑作一团。
李阿姨虽然说得豪迈,心里到底有点发虚的。她做这活儿本不为了挣钱,但是起早贪黑,路上又下着雪,教人有些害怕。她远远地看到了同事,两人隔着一条马路高声呼喝着对方的名字,赶紧走到一处。
同事是个三十来岁的西北女人,平时是很泼辣大胆的。她扯了扯围巾露出嘴巴,对李阿姨低声道:“李姐,你还好是去二期送的奶,我也运气好,虽然在一期,但是那几栋楼里的远。你不知道——给出事的那栋送奶的小方,昨天下午还被警察喊去了呢!说是调查情况。”
李阿姨吓了一跳,说:“这怎么回事?不是说那家小孩自己掉下去的么?”
同事说:“警察么,肯定都要问的。小方虽然没啥事,但是也被吓着了呢,今天都说请假了。毕竟是他们家人自己讲的,具体是不是,谁知道呢?你说对不对啊,李姐?”
李阿姨不太赞成:“现在小孩儿都是宝贝,具体怎样,肯定是意外摔下去的呗,不然还能怎样?小孩儿故意跳下去的?”
同事说:“李姐,你不知道现在小孩抑郁症,心理疾病,可多啦。他们家前一天晚上,凌晨三四点,咱们送奶是五点半前都得送到不是?他们家还在吵架呢,别人家可都睡着。你说这事……”
李阿姨扯住同事的袖子,告饶一样:“哎呦,哎呦你可别说了,越想越害怕!我待会儿还要自己送三栋楼呢,你可别再吓我了!我也就一个孩子,我可听不得这事!”
同事瞧瞧李阿姨,闭上了嘴。
李阿姨的工作还是在两天后就收了尾,没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坚持到月底。原因是接下来又得下大雪,加之那边小区的惨案,李阿姨的老公跟女儿都反对她凌晨三点多出门去做这苦力。她老公这样劝她:“你们那边送奶的小同事,都被叫去问情况了,自己还吓得半死,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呢!闺女一年到底也不少工资,家里又不是艰难到需要去赚这辛苦钱,咱们何必呢?还下着大雪!”
李阿姨也觉得恐慌,当天就跟上面的奶站打了电话。对方很理解,顺势跟李阿姨结算了工钱,划掉了未来几天的考勤。李阿姨老老实实在家待了一个多月,觉得实在无聊,女儿就去找朋友给她抱来只猫,在家养着玩儿。
抱来的猫是只雪白的狮子猫,眼睛是碧蓝的,李阿姨特别喜欢那双眼睛。李阿姨的老公下班回家逗猫玩,猫咪调皮,往窗户上跳;李阿姨两口子吓得不轻,赶紧去查看窗户的锁扣是否牢靠。
李阿姨抱着圆乎乎的小猫,又想起前些日子那高层小区的事。她想起自己还有之前同事的微信,就给那热情多话的西北女人发了消息打探。那女人确实亲热八卦,一五一十地就对李阿姨讲了,说是确实那家孩子是意外坠楼,只是前面跟父母早已吵过多次,孩子父母对他偶尔打骂,甚至装了摄像头偷窥孩子的房间——也是这摄像头洗脱了父母的嫌疑,因为是孩子自己时常开窗透气,甚至有时会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至于那天,不过是白天孩子自己开了窗,晚上下雪才将窗户拉回了一半。本来高层的窗户都有些要求,开不了太大,以防住户坠落的;但是初三的男孩子还没拔节,学习又苦,瘦瘦小小的,自然是一下就摔出去了。
放下手机,李阿姨长长地叹了口气。她想到自己一家,女儿上初三的时候是十五岁,自己跟老公是四十岁——现代人结婚生子都晚些,那对父母大概也有四十出头。这个年纪没了孩子,得是多么痛苦……但是对那孩子呢?为什么都能在孩子的房间装摄像头,却不阻止孩子自己开窗户探出去半个身子来?
