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十二招】庸某人</p><p>类别:原创</p><p>备注:本篇为中式民俗coc模组《大暮山》的后日谈,本质上是pc的角色故事,涉及很少量的对模组内容的剧透。文名摘自邵雍(宋)的《闲坐吟》。</p><p>mode:笑语</p><p><br></p><p><br></p><p><br></p><p>张喜乐顺利毕业后很快回了老家。</p><p><br></p><p>他是黑龙江人,在湖南呆了四年也没能适应那里的饮食习惯。再加上大幕山里人都快搭进去的旅程,一毕业就回到家乡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决定。</p><p>学民俗明明是为了久病不愈的妹妹……可学来学去最后还不如接手老爸老妈的修车事业。</p><p>他也从未认为自己是精神脆弱的人。</p><p>高考结束后,录取通知书送到镇上来之后,一家人在灯下坐了整晚上,最终决定搬去城里住——你看,人多奇怪?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工人家庭,十里八乡都有名的好心肠,哪怕上更好的地方去也不能说我们要去过好日子啦,非扯一层不落人口舌的好包袱皮子才能走脱。</p><p>其实那个时候妹妹生病也才两年多点,区区两年、足足两年……镇上的老哥哥老姐姐谁不知道这个身世凄苦的女娃娃呢?都说着什么可惜呀心疼呀,嗐你们老张家也别太上火啦!</p><p>既然如此那些晦气的腌臜话是从哪里来的呢,沾点古怪事情就上门来蹭东蹭西的人又是怎么想的呢。</p><p>人前人后处出来的情分也就这样吧。</p><p>张这个嘴的人不能是爸,更不能是妈,那些邻里乡亲的闲话为何而来,人心里揣着的都是明镜儿一把。</p><p>张喜乐从来不会让他爸妈为难。</p><p>唉、孩子上大学了,唉、这不是舍不得孩子辛苦嘛,唉、上城里也好做生意不是,唉、孩子上外地了开销大啊。</p><p>再合适不过的台阶了。</p><p>他就这样一窍不通地在大学捣鼓着学问,如此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p><p><br></p><p>梦里又是死人的脸。</p><p>车窗前,背着背篓的老太太,每一寸褶皱里捏起来的都是惊讶恐惧,惊悸而扭曲——急刹车、嘭。</p><p>一段四十迈车速下不该出现的位移。</p><p>像明明只是一不小心把放在墙边的拖布碰倒,想去扶起来,却见可怜的扫除工具被活生生地抡飞到天花板上。</p><p>灰白搀着黑的头发散了,背篓卡住老人的身体,她不再翻滚,砂石路的乡道路面粗粝,于是老太太被剐得模糊的面孔直直朝向天空。</p><p>倒在地上死掉的却是年轻的寡妇。</p><p>四肢被拉扯、各自朝着不同方向扭曲,肩膀趴伏在地上,脸却抬着、面朝着,没有外伤的流着血的七窍。她惶恐地呛咳不止,又喊又叫却没有声响——张喜乐知道她在求饶。</p><p>我什么都没说啊,我再也不敢了,仙人饶了我吧。</p><p>要死的寡妇干瞪眼,眼皮掀得老高,一双眼珠滴溜溜地转,从两捧源源不断的汪汪血湖里滚下来,漂流小船一样湿漉漉忽悠悠地流淌到头发上去。</p><p>原来是被拖着倒吊起来了,散花一样的鲜血就这样在他脸前飞流而下。</p><p>张喜乐在梦里低下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手。空无一物,却留着不该这么清晰的过度施力而留下的幻重。</p><p>寡妇是在他手底下被拽走的,手心底下,就在前一秒他还压着女人的脖子笑嘻嘻威胁,想着套完了话就弄死她。</p><p>果然还是醒来吧。</p><p>年轻人睁开眼睛,像从一场长达八小时的昏迷中恢复神志。</p><p><br></p><p>叮铃铃铃,座机响,张喜乐刷着碗,听他家老头把电话接起来:“喂,小花儿啊……噢!哎呦,我以为自己家人儿呢!老张汽车家电维修,家里啥东西不好使啦?”</p><p>小花是张白熙的小名……哦,他妹妹在他不搁家的几年里改了名字,现在人家叫张岳宁。要叫他这个当哥哥的说,他奶奶的,这哪是小姑娘的名字啊?好悬还不如叫张胜男呢!</p><p>他家的名字原本是按族谱排的,反正是老祖宗口口相传,男的走“福禄寿喜财”,女的走“青赤黄白黑”,五福五色,讨个彩头,到他这一辈儿是第四代了。不过张喜乐觉得不顶啥用,家里人也不把族谱当回事,纯粹图一个起名时省点脑筋。</p><p>不过吧,给妹妹改名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人那算命先生说的,孩子八字轻,得找法子压一压。</p><p>啪就找了个起名先生。</p><p>改名之后爸妈还特意回镇上,寻了座岁数赶上他曾姥姥大的石头桥,小花就这样认了干妈。</p><p>反正自己家人都是叫小名,也没差。