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3[流亡]虎女

阅览数:
53
评分数:
0
总分:
0
举报

<p>作者:德蔚</p><p>mode:随意</p><p>备注:两个人巧遇,于是各自讲了个故事。</p><p>大雨顺着残庙粗瓦滚落而下,树海在夜色中泛起波涛,沙沙地和着雷鸣。</p><p>“好急的雨,一时怕是回不去了。”雨滴从悟持光光的脑瓜上滑落下来,他将背篓卸下,抬手擦了擦光头上的雨滴,又拧了拧溅湿的裤腿。</p><p>悟持叹了口气,“可惜柴火淋湿了大半,回去又要被责难了。”他把背篓上层的柴火倒在地上,仔仔细细地挑了起来。一根,两根,这一把,那一把……只是拣选过后,从雨中幸存的已少之又少。咕噜噜,他一把搂起地面剩下的干柴,放回到柴篓里,枯枝嘎吱嘎吱地堆叠在一起。</p><p>忽然,殿外也传来嘎吱嘎吱的脚步声,重重地踏在地上,却迈得很急。悟持不敢动弹,轻轻往下一蹲,缩在背篓旁。小沙弥从竹筐后探出半个脑袋,屏住呼吸,“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别第一次独自上山,就碰见什么豺狼虎豹的……”</p><p>脚步声越靠越近,半破的木门被推得吱吱作响,然后是一只白净的手从门隙间探出来。“是人啊。”悟持叹了口气。</p><p>须臾又侧身闪进一个穿着黑衣的身影,雨帽遮住大半张脸,雨水从雨帽上斜斜滚落,掉在积满灰尘的地砖上。悟持仰头看向来人,屋外电闪雷鸣,光亮恰巧忽明忽暗地透入室内,一道利落的身形,他看不清面容。</p><p>“小师父,叨扰了。”来人似乎一眼就看见了躲在竹筐后的悟持,站定后有礼地拱手。声音低沉,却听得出是个女子。</p><p>竟是一位女子,悟持连忙起身,回礼道:“无妨无妨,突降大雨,也唯有此处可以避一避。”</p><p>“只是施主冒雨而来,定要修整一番。小僧在殿内恐多有不便,暂且先到檐下一避。”说罢,悟持微微欠身,正要向殿外走去。</p><p>“且慢。”来人示意性地举起左手,“我本与爱犬一同出游,正要归家时遭逢大雨。爱犬性子胆小,见不得生人。”</p><p>“是小狗吗?”悟持不禁问了一句。</p><p>似乎是听见二人的对话,它猛地抖了抖毛发上的水,扒拉着木门。尚未合上的木门处露出大半个被淋湿的身体。毛发被雨水打湿,变成一簇簇的,像刺猬。</p><p>只是一对兽眼微微泛着绿光,嘴里低低地咆哮着。好凶,悟持暗自抽了口气。</p><p>“别怕,它就是对外好虚张声势,所以不得不管着。”</p><p>“小僧削发前也曾养过一只狗,很能理解施主的心意。”</p><p>悟持点点头,“这雨一时半会可能也停不了,施主不如寻个地方坐坐,歇一歇……”,话到嘴边又打住了,这残庙早已是空空荡荡,除了案上置有一樽宝相庄严的佛像,也就只余地上不知累了多少灰的拜垫。</p><p>女子噗呲笑了起来,把身后的门合上,“既然如此,那我听你的。只是倒也没处坐,我也坐地上就好。”</p><p>“这样怎好…施主怎好……”貌似“老成”的小沙弥终究破了功,红了脸。怎么好叫别家小姐大喇喇地坐地上,悟持尴尬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p><p>“你也养过狗吗?”女子打断了悟持尴尬的思绪。</p><p>“嗯嗯,不过这已经是剃度前的事了。”悟持盘起腿,用手撑住下巴,仰头看向偶尔有雨滴掉落的房梁。水珠从破瓦上滚过,顺着木头的纹理汇成一点大水珠,然后啪嗒掉在地上。</p><p>“小黄是我从小养大的,后来收成不好,大家实在没有东西吃,就吃掉了。”悟持用手指绞着裤腿的衣边,“唉,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啦,我都差点被吃掉呢,爹娘舍不得,就把我送到住持这里了。”</p><p>他讲的很简单,似乎豁达却话里有冷冷的成熟。可能这也算“成熟”吧,女子接着问,“在这里过得还好吗?”</p><p>“现在能吃上饭了!”悟持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p><p>“施主出游怎么会选在此处,也没个仆从伴着。”悟持挠了挠头,笨嘴拙舌地把话题回复到最初,“小僧平日也是跟着师兄来过几次,今日倒是第一次自己来。”</p><p>悟持叹了口气,“深山老林,最是怕碰到什么豺狼虎豹的,大家说师兄就是来拾柴被豺狼吃掉的。”</p><p>“这么说来,你怎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p><p>“怕是怕啦,不过我觉得这山里应该没有豺狼吧。”悟持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我一直觉得师兄是自己跑掉的。”</p><p>“哦?怎么说?”女子来了兴致,好奇地问。</p><p>“因为我之前跟着师兄来,好多次了都没有遇见过,而且我觉得师兄早就想跑了……”悟持语气有点激动,“先前寺里丢过几次香油,住持曾来问过我几次,我都不敢说。”</p><p>“其实,我觉得是师兄偷的。那段时间上山时,他都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些好吃的。”悟持说,“他对我是真好,常分我一点,只是大多沾了荤腥,我不能吃。”</p><p>“那他怎么吃了?”</p><p>“他沾了荤腥,又偷摸了寺里供奉用的香油,他心里早就没有佛了。”悟持顿了顿,继续说,“后来某天早上他就消失不见了,连带着平日里他用的背篓,所以大家说他可能是拾柴被野兽吃掉了。”</p><p>“可能是吧,不过他的佛心可能更早一步,已经被啃食掉了。”这个少年似乎又老成了起来,长期浸润在经义里的大脑复苏了,“唉,不过我还是希望他活着,人活着就好。”</p><p>荒庙又陷入了沉静,雨滴轻敲着屋檐,淅淅沥沥,雨好像小了。女子幽幽地开口道,“倒不见得深山里才有豺狼虎豹,我曾听过一件奇事。”</p><p>“是什么?”好奇又从那颗年轻的心流淌出来。</p><p>“据说蓟县县令家有一女,颇有才学。某年科考,崔生行经蓟县,暂住在仁义馆。此女因着雨大而在仁义馆歇脚,恰碰见了吃饭仍在苦读的崔生。”女子淡淡地描述着这一场“邂逅”,“她见崔生正口中喃喃念到什么'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便上前去搭话。”</p><p>“然后便是情投意合,私定终身?”悟持猜测地接续着说。</p><p>女子轻笑道:“大家都是这么说的,一个寻郎婿,一个盼伯乐,自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相谈甚欢,然后和和美美地在一起了。”</p><p>“听起来是个很美好的故事呀,那豺狼虎豹在哪呢?”</p><p>“话是这么说,只是待崔生中举,中举后又是历考不得意,最终在吏部大选里熬出头新官上任,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p><p>“二人相互扶持,历经困难,终于时来运转,也是很好。”悟持点点头。</p><p>“可能是吧,此女心知丈夫不易,便生儿育女,打理家宅,丈夫也不负所望,一心科考,终于柳暗花明。”女子逐渐压低了声音,“只是,当二人携子上任,途中又经过那仁义馆。”</p><p>“仁义馆早已改换了门庭,成了私宅小院。崔生和女子就站在小院外的矮墙旁,追忆起往昔。”女子缓缓道来,模仿着故事中男女对话的语调。</p><p>“那崔生见小院探出一枝红梅,便顺手折下,对妻子笑着说:'这就是你我初遇的地方啊。'此女也笑着说:'也不知此处现在是何许人家,我们途径此地,也可拜会一二。'”</p><p>“恰巧主人正在宅内,听闻此等故事便招呼一家子暂住一晚。”女子一边说着,一边叹气道,“只是次日便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了。”</p><p>“怎么回事?”悟持身子前倾,紧张地睁大了眼睛。</p><p>“不知怎的,第二天主人遣奴仆去叫一家子用膳,推门只见遍地鲜血,崔生和小儿的衣物被撕扯地支离破碎,那女子则是不知所踪。崔生的到任文书被展开置于案上,上面有着带血的爪印。”</p><p>“大家说,那大小得是只老虎。”</p><p>悟持倒吸了口凉气,“真是骇人,市井之中竟然有只老虎入室伤人。唉只是可叹,不知那女子结局。”</p><p>殿内亮了几分,许是雨停了,女子站起身推开了门,“常言道,宁睡荒坟,不住破庙。虽说到哪都可能有豺狼虎豹,不过这种荒僻之地,倒是极有可能有的,小师傅以后可要当心啊。”</p><p>“走了。”女子利落地迈出了门,那只毛色灰白的大狗嗖地一下冲了出去,一人一狗就这样往山林里去了。</p><p>外面的阳光射了进来,悟持揉了揉眼睛,“唉?是我看错了吗,她是狠狠踢了那狗几脚吗?”</p>

