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29 【乌鸦】他

阅览数:
79
评分数:
0
总分:
0
举报

作者:【十一招】三个刀   

评论:随意   

王先生不喜欢乌鸦,倒不是因为那喑哑的叫声或食腐的习性,单纯就是一点。   

他不喜欢颜色。   

是的,他是个怪人。住在最为阴暗、偏僻的乡下,房子周围只有些怪异的树木——它们不长叶子,一年四季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是尽可能夸张地伸展着枝条,形成一种扭曲的图像。那地方似乎没有晴天,一年四季都被厚重的阴云笼罩着,或者说,即便阳光能穿透云层的阻碍,却也只能在更为厚重的墙壁与窗帘前止步不前。房子笼罩着灰白色的雾气,王先生就住在那,屋子里也是一样,所有家具都是由他亲手打造的,原料就是那些灰白色的怪异树木。唯一的电器是一台年代感很强的老旧电视机,在我前去拜访时,它偶尔会开着,灰白相间的屏幕上能大概看清几个人影,只是声音却被更为巨大的刺耳电流所取代。   

我偶然听说到了王先生,在一次酒吧聚会的闲谈上。醉汉们夸耀着自己的过往,试图显露出一些过人之处。王先生就是他们的谈资,被称为“阴郁的疯子”。   

“我讨厌那些彩色的鸟,尤其是乌鸦。”   

他说这话时,眼睛是微闭着的,双手摊开,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超然的状态。下一刻,他喘两口粗气,以极其愤怒的神态冲着窗外大喊。   

“滚开,你们这些肮脏的东西!”   

紧随其后的是扇动翅膀的声音,一大群乌鸦飞向天际。   

“总是这样,总是这样……”他嘟囔着,之后似乎还有几个字,但我确实没听清,总之不会是什么好词,从他那阴鸷的神情上就看得出来。那时我只当他是个疯子,应和着点点头。   

“是啊,我也不喜欢乌鸦。”   

我费了好大力气才让他愿意和我交谈,这鬼地方的路我已经能闭着眼走下来了。我是个穷困潦倒的小说家,靠给花边新闻和地方小报投一些故弄玄虚的文章过活。只是近期却忽然没了灵感。我已经山穷水尽了,迫切地需要在文字间扒出下一口饭,只能将目光投到这怪奇的人身上。   

“记住我们的交易,我告诉你我的过去。你也要告诉我你的过去,有关乌鸦的过去。”   

我继续点头,还偏得装出一副尊重他的模样。   

“我的家,就在这个小镇上。哦,就是这里,你现在脚踩的地方。那时这还住着许多人,旁边那些废弃的屋子就是他们的。现在只剩我了。我的父亲是个疯子,从我出生开始,始终躲在屋子里,不去工作,不去见人。他喜欢养鸟,屋子里是各种彩色的鸟类,那时没有乌鸦。我的母亲离开了,据说是和哪个男人跑了,我不记得她的样子了。好在我的父亲没有任何恶习,靠着一些存款,我们还能生存。”   

故事刚开了个头,忽然他话锋一转。   

“该你了。讲一段你的故事,我会继续说下去。”   

该死,这个家伙,那双浑浊暗淡的眼神里此刻却闪着精光。我早该料到,他是疯子,不是傻子。可恶,我哪有什么有关乌鸦的过去,都是说出来骗他的!   

我搜肠刮肚一阵,往日的油嘴滑舌却在此刻没了作用,我想着,就在他表现出不耐烦之时,忽然有灵光闪过。   

“我的故事很简单,我小时候没有父母,在一家孤儿院里长大。孤儿院的管理者,那些该死的蛀虫对我们很差,孩子们总是吃不饱饭,每天晚上饿到睡不着觉。那时候,孤儿院建在一片树林里,再旁边是墓地,天上总会有乌鸦飞过。那些令人作呕的,吃腐肉的鸟。”   

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接下来的故事我还没想好。   

“该你了。”   

“后来,镇子上建了工厂,就在河流的上游。我不记得那是什么工厂,不过做的一定是些恶心的勾当。每天晚上,他们会偷偷向河流里排放垃圾,污染水源。我父亲养的鸟都死了,那些彩色的羽毛在空中乱飞,后来,镇民们一起抗议,但是工厂依然在那。直到有一天,河流里飘起了我父亲的尸体。”   

他没再说话,只是平静地盯着我,我知道他的意思。   

“我们没有吃的,就只能四处寻找吃的。但院长几乎不打卡孤儿的大门,院里很快什么都没有了,就连最后一根草也被我们拔了出来。后来,聪明的大孩子偷偷拆下院长的皮筋,虽然那次我们几乎要被打死……但没关系,我们有了弹弓,可以打乌鸦来吃了。”   

“不。你要说完。”   

“什么!”我几乎要暴起,怒视着他,对峙良久后,他依然是那幅平静的模样。最后我只能叹一口气。   

“我会留下最后的结局的。这是我的底线。”   