莫名其妙又错过一次家里人的人生阶段的张喜乐弯下腰,把水槽子里的杂碎三两下捞出来,甩进垃圾桶,冲了冲手。</p><p>“乐乐,找你的电话!一个男同学的!”</p><p>爸用他爷俩一脉相承的大嗓门喊。</p><p><br></p><p>来电话的人是杨子明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子明儿是个心顶顶好的讲究人,规矩多是真的多,注意细节是真的注意细节。不过好歹一块住了四年宿舍,张喜乐咋也适应了——说到底,他也经常是杨子明严选的受益者之一,那么相对而言,把宿舍环境调整到少爷脾气能容忍的红线里,也算是张喜乐的礼尚往来。</p><p>干家务还不是手拿把掐。</p><p>几个月没听到江苏爷们儿轻缓舒柔的调调,张喜乐恍惚间感到一股怀念涌上心头:“子明儿?你咋找着我的?嗐,扯那个干啥,我估计咱几个人你应该都联系上了吧?”</p><p>他确实不该问这个问题。不论是再多聊聊还是警惕信息泄露,以他们的交情来说,这不算可以拿来闲话的家常。</p><p>杨子明念旧,或者说,越是时间渐长,他就会越怀念那沉浸在爱好中的自由四年,于是作为载体的大学生涯、以及参与到这份回忆中的人们,也就成为少爷怀念的一部分。</p><p>话题就一定会落到当年的五人组身上。</p><p>或者说六人。</p><p>继了解到元礼仍是铁腕打工人、迟非晚顺利毕业如今还在寻找联系、而何必出国深造后,张喜乐极其震惊地从杨子明口中得知:当年陪他们上刀山下火海、但其实是那段奇幻冒险的始作俑者的、他们毕了业就马上辞职的导师,现在竟然在杨子明的公司里上班。</p><p>等会儿噢,子明儿开公司,这不奇怪的,但是导师这骚操作?真不怕闪了腰吗?</p><p>张喜乐手指头捋着电话线圈,垂下眼睛溜号。</p><p><br></p><p>听说何必出国后,张喜乐当即就向杨子明要了她的电话号,他被噩梦困扰到心累,或许还在这条路上的、一同直面那场死亡的这个人能帮他的忙。</p><p>因为实在是直面得太过清楚,情况甚至不需要多说。</p><p>会做噩梦也不奇怪吧?说到底他那天到底是怎么回到自己屋里的也完全没印象啊。</p><p>只是在电话里能把话学得多清楚吗?这件事也显然不是一通电话就能解决的。于是张喜乐只准备买面额三十的IP电话卡,讲二十分钟足够了:国际长途一分钟要十二块钱,但这个月他家铺子只赚了六百多,扣掉饭钱药钱门脸钱,剩下的都是学杂费——甚至不够,他还得动上个月攒下来的过桥钱。</p><p>然后没几天他就收到了杨子明发给他的挂号信,签收了一看是啥东西呢?IP电话卡,三十、五十、一百的额度,一样一张。此外只附着一张短小的纸条,像匆忙在哪里撕下,笔触急躁却体面。</p><p>体面又有分寸的杨子明只是提议,希望来年咱们可以进行一场聚会。</p><p><br></p><p>“……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呢。”</p><p>何必的声音隔着通讯显得相当冷硬,电波滤除了她的气息,那话语听起来仍是理性又自持的她会讲出来的内容,张喜乐却隐约觉察到,在刚刚的对话里,他似乎触了相当大的雷。</p><p>啊、何必和我不一样来着。</p><p>她是极坚韧的、极果决的一类人啊。</p><p>如果夏日的蝉鸣绵延到烦躁的程度的话,她会毫不犹豫地、将那些活着只为留下后代去死的琐碎虫子除去吧。</p><p>“嗐,总觉得我的胆子被小何必你衬得不丁点儿大了,还怪丢人的哈哈。”</p><p>虽说是在向朋友陈述自己的噩梦,事实上、这通电话反而是把那件事又剖开,又扯出来。</p><p>“说什么胆子大小啊乐哥。”</p><p>女孩儿轻声说,含着些意味不明的笑意,电磁波打散又重聚,声音震动在耳朵里,像那话语毫无深意。</p><p>该让它死掉的。</p><p>该让她死掉的。</p><p>寡妇的脸又一次溢满了温热的血。</p><p><br></p><p>大幕山之行,终究给他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无法除去的淤痕。</p><p>导师辞职改行,杨子明产生了解不开的伙伴情节,元礼直接忌口,迟非晚再也当不成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何必更是在学术的路上一路狂奔。而张喜乐本人,除了不时刷一下存在感的噩梦外,还发现自己产生了某种应激症状。</p><p>他无法忍受任何手中原本持握的东西被毫无预兆地抽走,一旦如此他必定浑身失力、神志昏沉,然后眼睛一翻脑子一砸就晕过去。</p><p>这是大学生应该经历的事情吗?</p><p>这是民俗学的殊途同归吗?</p><p>这是事情本当成为的模样吗?</p><p><br></p><p>这拼搏其实是无所谓的吧?</p><p><br></p><p>—Fi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