发布时间:2025/06/30 18:35:50

2025/06/30 Literary Prison 【243】平常心/鸡肋/无名指/流亡
0
  • 烟落 :

    两个故事还挺个性分明的。悟持讲的是自己的成长和苦难,家乡的饥荒、亲情的无奈、寺庙里的善恶。他年纪虽小,却早早学会了接受和体谅,看似平淡,心里其实什么都明白。女子的故事则像志怪也像寓言,讲的是人性的不可捉摸。一个才女和举子,表面温情,最后却藏着野性和危险。她或许是想说人心比山林更有豺狼虎豹,她自己也像那个“虎女”,外表温和,内里也许藏着谁都不曾看见的一面。感觉读来是两种人生经验的对话:悟持讲的是“活着就好”的善良,女子则讲“人心难测”的复杂。

    2025/07/01 00:29:04 回复
  • 言者 :

    有点戛然而止的故事,因为一场暴雨而相遇的两个人,一如女子故事中厮守却不得善终的夫妻,硬要说有什么联系的话可能会发散到小和尚是女子丈夫转世之类的。标题说是虎女,又带着一条狗,或许组合起来便是豺狼虎豹?也或许仅仅是指故事里袭击了丈夫和孩子的女人是老虎所化。饥荒年间被收留的幼童,失了佛心的师兄,在袭击中消失的女子,带着一丝志怪的奇诡在这片雨里交织,每一个故事似乎都有些深意,又差着一些联系。就当只是一些故事吧

    2025/07/01 00:56:37 回复
  • 徳蔚 : 回复 烟落:

    谢谢烟落老师的评论!TT其实自己比较是想说女子就是虎女来着,只是她讲了一个志怪小说题材里的虎女故事,两个人产生关联,其实是女子赶走了山中的狼,保护了小和尚,感觉后面这一层我体现的不是很好,还得再改改!非常非常感谢TT

    2025/07/01 14:12:23 回复
  • 徳蔚 : 回复 言者:

    感谢言者老师的评论!٩(๑^o^๑)۶

    2025/07/01 16:53: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