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格子 </p><p> </p><p>评论:笑语/求知 </p><p> </p><p>男人在躲雨的屋檐下遇到了一位少女。 </p><p>细讲起来,是他单方面地为了避雨冲到屋檐下,又擅自对少女投入了过分的关注——无论是与娇小身躯形成了鲜明对比的硕大手提箱,还是对方过分挺拔的站姿、微微下垂的杏眼,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格不入,仿佛逼着人把视线投过去似的。 </p><p>少女大约二十岁出头,穿着深蓝色的长裙,戴着与身上裙子同色系的宽檐帽,一把黑色的折叠伞放在一旁的地上,裙摆上还沾着不少溅上的水迹泥点,不过手里的手提箱倒是一尘不染。 </p><p>也许是男人的视线太过有存在感——这是难免的,毕竟这个屋檐下只有他们两人,而女性总是会对视线格外敏感一些。 </p><p>“您有什么事吗?”透过口罩传出来的声音温柔中带一点沉闷,略显沙哑。 </p><p>“啊抱歉,”男人立刻道歉,“我只是在想,这个手提箱对你来说,是否有点太大了,一个人出来,拿着它很不方便吧。” </p><p>“多谢关心,不方便的话是有一点,不过,不把它带在身边的话,我会不安心。”少女的眉眼不像方才一样戒备,“具体来说就是,这里面装着我的人生。” </p><p> </p><p>“人生?”男人被这个像小说里中二病一样的说法勾起了好奇心,挪到了少女旁边。 </p><p>“是的,这位……” </p><p>“我姓安。” </p><p>“安先生,你有想过吗,你的人生是由什么组成的?” </p><p> </p><p>对于刚认识的两个人,这种话题该说是太轻率还是太沉重呢? </p><p>这样想着,男人清了清嗓子:“突然被这么问的话,我一时也……呃,大概是记忆和身份吧,还有对未来的规划期待之类的?” </p><p> </p><p>尽管问出了这个问题,少女却看起来对答案完全不在意,自顾自地讲下去:“我啊,曾经被人偷走了人生。” </p><p> </p><p>“很多人找朋友的时候,跟自己有共同点都是必要的加分项,而我说不上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遇到了一个跟自己共同点很多的人。”少女像是回忆起了过去,摩挲着手提箱的把手,“她叫刘琦,王字旁一个奇怪的奇,我叫刘琪,沙琪玛的那个琪,我们名字发音一样,长得又有几分相像,刚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同学都经常叫错。” </p><p> </p><p>“渐渐熟悉起来了,我的朋友很多,性格也比较外向,她呢,比较孤僻,只说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各种意义上的没人要。她从不提起家里的事情,也没有以前的朋友。我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跟疯了似的喜欢她,把她带到家里,跟她形影不离,送她好多礼物,现在想来,我喜欢她什么呢?”思考的时间没有很长,像是自问自答一样,她很快得出结论。 </p><p>“可能就是喜欢她有点像我吧。” </p><p> </p><p>无端的,男人从这句话里听出来了一些温柔之外的情绪一触即碎。他仔细摸索着里面的情感变化,应和道:“人对跟自己相似的人总是更有好感的,我猜这就是同性相吸吧。不过之后很快还是会想有些区别。” </p><p>“安先生果然是很敏锐的人。其实,如果仔细分辨的话,我们原本并没有那么像,她五官不像我这么狭长,个子比我矮半个头。但是渐渐的,先是老师会弄错,后来朋友们也会对着她喊我的外号,一开始我觉得怪有趣的,还会跟她偷偷换了座位打赌对方的同桌什么时候能反应过来,后来……后来,她甚至剪了跟我一样的头发,穿厚底鞋,背着我送她的同款书包,再加上当时学校管得严,要求所有人都穿校服,有的时候,连我也会觉得分不清。” </p><p>少女握着手提箱的手紧了紧,面色不虞。 </p><p>这已经超出对好朋友的模仿范畴了,哪怕是从局外人的角度,也感受到了明显的不适。男人不认同的眼神有些明显,倒让少女的脸色更缓和了:“开始奇怪了是不是?我也是这么感觉的。我想要的是朋友,不是另一个自己。我开始换新潮的发型,带手表或者发箍之类的小玩意儿” </p><p>“有人开玩笑说,‘双胞胎里的一个抛弃了另一个。’安先生,你心里一定也在说我幼稚吧。” </p><p>“啊,没有没有,”男人隔着口罩摸了摸鼻子,局促地回答道,“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 </p><p> </p><p>“我其实也在心里责怪过自己,毕竟互相扮演的游戏是我提出的,又是我先单方面没有通知她终止了这个游戏,就好像,体育课跑步,大家约好了一起,我跑着跑着却独自加速把她一个人丢下了……”在男人来得及开口安慰之前,她语调一转,“然而,问题没有减少,反而变多了。同学的确能分清我们的外表了,但她的神情、语气、甚至是笔迹,都越来越像我。老师会偶尔把她的作业本当成是我的,同学会学我们俩说话,像是在照镜子一样……”说到这里,少女停顿了片刻,深深吸了一口气。 </p><p> </p><p>“再后来,我开始弄不清他们说的事是开玩笑还是真的了。周日的早上我会被电话吵醒,他们说我答应了要去野餐,然而我自己根本毫无印象;会有同学夸我唱歌好听让我唱两句,可是说出的曲目我根本没有听过;我开始写日记,日记上却总是出现我不记得的事情。我生气地质问他们,会被他们一脸莫名其妙地指责小题大做,我反复确认细节,会被他们不耐烦地拒绝。我弄不清他们说我做的事是我真做的还是小琦做的,还是听小琦说是我做的,亦或根本是跟我开玩笑的……”少女瞪大眼睛,细密的汗爬满了额头,呼吸也变得粗重了起来,闷在口罩里回荡出沉重的声响,男人踌躇地抬起手,又放弃了,从口袋里抽了一张纸巾递过去。 </p><p> </p><p>少女低声道谢,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狠狠闭了闭眼:“刘琪病了,很多人都这么说。很长一段时间,我睡不着觉,整夜整夜地回味当天发生了什么,每个细节,每一分,每一秒能不能衔接起来……生怕自己又遗忘了什么。但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甚至有的时候,被提醒了之后,我会惊恐地发现,自己真的有模糊的记忆答应过,只是当时忘记了……” </p><p>男人讪讪收回手里的纸巾,摆正了自己作为一个听众的姿态,这个故事已经远超少女的青春期烦恼这种小事,他语气有些不平:“你觉得这是刘琦在报复你吗?” </p><p> </p><p>“嗯……有一天晚上,我依旧睡不着,我躺在床上,又回忆起了那个跑步的比喻,非要说的话,当时我的恐惧就像是,在加速向前跑的路上,自责让我扭头看小琦跑到哪儿了,结果发现,她正趴在我的背上……我觉得这是她的警告,或者惩罚。因为我逃开了,我丢下了她,她不能允许我背叛这段感情…… </p><p>“我认输了,我去找她道歉,你知道她说什么吗?”少女肩膀猛烈地抖了一下。 </p><p> </p><p>“你永远别想丢下她……之类的?”男人揣摩着之前的事情,猜测到。 </p><p>“不,她说,我昨天来找她道过歉了,她已经回答了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还笑着问我,怎么今天又来了……那种笑容,跟我有八成像,我一瞬间真的有自己在照镜子的错觉……”少女喉咙深处发出了一声呻吟,“更,更可怕的是,我回去翻日记本,真的看到了关于昨天道歉的记录……” </p><p> </p><p>男人皱了皱眉:“我记得你说过,她的字迹跟你的越来越像……” </p><p>“可我的日记本放在家里,她又是从哪里得到,偷写,然后又怎么放回去的呢……”少女摇了摇头,像是在说服自己从那些恐怖的记忆里抽离出来,“这已经不重要了,是的。