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侍仙 </p><p>钧窑匠人张,善作器,为上礼,无不夸赞。一日伏案小憩,忽闻细声唤之,见案上有小匠人若干,高寸许,衣冠整洁,持细小器具,推小车,车上满载。 </p><p>其中有一人容貌似友,呼张名,谓娘娘召人上工,请同去。 </p><p>张遂行,愈行觉其身愈小,外物愈大,然同行人皆谈笑如常,无人惊怪。 </p><p>后至一地,云雾缭绕,头顶有光,满地琉璃瓦,浑圆饱满,晶莹剔透,色有红、绛、朱、赤、丹不等。 </p><p>张为此地匠人艺骇然,此等琉璃能得一二已属不易,况举目之地,片片相同,别无二致,可见其作器之技至奇!神乎其技! </p><p>但见瓦上蒙尘,光芒不显,有数百先至者跪地拭瓦,张与同行人亦加入其中。虽瓦多,工者亦众,不多时,片片琉璃露其本色,霞光万彩,美不胜收。 </p><p>张欣然赏之,与友道,此地华美远胜极乐七宝池,娘娘居此有福焉。 </p><p>友道,非居所。 </p><p>遂引其登高至顶,俯视群匠微若虫蚁,举目见云中有一卧仙,庞然大物,面容模糊远不能视,仙躯入雾若隐若现,腰下生鱼尾,尾上有鳞,若红宝,莹莹发光。 </p><p>张、友适才所在即其尾也。 </p><p>—————————————— </p><p> </p><p>福缘 </p><p>女吏白儿茶,赴任前投店,夜醒,闻暗处有数人对谈。 </p><p>一人道,镇中任节行商离家二年有余,家中唯有母女二人,任女一月前突发心疾已耗尽家财,其母日夜以泪洗面,近乎目盲。如今二人命不久了,唯有任节回转,方有转机,可惜他已死在途中了。 </p><p>另一人叹道,我亦闻此事,昨晚我在城隍庙中与肖三爷饮酒,肖三爷与我道,任节接家书后已携财急归,然过连州时撞疫鬼染疾,死前又托同乡杨廉送书信银钱归家。但杨廉过阳山不幸遇盗,虽勉力夺回受托之物,但亦重伤不治,亡于道中,物落阳山。后过十数日,陈石奔丧路过,见杨廉曝尸荒野,心有不忍遂埋之,自尸身上拾得此物,但见留书时日甚久,恐治丧误时,竟未归家反倒往镇上来了。昨日陈石到镇上,恰逢数十人斗殴,有人因此身亡,衙役赶至后把在场的一同下了大狱,陈石也在其中。那包裹遗落在这,虽距离任家只有数里,但她们命中注定得不到这笔钱了。 </p><p>前面对话的那人道,对极,救命之财过数人手却仍不能得,任家母女实在是福缘淡薄。 </p><p>有第三人出声道,非是如此,你等没听闻过晋陶公之事?陶公亦是临危受托虽遇多难仍事毕也,且其一生问心无愧,往往行事皆是如此,受助者良多。难道那受助者个个福缘深厚么,哪有如此多命好的人呢?以我之见,福缘深厚的人是陶公啊。因世道如磨,人投身其中如同稻谷,善人更是容易落入磨洞中去。要不是陶公福缘深厚又如何经得起这样的磋磨? </p><p>二人道,即使如你所言,现在又哪里去找陶公这样的人为任家母女送财呢? </p><p>三人默然,此时白儿茶出言问道,任节遗物何在? </p><p>一人道,在此店东墙柴垛中。 </p><p>白儿茶又问,我福缘如何? </p><p>第三人视之道:厚有三尺。 </p><p>白儿茶道:我来送这最后一程。 </p><p>次日,白儿茶果在墙根下找到了一包银子及书信,遂送至任氏母女,又往府衙与官人澄清,放陈石归家。后到店中,一切如此,不复见夜谈之人,店家亦道夜间投店唯白儿茶一人。那三人所言福缘之事,白儿茶至今难辨真伪。 </p>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
鱼诓人擦鳞片啊啊啊啊啊!福缘的说法真有趣……
侍仙此篇好奇幻,仰瞻鱼仙只怕如涅槃佛之姿wwww
因世道如磨,人投身其中如同稻谷,善人更是容易落入磨洞中去。(频频点头)
骗人搓澡……不给工钱!鱼坏!
三尺福缘的白大人,看来怎么也得蹭蹭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