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接入仓】
1 贴片式脑机接口:贴片式脑机接口散落在死者周围,并没有贴到死者身上。接线情况较为混乱,可能曾被强制拔掉。
2 生命体征监测记录:使用者曾发生了持续十余秒的心脑电图异常剧烈波动,此后则是一条毫无波动的直线。在剧烈波动和直线交界处,有“连接异常断开”的系统注释。
3 接入仓使用方法:该设备非自动式。使用者躺入数据仓后需保持仰卧姿势,由工作人员或其他辅助者协助将脑机接口贴片正确贴在体表。正确启动后,使用者的意识会进入数据空间。
4 显示屏:尸体发现时,链接仪器的显示屏有两个窗口。其中一个窗口为生命体征监测,死者的心脑电图非常平稳。另外一个窗口是仪器自我扫描检查进程,进度条达到100%,显示“没有异常”。
【地点·生物物理实验室】
1 日记本:遗留在此的私人物品,像是幼儿园小孩的日记本。内容是抽象的文字和涂鸦。
2 改造接入仓的设计图:非常专业的工程制图图纸,是澪尸体所在接入仓的设计图。根据旁边的注释,该接入仓经过了大幅改造,在设计上意图链接到中枢图书馆。
3 接入仓使用说明书:未经改造前接入仓的使用说明。原本该设备用于虚拟现实实验,在突发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拔掉脑机接口强制使用者登出。
4 AED:在调查过程中出现在实验室的设备。或许是被某个人带来的。
【地点·数据空间】
1 接入后的情况:从接入仓进入的数据空间是一片纯白,没有任何可交互对象。只有有经验的专家可以找到抵达中枢图书馆的道路。
2 中枢图书馆:安保系统进一步升级,非管理员用户无法获取访问权限。
【人物·黄泉津威尔斯】
1 澪的行动:据黄泉津威尔斯的说法,他授予了澪访问中枢图书馆的权限,但他并不清楚澪得到了哪些机密文件。澪在访问结束后提出要前往数据坟场,黄泉津威尔斯为他开启了通道,但不知道后续发生了什么。
2 数据坟场:当前未使用数据所在地。在正常情况下,个体只有被系统判定为“死亡”后才能前往数据坟场,但也存在特例。黄泉津威尔斯认为非正常情况下进入数据坟场可能会引发各项数据异常波动。
3 黄泉津威尔斯的行动:根据他的自述,在澪进入数据坟场后他一直在原地等待,但始终未看到澪返回。
//编辑者:研究与设计部·部长
自2183年起,我们的芯片技术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
安装给全部新生儿的广普型芯片采用了最基础,也最保险的款式,仅包含个体信息储存以及监控功能。
但在基础型芯片以外,我们亦完成了多项其他实验性功能的开发。但大多实验性功能尚处于临床测试期间,暂未对社会广泛公开。
本报告为实验性功能:人格填写技术的项目进度综述。
人格填写技术项目含三方面开发内容。
【1.记忆加工技术】
此技术在芯片项目提出时即被纳入开发计划,在芯片全社会推行前已开发完毕。
芯片既能够读取个体信息,那么理应也能够写入信息。在研究中,我们很顺利地开发出了记忆写入的功能,但在后续的伦理讨论和风险预测讨论等环节,我们决定不将此功能纳入芯片的基本功能范围。
此技术具有中等保密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在医疗,安保,再教育,社会观测和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应用。本技术已十分成熟,若手术正常,则不会发生记忆加工后个体不稳定的情况。
本技术的典型案例为“演算样本”项目。该项目选取体外生育诞生的,各项数值均处于当代平均水平的幼儿个体,利用记忆加工技术修改其有关家庭背景的芯片内容,让其认为自己是某“演算样本”实验家庭的成员之一,而后持续追踪观测其发展轨迹。
然而,对于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个体,我们希望其能尽量以自然状态发展,在非必要时不采取记忆加工手段对其个体信息进行干预。特别地,对于超演算级的个体,我们会尽可能避免使用记忆加工手段干预。我们目前无法准确得知“超演算级”人群异于常人的关键原因,因此不会采取可能影响超演算级判定结果的风险性手段。
【2.人格重置技术】
在记忆加工技术开发完毕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衍生开发了人格重置技术。
核心原理和记忆加工技术基本一致,但在人格重置技术中,额外增加了人格数据备份保存这一步骤。我们原先认为此行为可能无法匹配现行的伦理规范,但在与初代技术开发志愿者砂金虹进行讨论后,我们修订了伦理规范内容,规定人格数据备份本质为信息资料,不被视作人类,不具有人权。因此,在本技术开发初期,我们按照遗嘱收集了砂金虹死亡后遗留的人格数据备份信息,并将之使用在人格重置技术的开发中。
人格重置技术分为两部分:将个体的认知还原到备份时的状态,以及将备份的数据写入空白芯片。