初二的那个夏天,我转学了。” </p><p> </p><p>“不管是她的报复也好,还是同学们约好了对我的整蛊,都不重要了。” </p><p> </p><p>在渐渐变小的雨声中,两个人一齐叹了口气,然后又互相对视了一眼,笑了起来。 </p><p>“对不起对不起,回忆起那些事,还是,呃,有些不适,让安先生见笑了。” </p><p>“人们对于小孩子的恶意能有多大,一向是缺乏概念的,但如果实际体验,校园暴力和各种越界的玩笑都到了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步,你经历的应该被归为情绪上的校园暴力了……”男人看了看外面连绵不断的雨线,感觉一时半会雨也不会停,于是继续问了下去,“转学之后,事情应该好起来了吧?” </p><p>“嗯……”少女爽快地点点头,“尽管还要吃一些药,也会偶尔忘记一些事,但整体都在好起来,在新同学眼里,我应该只是个少言寡语的普通人,没有捉弄的价值,事情少了,我也慢慢地好了起来,我读很多书,努力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健忘的毛病也在改善,整体来说,的确是好了很多。” </p><p> </p><p>“那你之前说……”男人欲言又止,目光再一次落在手提箱上。 </p><p>“因为,事情还没有结束啊。” </p><p> </p><p>“我平淡地度过了中学,努力地忘记过去认识的所有人,考上了外地一所还算不错的学校,在一切都在向着好起来发展的时候,我发现……” </p><p> </p><p>“她也跟我上了同一所学校。” </p><p> </p><p>男人也跟着倒吸了一口冷气,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已经进行了一波怒涛展开。 </p><p>“不,什么都没发生。”传入耳中的声音略显沉闷沙哑,“是的,什么都没发生,只是我们已经与当初的样子大相径庭。她自信、快乐、被朋友们前呼后拥,而我,孤僻地一个人上课下课,没有朋友,也不提起自己的事情……” </p><p>“跟开始很像是不是?只是我们的位置,完全对调了。” </p><p> </p><p>“这就是偷走人生的意思吗?” </p><p> </p><p>“不止如此,坦白来说,这种落差虽然难以接受,但对当时的我来,说能够平静地生活已经足够了。 </p><p>“只不过,事与愿违这个词,大概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原本跟我关系一般的同学更加对我敬而远之,无时无刻不在出现的窃窃私语和眼神让我感到不安,直觉告诉我某种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但我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那种压抑、低沉的氛围,我想要上去询问,但回忆起之前同学的指责我大惊小怪的样子,又不敢去问,感觉自己好像又病了…… </p><p>“不过这次的解密来的很快,同宿舍的另一个姑娘悄悄告诉我,同学里不知为何流传着我去援交的消息,还时间地点有模有样的……对象包括了许多人,甚至有带我的老师和辅导员……而那个时候,我想要解释,澄清,已经来不及了。” </p><p> </p><p>男人颇为震惊地看着她:“难道她为了……可……” </p><p>“很震惊吧?我也是。她真的为了报复我做到如此地步吗?老师因为传言对我不假辞色,辅导员专程与我谈心,话里话外都是不信任,甚至还给我看了面部打码的色情照片,言说已经在校内论坛上传开了,删都删不干净。