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要求:笑语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记忆的产物,记忆造就了我们。”
面前的红衣女孩端坐着,一只硕大的蜘蛛推着茶杯到客人手边。
“我能消除的只有头脑中的记忆,但是身体上的记忆我无法去除,这一点我希望客人您能够知情。”
“这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您如果选择了接受,那么以后您将会面对记忆割裂的情况,并且您将面临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清子惊慌失措地逃出了阴暗的小楼。
“你在做什么,清子!”经纪人从后面追出来,说是经纪人,但是清子心里清楚,这也只不过是事务所的皮条客罢了。
“对不起,这种事情我无法接受。”清子深深地鞠躬,“把记忆变成另一个人……那么我本身算什么呢!”
“这可是公司专门为你打造好的人设,人设部前后打磨了一个月,绝对完美无缺!”
“您也听到了,身体上的记忆无法消除,我没法伪装什么‘家道中落的富家女’。”
经纪人的目光如同蛇信一般扫过清子全身。
“穷苦人家的追梦女孩满大街都是,你明白的吧,清子。”阳光从经纪人身后投下,影子罩住清子,“别忘了你身后还有十几个备用人选,纪子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
“那她们谁愿意接受就接受吧,看在合同还没签订的份上,请您解约吧!”
车站前的广场上,新开了一家咖啡店,供应咖啡西点等食物,供往来的行人享用。
老板是个俊秀的美女,举止间颇有明星的风范。
车站恰巧位于一所艺术学院出行的必经之路上,往来更不乏诸多青春靓丽的学生。
“老板,还是老样子,两份!”两个舞蹈系的学生嬉笑打闹着坐到位子上,其中一位女生走上来点餐结账。
老板结账完,走进后厨,不多时便端出来两份特制套餐送到桌前。两个女孩顾不上形象便狼吞虎咽起来。
舞蹈系消耗大却要控制饮食,学生们又恰逢最馋嘴的年纪,这里特制的低卡套餐味道十足却不会发胖,深得一些苦于减肥的上班族的欢心,也逐渐在学生中传开。每天都有学生往返两个小时来到这里只为过一把口腹之欲。
“我以前也是练习生呢。”有人问起,老板也只是咯咯笑着,“那可真是段苦日子,天天脑子里除了练习只剩下了食物,还好现在解脱了”
因此总有好奇的人向老板打听那段往事。除去某些好色之徒,不乏好奇或是以此为梦想的天真孩子。然而除此之外,老板便不愿意再多说。
大厅里的电视机正放着最新的娱乐节目,这是个相对稳妥的揽客选择,也恰好感兴趣的年轻人总是足够多。
有人注意到了那个节目中的女主角。
“那不是村田纪子吗?”
“哪个?”
“那个去年跟天王一起出演电视剧的爱豆。”
“哎呀,那个家族破产出道还债的千金吗?”
“那不是假的吗,现在人家父母都出来了,就是普通的农民啊。”
“但是村田没承认吧。”
“嘴硬吧,连练习生那会的记录都被扒出来了。”
“大概是入戏太深了吧,扮演千金当真了。”
“大家都是在演戏怎么只有她当真了啊……”
在没人在意的柜台角落,老板抬起了头,深深凝望着电视中穿着贵气却哭得梨花带雨的女人。
即使如今她已经远离了那些往事许久,她依然记得那个下午,那座阴暗的小楼,那个地址如今依然深深刻在她的心中,还有那个穿着红色和服如同座敷童子般可爱的女孩。
那个下午,在她从小楼里离开后,经纪人很快就打电话叫来了另一个女孩。那个女孩清子不会忘记,她长着一张不该出现在乡村的精致脸庞,她比清子更早进入事务所,却比清子更泯然众人。
那个下午,她拉住了纪子,哀求她不要进去,然而纪子甩开了她的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那座小楼。纪子那日的话至今还回荡在她耳边:
“这个身份,本来就赚不到钱。”
从销毁过去引申到偶像产业线的人设论这个主意好棒!短小精悍,篇幅合理。而且这种销毁方法与其说是销毁过去,不如说是销毁自己人的属性从而变成了真正的商品。不过一开始这个消除头脑中的记忆,消除不了身体记忆的说法还挺迷惑人的。从主视角的选择还有结尾借观众的口点出来应该是只有消除记忆的这个人忘记了自己的来处,但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其实没有被改变。也不知道文中的低脂蛋糕是偶像产业线的节食塑性要求所以写的偶然之笔,还是有所构思,其实低脂蛋糕用的和普通蛋糕的材料以及制作技巧都也差不多但是也买的比普通蛋糕贵哈哈哈哈。唯一的区别是用欺骗的手法把不是糖的结构伪装成糖加在蛋糕里。一种有趣的呼应点(?)
“完美人设”这一点让人联想起现实中的造星方式,整个故事的讽刺意味很浓。
非常赞同楼上海岭的观点,利用销毁记忆的方式造星是对人的彻底商品化。结尾纪子那句“这个身份,本来就赚不到钱”,也可以理解为面对现实的成名诱惑,人甚至走向了自我异化,甘愿放弃、让渡自己的本体性,自觉地成为商品——甚至争夺成为商品的机会。
“人设”在娱乐圈造星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如说,无论销毁记忆与否,她们都在扮演另一个人,另一个被公司安排的明明白白,禁锢在一个固定形象中的娱乐产品。唯一的区别只在于销毁记忆之后就变成了永远走不出那个世界的楚门,连自己作为商品的扮演都忘却了。但在利益诱惑面前,总有人心甘情愿地出卖自己,哪怕分不清自我地扮演想象中的角色。
这篇文很喜欢!不愧是汉尼~~~
前段时间其实也在和朋友沟通这个问题,朋友圈、小红书、微博甚至面对同事和朋友时候的表现——我们越来越擅长把自己切片成各种适合被一部分人喜爱的样子,以不同的“人设”在不同的圈子里不自知地“扮演”。年轻的时候张扬自我希望自己真实的样子被所有人看到,而一转眼,就变成了希望被全世界人喜欢的模样,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连自己都不再在意了。很难说时间和世界到底对我们做了什么啊唉。
回到这篇文的话,其实汉尼还是很“正义”了。选择拒绝的主角最后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经营状况良好的小店,而选择接受的纪子最后却被扒出身份陷入认同障碍——读者于是看到了偷来的身份终究不是真的,靠自己终归能获得一份安稳的生活——那如果,换个结局呢?
在996的社畜生涯里磨损掉所有亮色的前练习生,在35岁被毕业的时候路过街角看到曾经比自己还泯然众人的灰姑娘变成了真正名门气质的大小姐——她还能风轻云淡地看待曾经的那一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