“可以。”他说。   

“我们捡起石子,打下了许多乌鸦。真开心呐,那简直是我那段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只是不能生火,不然会被院长发现的,于是我们就生吃着乌鸦。一只又一只,多好吃啊,后来所有的乌鸦都没我们吃光了,我们甚至连那些带血的羽毛也没放过。但我们还是很饿,饿极了,有一天晚上,吃乌鸦最多的孩子忽然开始大叫,他的身上开始长出羽毛,逐渐成为了一只大乌鸦……不能被院长发现了,不然她一定会知道是我们偷走了皮筋,同时,我们太饿了。于是我们吃了他。”   

“到你了。”我说。   

“我的父亲死了,他们带着他的尸体,终于关停了工厂。工厂消失了,他们也慢慢走了。只留下我自己,这只留下我自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忽然,他爆发出一阵癫狂的笑声,在那翻滚着的声浪之中,周围的一切开始抽搐,溶解……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跑,快跑,跑的越远越好……我逃离了那所笼罩着灰白色雾气的大房子,远离了那片怪异的树木,可笑声依旧如影随形,它始终跟随着我,扎根在我的脑子里。最后时刻,我短暂地回头,见那窗户旁边站立着一个,不!那是……   

后来,我找到了当初的新闻报道。那似乎并不是工厂的过错,其负责人已用全套证书证明了工厂本身的低污染性。只是镇民们依旧不依不饶……那个死人,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但尸体至少是在工厂下游飘起来的,镇民们拿着他的尸体,终于要到了一笔赔偿款。工厂也就此关停。   

我不想对此事做出任何评价,只是,我总能听到那癫狂的笑声——就算堵上耳朵,或是用再大的噪音掩盖,它总是那么清晰,自始至终。   

我想,大概是我欠他一个故事结局的缘故。   

其实剧情我已经想好了,早就想好了,就在他讲完故事的那一刻。   

“后来,我也能看见那些长着彩色羽毛的鸟了。”   

   

  

 

  • 米琪雅 :

    看到讨厌颜色我脑中就跳出回春丹唱“五彩斑斓的黑”……说到故事本身,双线叙述讲故事的形式很有意思,但是最后收尾让我感觉很草率,两个重要角色其实可以让形象做得更深入一点,比方说“我”的故事里他一开始承诺我讲的部分绝对是真的,那么逐渐深入之后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比起养了很多鸟的父亲被工厂毒死的故事,“我”的故事反而更怪诞更癫狂,这种微妙的反差感是让人很期待后续进展的,然后突然!这个故事就终结了,让我觉得滋味很缺憾……

    2024/05/05 00:16:53 回复
  • 三个刀 : 回复 米琪雅:

    啊,这篇文章结尾主要是想暗示“我”和“王先生”是一个人,整个故事可以理解为精神分裂这个样子。因为彩色乌鸦这里本身就是一个特异点,王先生和我都有这种特质,这里是第一个暗示点;另外就是两个故事,其实它们单论情节没有冲突,全部拼在一起,王先生的在前,我的在后,能拼出一段完整的童年经历,王先生说小时候父亲养的彩色的鸟里没有乌鸦,暗示那个时候他还没“发疯”(把乌鸦看成彩色),真正的发疯是在孤儿院里,我的故事是带有强烈奇幻色彩的,吃了乌鸦的孩子长出了羽毛,被大家分食,而后我能看见乌鸦了,这里想暗示的就是我们因为饥饿吃了同伴然后发了疯;最初对于王先生异常的描写以及最后的逃离想凸出一种传奇感,或者说虚假感,由此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或者说事件的真假。我认为自己讲的故事是真假参半的也可以理解为我把分食同类那段痛苦隐藏起来了,只有在王先生,或者说“我内心的另一种力量”的逼迫下,勉强被想起,然而也不愿意承认。所以整个故事大概可以看成一个精神病在诉说自己的过往(迫真)

    因为写这篇的时候我限制了时间,事后也没有修改(就是想做一个高压训练),所以整个故事挺粗糙的(鞠躬,道歉)。十分感谢你的评论!!!我想以后这种类型的故事我可能要多注重显而不是隐了(这种手法的也是第一次尝试……)比如最后那里,我向房子的一瞥。我犹豫了好久要不要写窗边站着一只巨大的乌鸦。写王先生变成了乌鸦

    2024/05/07 21:24:21 回复
  • 三个刀 : 回复 三个刀:

    啊啊啊上一条没写完不小心点到评论了。以及还有就是不写我从“酒馆”里听说到了王先生,只说我“不知道怎么获知了他的信息,具体过程也忘记了”。总之还是有很多可以进步的地方的,再感谢评论了

    2024/05/07 21:27:37 回复
  • 三个刀 : 回复 三个刀:

    啊啊啊上一条没写完不小心点到评论了。以及还有就是不写我从“酒馆”里听说到了王先生,只说我“不知道怎么获知了他的信息,具体过程也忘记了”。总之还是有很多可以进步的地方的,再感谢评论了

    2024/05/07 21:2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