玄关响起开锁的声音。小猫从李阿姨的老公怀里跳下来,欢欢喜喜地扑到门口——是李阿姨的女儿今天早早下了班。女儿边脱外套边说,今天下大雪,客户也说不去看了,就喊了同事帮忙带了自己一程,提前跑回来了。路过什么地方,听到有些送葬队伍里的吹拉弹唱的声音,好听是好听,就是有点渗人。
李阿姨没搭话,倒是她的老公问:“怎么还有唱的?”
女儿说:“像是念什么的,那种拉长的调子。今天可还下大雪呢,也苦了他们。”
李阿姨摸摸圆乎乎的小猫,心想,生老病死,怎么都得有唱歌奏乐的需要呢?哪怕是下大雪,出殡也不得耽误。还真是麻烦!
用第三方的视角说了一个家庭惨案,感觉对比还挺强烈的,李阿姨家关系比较和睦,另一家只用了只言片语去描绘,不过感觉也能想象到画面,感觉有挺多明显的对比,李阿姨的女儿和摔死的小孩家庭情况的对比,提前收了工的李阿姨和大雪天仍然出殡的对比,我还蛮喜欢的,因为特别有生活气息,讲起别人家八卦是虽然有点在意但跟说故事一样稍微有些漫不经心的感觉很真实,不过装监控结果没有管小孩开窗探身子是感觉还挺奇怪的,虽然知道应该是想表达只关系孩子学习,不太关心孩子身体健康,但控制欲都强到装摄像头了也没管这个,有种微妙的矛盾,但无伤大雅,感觉很有生活气息,喜欢。
我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事的想法的,关于一些生活片段的描写也很生动,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平淡的风格的,但还是会觉得这个故事缺少能够打动人心的记忆点。
尽管我能理解作者太太是想用李阿姨家成员彼此间的互相关心来与跳楼这家的各种行为做对比,但感觉每一个对比写的都很潜很平淡,都只是停留在两个家庭彼此间如何相处的层面,剩下的就全靠读者联想了。这样相对比较浅层的表达对于不太能理解“家庭环境会塑造家庭成员精神面貌”这个故事点的人来说,是不太够的。
建议太太可以选择一两个对比点,更深入的描写一下家人的“关心”是如何影响李阿姨一家家庭成员的人生轨迹的,在此基础上与跳楼的一家形成对比,这样故事会更有生命力。
首先感谢评论!
关于坠楼的案例,其实是发生在我现实一位做老师的朋友身边的真实案件,她教过的一名初三学生某天晚上跳楼身亡。关于父母和窗户的描述其实都是真实的,我起初听到也觉得矛盾且毛骨悚然。那名学生是自己打开窗户跳楼轻生,并非意外,因此在我的改编下显得不太合理。可能在我心里希望是意外而非主观吧。
暮夜提到的问题我在交作业之后也反思过,因为踩死线和其他一些现实原因,我写得很潦草,只觉得一气呵成,没有关注细节,当然因为死线也没时间去进行修改。事实证明文字还是需要精进hh
感谢评论!
啊其实我的想法是用和睦温馨的李阿姨一家平淡的旁观者视角去描述一个真实的悲剧,但是因为我表达有问题,太习惯用缺乏感情的基调去描述过程,整个故事就显得很单薄冷漠,比较乏味【挠头】可能跟读者的实际观感差别很大?
我倒是真没想到是用两个家庭之间作对比,着重描写李阿姨一家,本意是想突出普通家庭对这宗惨剧的八卦心态和无形之中受其影响而不自知的状态。还是因为踩死线所以敷衍了很多,没有将这篇文字进行一个比较理想的修正。
陵子的文字还是那么平淡真实,很有生活气息!感受到是想从旁观的视角去描述这样一件家庭悲剧。说实话每年都会传来各种学生跳楼的新闻x 我自己考试的那几年也是,家人特别紧张,因为这种类似的亲身经历,所以特别共情李阿姨的“胡思乱想”,中间觉得又朴实又真实,我好喜欢!
感谢喜欢w
对我而言应该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更轻松点【挠头】能传达到想要表示的暗示感到很开心!再次感谢阿千的评论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