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亡狗 </p><p>有点赶工,甚至还有点写得不知所措了,找机会优化一下。。。 </p><p>———————— </p><p> </p><p>“鸟奋争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若想诞生在世界上,就必须毁掉这个世界。” </p><p>——赫尔曼黑塞《德米安》 </p><p> </p><p>W又搞砸了一次面试。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熟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不善于表达,并且将之归咎于他那不幸的家庭(尽管他本人声称他的生活远算不上不幸)。他毕业三年,至今没有找到一份工作,这显然与他那软塌塌的性格有关。这三年,他先是跟着大学的朋友考研,第二年又跟着家里的朋友考公,最后一年则留给自己四处碰壁。起初,他以为再怎么样也能找到个摇奶茶的工作混混日子,后来才发现,不管哪一种工作岗位,都不缺他这样一个没出过社会的边缘人。后来,我发觉他又像曾经某段时间那样沉默了。 </p><p> </p><p>一天夜里,W给我打了电话,问我有没有时间出来见一面。我们很快在聚会的老地方见了面。他看起来胖了不少,神情也憔悴了许多。我简单问了问他的现状,他呢,则是老生常谈地聊起这样那样没什么意思的琐事。我看得出他很消极,他又开始谈起他那段因为抑郁症休学在家的时光,他说他的一切都完了,在那时候就已经完了。 </p><p> </p><p>我不知道能说什么,只能提起之前他状态好的那段时间。我问他为什么那时候充满热情,满腔热血。W说因为那时候他有信仰。我问他那信仰到哪去了,他说他不知道,他说失败的阴云笼罩着他。我问他他经历过什么失败。他说他经历了别人的失败,他看到了别人的失败,他说他不再盲动,不再有激情,不再读书了。我想对他说读书害了你,但我没有说,因为我又觉得不是他读的那些书害了他。我不得不再陪他回顾了他那短暂又无奈的人生。我希望他能看开些,别把事情都归结到自己头上,但又怕过多安慰他会让他继续颓废下去。 </p><p> </p><p>我说你上次找的那份工作呢,怎么样了。他回答说,因为妈妈的身体原因他把试岗推了。我问他阿姨出什么事了,他说只是被一些琐事气到了,但因为住了院,他也不敢不看着。我不知道他是想要逃避,还是确实放不下他妈妈,我猜两者都是。为什么放弃呢,我问他。他沉默了。我没办法去给他讲些什么道理,他懂得比我多,无论我给什么建议都能找出一个推脱的理由。我讨厌这点,我也不想再忍耐了。 </p><p> </p><p>“你是在糊弄你自己呢。”我对W说,“我清楚你所有的借口,所以我没法给你什么建议,我只能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你说的那些都是狗屁!考研、考公,别说考研考公了,你连上大学都是在被一阵风推着走呢!过日子没人会给你一道一道下命令。你说你有过信仰,可信仰不是放在嘴里说的,是扛在肩上走的!不是读几本书就叫有信仰,你什么时候能把书里的道理用到真正的生活中,而不是用来耍嘴皮子那才叫有用。妈妈的身体是牵挂,可不是你逃避的挡箭牌!真正的孝顺,是让她看到你能站直了走路,能自己挣口饭吃,而不是每次见你,都只能看到一个躲在过去里、连面试都不敢好好准备的窝囊废!你懂的道理比谁都多,可懂再多有什么用?” </p><p> </p><p>W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我。沉默了半晌,他问我,他是否可以离开。我不知道,我回答他,我不知道。那是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等待着面前的男孩作出他自己的决定。 </p><p> </p><p>后来,他把几件常服塞进了行李箱里离开了,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但我知道他没出什么事。我没有再联系他,只是有的时候会看到他的母亲在小区里散步。我几次想要去说些什么,但又好像有什么神秘的力量阻止了我。有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到一只鸟在我头顶上盘旋,远景是一片荒原。我伸手想去抓那只鸟,却捏碎了一颗鸟蛋,蛋里面空无一物。后来我醒了,我坐在一列火车上,不知道火车的目的地,而身旁只有一个空落落的行李箱。 </p><p> </p><p>我没有想清楚该到哪里去,大概是因为没有哪里是我应该去的。我仍在迷茫,去了这样和那样的地方。后来有一天我发现我不再退缩、不再恐惧了。 </p><p> </p><p>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平淡无奇,令人遗憾。W仍然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和结局,但生活还远远没有结束。 </p><p> </p><p> </p><p> </p>
看到最后觉得w实际上就是主角自己,相似的境遇,连缩写也和“我”一样。不过又觉得不重要,因为无论是不是自己,这样的故事发生的次数也会以千万计。这篇几乎没有剧情,只是对谈,但很真诚,总觉得越过角色,作者也经历过类似的茫然,像是恳心之诉。不管如何,祝主角和w一路顺风。
上个月刚看完《在轮下》,非常非常喜欢,于是被这个引言吸引了……唉这篇我也很喜欢,这种年轻的、既轻飘又确凿的痛苦确实非常能打动我,可能是因为有共鸣吧。我完全能理解W那种拖延、逃避、推卸责任,因为坦白来说与正视自己的过错、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也咬牙坚持下去相比,把一切不幸都归咎于世界至少是简单轻松的。我甚至能共情W“因为别人的失败而不再盲动”的心情,既然已经看到了自己所坚持之物的结局,那它好像也不是那么值得坚持……如果不刻意寻找、就不会有什么所谓价值存在,这大概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或许也是W如此迷茫、如此不堪一击的原因: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战斗,所有价值都在他挺身而出捍卫之前就被网络上种种声音先一步解构了。平淡地离开,任由生活继续肆意流淌,或许已经是W最好的结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