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假如这里爆发了某种宗教圣战,我一点都不带惊讶的。——纸袋头 </p><p>人们曾认为大陆北部的边界是一座巨大的雪山,在山的背后是与西方一样的虚空。但有山的地方就会有登山者,闲不下来的大陆人很快就做出了登上雪山的打算。于是“破冰计划”开始了,一些人登上了雪山,迟迟没有回来,一些人在半路放弃,又不愿这样回家,于是干脆在雪山脚下定居,至少自己在这片未曾有人涉足的地方进行一些开发,还能赢得一个“拓荒者”的名号。 </p><p>与此同时,迫于生存的压力,在大浩劫期间逃亡到北地的人们也开始寻找向外界沟通的途径。一些当劳派信徒穿过无边的风雪,遇到了成功登上北地的破冰者们,在他们的引导下成功走出了北地,离开了雪山,与大陆的其余部分取得了联系。至此,两个世界发生了碰撞。 </p><p>这个碰撞是“轻轻的”还是“天翻地覆的”还有待商榷,但确实把北地与中央平原的通路——山麓,碰撞成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场所。与世隔绝太久的北地居民简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对纸袋头的看法,对冒险的想法,生活方式,着装饮食,一切都是那么不一样,走出北地的那些人不断学习着新的知识与思想,他们的纯真质朴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p><p>于是山麓就渐渐发展了起来。食物,衣物,还有各种各样的建设物资被运入北地,知识,宗教,思维残片,还有各种土特产则从北地运出,起到连通作用的山麓自然也随之蓬勃发展了起来。有人来到这里攀登雪山挑战自我,有人来到这里欣赏美景,也有人想要在北地寻求新的冒险。如此多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相关设施的建设,在这里的每一个小镇都洋溢着热情,虽然天气寒冷,偶尔还有雪花,但你总是能在客店里要到一碗热汤。商店里传来阵阵吆喝声,琳琅满目的纪念品摆在橱窗里闪闪发光,登山杖在地上戳出响声,嬉笑声与惊叹声在大街小巷中回荡。 </p><p>山麓同样是一个开放的地区。人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来自大陆各处的,甚至是大陆之外的,不属于这个位面甚至世界的知识都在这里传播。一开始只是走出北地的信徒们向人们宣传当劳派的教义,但后来,各种神的信徒都来到山麓传教,他们游走在介绍上,大声宣读教义,或者送一些海报或者鸡蛋,虽说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多少成效,但这些来自异界的风景同样给山麓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p><p>但唯一的问题是这些牧师基本可以算是在彼此的脸上宣传异教,我很好奇他们究竟为什么没打起来……可能这就是寄人篱下的悲伤吧。 </p><p>这么看来我这个神还是有点牌面的哈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