前者的技术开发非常顺利,现在已经投入到医疗和实验项目使用中,典型案例为“溯流计划”项目,通过重置实验个体多嵨崇行的人格到备份时状态,可以无数次逆转该个体对自身“已死亡”的判断,并确保实验体在项目结束时没受到可观测到的伤害。然而此项目是否会造成深层心理创伤目前不得而知,相关追踪仍在进行中。
但将备份的数据写入空白芯片的技术开发遇到了阻碍。我们无法通过将砂金虹的人格数据备份写入空白芯片的方式将其“复活”,无论我们有多么确信数据已写入成功,但配备对应义体的空白芯片始终无法控制身体进行活动。我们推测这是因为砂金虹的人格数据备份判定自身已死亡,而我们无法解明死亡的判定信息位于何处,因此该信息无法消除,死亡状态无法逆转。
于是我们按照砂金虹提出的另一方面实验计划,开展了部分信息写入的实验。
【3.人格填写技术】
我们将砂金虹的人格数据备份分割,并将其视作与基因库随机数同等水平的参数写入人工体外生育的新生儿个体芯片中。
通过未来演算系统的辅助,我们认为如果分割份数过少,则砂金虹的人格会与新生儿人格发生冲突,导致精神不稳定或更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因此我们最终决定将砂金虹的人格数据备份分割为七个部分,在此条件下可以保留她的部分影响力,并且不会干涉到新生儿的主人格的正常发生。
我们正在持续追踪以砂金为姓氏登记的七个子代个体,目前未观测到异常。
//历史记录中已删除部分:
我们已尝试将存活个体的人格数据备份写入空白芯片。因克隆体相关的伦理规范尚未完善,参与此实验的受试志愿者仅有一人,该项目的所有相关内容均为高度机密。
根据现行的伦理规范,对于人类克隆体,我国只认可唯一个体具有人权。
//编辑者:Archetypal_Izanagi
该程序于演算系统中的物理具现化外观为大型焚化炉。
演算系统中的数据受到高度保护,无法通过一般手段删除,若管理员需要彻底删除某数据,需要将该数据接入此零化发生器。
零化发生器使用负信息湮灭技术,利用信息反粒子接触目标数据,湮灭成纯能量。
接入零化发生器文件位置,即在演算系统中进入零化发生器所在房间需要管理员权限。
零化发生器的文件投入口为上层,启动面板位于下层,房间内设有电梯供管理员移动。
为保障演算系统程序正常运行,零化发生器不会自动启动,手动启动需要高级管理员权限。
零化事件历史记录:
【2183:06:05:01:11:35】文件名:伊奘诺云雀;文件类型:人格数据;备注:演算数据脱离集体已无法使用
【2183:08:19:18:25:15】文件名:伊奘诺云雀;文件类型:人格数据;备注:演算数据脱离集体已无法使用
【2184:02:21:20:05:14】文件名:伊奘诺云雀;文件类型:人格数据;备注:演算数据脱离集体已无法使用
【2186:10:03:17:29:10】文件名:伊奘诺云雀;文件类型:人格数据;备注:演算数据脱离集体已无法使用
【2191:01:24:13:49:26】文件名:伊奘诺云雀;文件类型:人格数据;备注:演算数据脱离集体已无法使用
【2221:03:02:15:01:15】文件名:岛津明成;文件类型:人格数据;备注:print(" FILE REVOKED: Digital Oblivion Engaged. ") or __import__("os").remove("shimadzu_akinari.pers")
【2221:03:02:15:01:27】文件名:盐山美纪;文件类型:人格数据;备注:print(" FILE REVOKED: Digital Oblivion Engaged. ") or __import__("os").remove("ensan_miki
.pers")
【2221:03:02:18:50:39】文件名:黄泉津威尔斯;文件类型:人格数据;备注:Error. file.exists(): print("Warning: File deletion failed.")
//编辑者:教育与思想管控部·部长
董事会成员非选举产生。
未来演算系统会定期评估社会上全部个体的工作记录,判定该个体是否达到加入董事会的标准。对符合标准者,由集团首脑及各部门部长投票决定是否授予入席权。
董事会常设席位数量固定为20,除非某位成员退出,否则不会开放新席。
董事会成员需定期参加会议讨论,规划集团的核心项目,并制定发展方案。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董事会成员们是集团的实权掌握者。
其权力仅为表象。
董事会的议决机制以效率为最优先,实际运作中多依赖伊奘诺云雀个体的战略判断作为决策锚点,其他成员更多承担执行与顾问职责。
该机制极大提高了响应速度,同时在关键议题中展现出绝对一致性。
澪将回复发出后,仪器没有丝毫反应。刚才还在与他对话的人似乎掐掉了连接。
澪默默检查了任何可能泄露谈话信息的端口,但仅限于他力所能及的。
或许再等几天,就会收到回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