就是这样,我的过去是失败的,我的未来也没有任何希望,我的记忆充满了大段的空白和不确定,这样的情况下,说我的人生被人偷走了,不为过吧……” </p><p> </p><p>“是不为过,可是……” </p><p>可是你该如何把偷走的人生拿回来,更具体的,如何把它装在这个手提箱里呢? </p><p> </p><p>“至于说为什么讲这里面装着我的人生,”少女双臂用力,将手提箱抱在怀里,温温柔柔笑了笑,“因为,我终于下定决心杀死刘琦,这里面装的就是要处理的最后一部分尸体。” </p><p> </p><p>“开玩笑的。”在男人惊恐不定的注视下,她俏皮地歪了歪头,立刻解释道,“我只是把这些年所有的日记,和论坛上流传的图片,送去做笔迹鉴定和PS鉴定了,哪一部分是被篡改的,哪一部分是恶意诬陷,法律总会给我一个答案。这样,能够让我的过去变得有迹可循,不再真假难辨,也让我的未来,有一些希望,说是装着人生不为过吧?” </p><p> </p><p>“那当然,能够想到用法律的武器解决这一切,你很理智。”男人擦了擦汗,但仍旧觉得,那一瞬间,少女身上爆发出来的恨意,仿佛预演过千百次一般让人心惊。 </p><p>渐渐变小的雨声终于归于寂静,少女也拿起了伞:“谢谢您愿意听我讲这些,对着陌生人反而没有那么多顾忌,说出来也的确开心多了。再见,安先生。” </p><p>“如果能帮到你就好了,毕竟躲雨的时候,能有机会跟人聊聊天,还挺好的。”男人冲她挥了挥手,阴云散开,阳光悄悄探了头出来,男人缓缓舒了口气,不知道是口罩让自己感到憋闷,还是刚刚的故事让自己心头郁结。 </p><p>但总之,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吧。 </p><p> </p><p>他不确定地想着。 </p><p>虽然,他连自己遇到的,到底是谁,都不能确定。 </p><p> </p>
整体构思挺有意思的,但是氛围的处理上还是有些平淡了。
两个主角都带有自己的情绪来展开对话,塑造了一个情境,但这个情境的感觉和读者是脱离的,情境的氛围停留在了纸面上,独属于他们互相有了某种特定的感觉,但没能有效地传达给读者,这是有些可惜的。
她的害怕、担忧和怨恨,他的舒缓、警惕、心惊等等,都没能形成可以让读者充分共情的氛围,所以当破题的时刻来临,读者也就无法感受到震撼感了。
只看到他被震撼了,但无法感同身受,这是比较可惜的。
但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刻意要塑造一个比较冷漠、疏离的氛围,以强调某种情绪或感觉,那么整体的效果还算不错,但又会显得稍有些用力过度。
在保持目前氛围的前提下,或许可以试着少做一些明确的说明(特别是近乎画外音的分析和说明),只留下少量的线索,让两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完成交流,再通过一些细节来让人细思极恐,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展开方式。
当然,以上都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主要是感觉到作者想要塑造某个情境的诉求,作为读者也在相应的部分产生了期待,但这个期待没能被完全满足,因而有了缺憾感,不吐不快。
关注点错:少女其实应该是7-17岁的女孩来着。风格在少女开始谈人生的时候变得日系了,但日系的文中出现接地气的名字时觉得有些许不协调?学人精确实非常讨厌,恐怖气氛从答应的事、唱过的歌、自己的日记处开始烘托,不过被人认为是小题大做、不耐烦地对待似乎更为可怕。“在加速向前跑的路上,自责让我扭头看小琦跑到哪儿了,结果发现,她正趴在我的背上”,这个比喻很好,很吓人,背后有人的恐惧震慑感。本文的特点其实是故布疑阵,故事中,刘琪身上发生的怪事原因不明,如影随形的刘琦神秘可怖,故事外,整个故事的可信度都令人怀疑,甚至可能只是精神状况不稳定的少女的一时兴起,读者的观感犹如文中的安先生,情感随文起伏,最终残留的是少许迷惘。
