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科普:现代企业管理里的一个核心狠招
完整的标题应该叫近现代、当代和未来(?)企业管理里的一个核心狠招。
(其实是很基础的东西啦……估计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过)
用比较文学化的语言来说,就是“把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零件”。用比较学术(?)的话来说,就是尽可能地降低甚至消灭员工的不可替代性。
对执行层和操作层(尤其是操作层)
企业把工作拆分得非常细,细到基层每个人仅负责一个很小很简单的环节,就像工厂流水线那样。新人对简单的任务能很快上手变熟练,要培养能干活的团队就很快了;要是某个人疏忽出问题或者有自己的小算盘想给老板埋雷,也只能操作TA负责的那一小块,一般捅不出什么大篓子(当然在一些特定行业里,一个小环节出的篓子可以是灾难性的,比如精密机械、航空航天这样的)。
而企业的目的不止增效+容错,这么做还会大大降低员工(主要是基层技术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因为每个人分到的环节简单,新人来学也能很快学会,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而对老员工来说这就是坑,要是只会做自己那一块,35+以后很难转型了。
工作细分专门化之后,对企业来说,谁走都没关系,很快就能招到新的牛马来换。新牛马更年轻,往往更卷、身体更好、要的钱更少,也更好忽悠,企业:有什么理由留着老牛马过年?
对决策层和管理层
近年来随着AI和大数据的发展,管理层和决策层的不可替代性也可以用AI、BI来降低(优质算法、高算力在管理和决策上的优势)。
中层管理被取代的风险更大,速度也更快。因为所谓的“扁平化浪潮”——企业为了提升信息垂直传递(自上而下的命令和自下而上的反馈)的效率,就会减少层级,把大量冗余的中层管理者裁撤掉,减少沟通所需的环节。说粗暴点,很多中层管理的工作就是所谓的“苟史工作”——像一些毫无意义、毫无必要的批准环节和传声筒环节等,只会拖慢效率,从事者还不得不假装这份工作的存在是完全合理的。
而决策层要被AI取代目前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人类不可能放弃权力。但也有例子,虽然AI进不了董事会,但AICXO是有的。
另一个对各层级的重要角色都通用的降低不可替代性的手段就是设置AB角,对企业来说,这是“备用零件”。你不干了,咱也不用从外面招个新牛马进来,直接让备用牛马上。
最后说个题外话,关于一人兼职多岗现象。
现在很多企业里的员工“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似乎跟上面提到的“每个人只负责一个细分环节”矛盾了。
实际上,一人兼职多岗是大环境经济不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缩招裁员的时候会出现的普遍情况,并且更多地出现在中小企业(是真的被裁到人手不足,硬撑着罢了),还有大企业中关系户多的部门(关系户闲成猪,其他人忙成狗)。
这种现象在企业细分工作环节、消灭员工不可替代性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操作层员工不可替代性被消灭了,操作层岗位才会如此轻易地被企业塞给兼任的大冤种!),也是会存在的,并且既不利于员工也不利于企业。
按照企业的设计,执行层和操作层的工作依然是分得很细、见首不见尾,所以基层员工一人多岗的时候,这些岗位往往是零散的、负责操作层的细分环节,相互之间没啥联系,比如又要写代码又要写往来邮件又要跑腿盖章又要负责记一部分账,甚至有的啥卵公司业绩不好了还要硬给所有非销售人员塞销售指标,这几个兼着做并不会相互促进,反而会相互影响引起工作混乱。
出现这种现象的企业如果不及时纠正,要么是正在走下坡路,要么迟早会走下坡路,咱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