嗯感觉没有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呢整个脑洞……我觉得这种惊悚文最好的阅读体验是读者有几次都确信了自己是对的,但是又被更严密的逻辑推翻,到最后放一个最毛骨悚然的大包袱。整个脑洞的结构上是有一些问题的。
我发现“手提箱”作为一个明显带有“秘密”色彩的主题,几篇作业有一些共性的问题:
1.谜题设计逻辑并不能做到环环相扣的精妙,读起来几个包袱是断的。
2.放谜题→解谜的技巧不足,变成了一个人一股脑的倾诉,而充当解谜人的角色并没有被塑造。
3.谜底并不是非常实锤,降低了解谜乐趣以及看到谜底的惊悚感。
4.结尾整个情绪没有往上提,按理说最大的包袱应该压在结尾的,这样才有一种意犹未尽感,作为惊悚文也能脊背发凉。
很有意思的脑洞!交换——或者说窃取人生,随着整个事件渐渐展开,那种在过去一点点吞噬少女的毛骨悚然的氛围也同时逐渐笼罩了读者,如同附骨之疽,能够感受到无法挣脱的茫然与绝望,对于氛围的塑造挺不错的。有一点我觉得很有趣的是,少女所言是有一些无法合理解释之处的,比如日记本,比如刘琦显得过于恶毒的报复,又比如记忆中的空白和不确定。这就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譬如,所有的恶行真的是刘琦所为吗?又比如,少女真的是刘琦吗?或者更极端一些,“刘琦”真的存在吗?带着这些可能性重读文章,能看出许多不一样的解读。当然,我感觉文章里没有给出足够的线索来支撑这些可能性,这样在带来不确定的趣味的同时,也使得文章的逻辑性显得稍弱。最后的结局没有倒向黑暗,而是显得很理智、很正常,但由于前文的叙述中所表现出的不合理之处,这合理反倒显出一股阴森的气息,感觉也是格子故意为之(笑)。
我对悬疑类中短篇大概是这么个思路:先理清楚脑洞,故事里有哪些谜题,选其中一个最震撼的作为结尾反转,丰富细节,营造气氛和人设,把导出结尾反转的逻辑倒融进之前的解谜过程里,逐渐形成逻辑闭环。
听着有点抽象,落在这篇具体的故事里讲一下。
第一步,理清楚谜题和脑洞。
我把作者的脑洞抽象到最简单:两个角色A和B,B是解谜视角,整个故事就是B解A的谜。A的谜面是有两个相似的人A1和A2,谜底有几个可能的选项:①A1精神分裂,②A1杀了模仿她的A2,③A2杀了她的模仿对象A1,④其他。
第二步,选压轴反转谜题。
作者选的压轴谜底是③,可能确实也是比较合适的,这个结局更震撼一点。那么①和②就是误导用的方向,因为要反转嘛,就需要先有误导方向,再反转向正确方向。
那么现在粗纲就改成这样:故事开始时摆明是①,B在调查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是②,最后结局发现是③。
说人话:B一开始以为A是精神分裂,经过一系列交谈和事件,发现确实有一个A2在模仿A1,结尾发现其实自己面对的从头到尾都是A2。
第三步,丰富细节、氛围、人设。
我看其他几条评论也提到了,不好代入,感情没掀起来,没有那么吓人,就是因为这个问题。B看起来事不关己,没啥参与感,A自言自语。所以我们需要B有参与感,他去主动解谜,且在故事的结尾B确实被吓到了。
怎么有参与感:B想要解决A的问题,A的问题对他造成了困扰,或者A向他求助了。如,B是A的老师/辅导员,A向B求助,B确实也提供了帮助,想了办法。
怎么才能确实被吓到:结局反转B感受到了切实的危险性。如,A2具有危险性,A2坐实已经杀害了A1,原来杀人犯就在身边。
第四步,逻辑倒融,撸清楚整个闭环逻辑,哪里要下伏笔,把几个小事件的逻辑对接。
最终的谜底是其实B面对的是A2,A2已经把A1杀了,这个谜底需要一个实锤的证据。为了在极短篇幅的几句话里下猛药震撼到读者,这个证据必须尽量物理、尽量客观。我这里拟的是发现了A1的尸体,同时发现活着的A是男的,因为男女的差别这就非常物理,有说服力。
有了最终谜底的细节,再倒着把细节需要的伏笔掺和进整篇短文的解谜过程中,比如说一开始就告诉读者A2是男的,A2模仿A1成瘾,试图去杀掉A1代替她。
第五步,适当重复第三步、第步,把几个小剧情间也尽量构建上逻辑,下伏笔、收伏笔,随着剧情掀起主角B一些情绪。
OK前面说的都是从故事结尾往前倒推,只是为了尽量说清楚思路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剧情,从哪个角度去想的,实际上都可以替换成作者喜欢的剧情。
现在我换正向说一遍细纲:
1.A(外貌女,学生档案女)向她的辅导员B求助,说她的弟弟模仿她成瘾,混进了大学里,并想要杀了她取代她的身份(一开始就把最终的谜底需要的条件下下去)。
2.B不相信,觉得A是精神分裂(①)。A和B辩论,B说大学是封闭管理的,你弟弟是怎么进来的呢,A说出了具体的方法(误导向②)。B又说你弟弟怎么会像你的,A说弟弟本来就五官相像,从青春期开始注射激素,之后就很像了(误导向②)。B又举了例子,说同学拍摄到你参加社团活动的照片,但你否认那天参加过,是不是有癔症?A反驳说她那时候正在校医院看慢性病,并提出可以查监控。
3.B带A去查监控,监控确有拍到了当时A在校医院拿药。B一脸懵逼(基本上实锤②)。
4.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B开始尽量保护A,从宿舍楼下护送A去上课什么的(增加参与感,推动剧情,给主角B情绪)。他发现A随身带着刀,A解释是说她很害怕,但机缘巧合B又发现A力气很大(暗示是男的,让B发现一些端倪,起疑心)。
5.B发现A手臂上有一些针孔,A解释是说弟弟用毒药扎自己,幸好自己没事(接注射激素的伏笔)。B听说A的弟弟有毒药,担心A日常总是在吃的药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接去校医院的伏笔),执意要检查A的宿舍。A坚决拒绝,说弟弟不会去到宿舍里的。
6.B还是放心不下,反复思量,趁A不在的时候检查宿舍,发现一具的尸体,被刀砍死的(接刀的伏笔),B大惊之下,以为A杀了她的弟弟,所以才会拒绝检查宿舍。
7.B吓得后退两步,碰倒A的梳妆盒,咣啷一声掉出一把剃须刀(最终大谜底③)。
大概这样,看个思路,不纠结细节。
发现自己没有扣上“手提箱”哎(不要在意细节)
作为一个悬疑短篇,人生交换的设计还是很瘆人的。在不知不觉中,你的人生被另一个人生代替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不再是自己,又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成为另一个自己。自己的惶恐却不被他人所知,周遭的人对自己的认知也出乎意料的发生了变化。不过从悬疑氛围的布局来看,女主角的神秘遭遇背后隐藏的真相埋布的线索太少了,最后在面前倾述的人到底是谁,箱子里真的是尸体吗,或者说记忆里的种种只是女主角的人格分裂作祟,抑或是更加怪力乱神的存在?而且故事完全是由女生一个人的视角来讲述,安先生的倾听太过安静了,倾听者没有参与到故事里,感觉对谜题的氛围营造缺少了另一个视角。最后的结尾也是非常平和的结局,既没有揭开真相,没有什么留下什么细思极恐的悬念,对悬疑类来说这样的结尾反而感觉泄了一口气。
构思很巧妙,但是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口气没提上来,和故事好像有天生的隔阂一样,不太能被剧情震动到(不过还是学到了很多!
龟龟,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评论,那我就少写点吧。
我觉得其实“男人”这个角色没利用好,实际上各种设计都可以强化“男人”的用处,令他作为一个引导,展现更多男人的思考和多疑感觉,让男人在脑中上演不同的可能性,以及强化男人的“反应”,这样的话故事的线索和各种模样框架就更明确和富有趣味性。目前由于“男人”像是个简单的木桩角色,让故事成为了女孩的长篇大论的独角戏,未免在节奏上比较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