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24「玻璃声」末代城主

阅览数:
119
评分数:
0
总分:
0
举报

作者:格子

 

评论:笑语/求知

 

0.

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她支付不起,因而将成死局。

 

1.

陈白走过殿前的长廊,宽大的玄色袍袖扫过庭前黄沙,寥寥的天光总不得见阴霾,也不叫人心里痛快。

不过她已经习惯了。

这雕栏玉砌亭台楼阁,从她的青丝穿过,在她的幼时拍遍,石纹中刻着掌纹,木纹里烙着体温,一片片留着欢笑与哀戚,仿佛将这偌大的城印成一片。

 

2.

远处的雩祭楼轮廓朦朦,她的曾祖母曾在那里艳艳起舞,引来丙午城最大的一场甘霖,然而被神祝福的命运并未永久青睐陈家,青睐丙午。

当然,这无碍于人们隐隐期盼着珠帘玉扇后的倩影再带来一次奇迹,往来行商,也要顺势拜上一拜。宁可信其有。

近处的凯旋台隐约能见几分红绸细节,她的母亲那样武艺高超的女子,在上面一气挑了十四位自诩的“高手”,最后无人敢应。

庭前空空如也,司恒广场上曾跪满了臣民,迎接新城主的诞生,上天怜她,还洒了两点阴云水痕,臣民山呼主上。

然而那点怜惜抵不过命运的干涸,如同渐渐枯竭的水源,和这座城。

 

3.

然而那些记忆结成丙午城,如同高楼上无声绽放的烟火,一道道划过星河,划过万家灯火,划过大漠夜色,将陈家和丙午城牢牢联系成一个整体,一个图腾,一种故乡。

那本是她留给自己孤独的狂欢,但阴差阳错,变成与异乡人雀跃的欢庆。

这就是丙午,有人洒脱离去了,有人不舍归来了,但无论如何,城在那里,城主在那里,一片黄沙的尽头叫故乡,是旧时代的绝唱。

她就是唱词本身。

活着是,死去也是。

 

4.

陈白站在凯旋台上,她的母亲曾经轻甲皮胄轻取十四人的地方,往前一步,高楼微凉看不清远方,退后一步,万丈深渊容不下一人。

她的面容整肃,对上面前那一双双眼睛。

怯懦的、动摇的、无助的,全都不在此间。

在此处的,是坚定的、执着的、甘愿抱着旧时代溺死的一群人。他们的背后就是这座城市,他们魂牵梦绕守卫的故土,他们的面前就是这座城末代的城主,他们誓血为盟效忠的主上,他们面对的,是出云无可匹敌的大军,是滚滚而来的新时代,他们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再失去了。

所以他们无惧生死。

 

5.

少女朗声开口:“出云大军,犯我丙午!”

“以大国之姿,侵我疆土,害我袍泽!”

“他们以为孤会胆怯!会将丙午拱手相让!他们错了!”

“也许有人会恐惧!孤与孤的勇士不会!”

“也许有人会退缩!孤与孤的将士不会!”

“冲杀吧!丙午的将士!”

“直至长矛折断,直至盾牌碎裂,挥剑杀敌,血染大地!”

“冲杀吧!丙午的勇士!”

少女举起右手,系在无名指上的腰带上挂了一枚指环:

“孤今日,以身许城,与尔等共进退!”

言毕,她挨个将杖尖与将士的武器相碰,发出击鸣声。这支沉默的队伍逐一高举武器,回应城主。

“为了丙午。杀!”

少女沉声,上龙,挥杖。

“为了丙午!杀!”

他们终于开口,杀声阵阵,今日,与城同死,以血荐丙午!

 

6.

胯下坐骑发出不堪重负的悲鸣,从天色微明到烈日炎炎,从满目烈火到疮痍遍地。

“主上在北,臣不可面南而亡。”

一个将军固执地站在原地,长剑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不肯屈膝,不肯低头,眼睛还望着丙午城,望着陈白的方向,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神采。

他们践行了誓约,故土在北,主上在北,即便遍体鳞伤,也将目光投向北处,英魂所归,英灵永存。

也许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姓名,没有人记得他们的执着,但这片大地流着他们的血,他们的呐喊,他们的不甘。是战士、是英雄,当之无愧的守护者。

“现在,该孤来陪众将士了!”少女坦然一笑,刀伤、箭伤、法伤,她仰面而下,朝着峡谷深处落去,如同她曾无数次从雩祭台瞭望那样,丙午城从她的眼前掠过。

她又听到亭台楼阁的烟火照亮整个丙午,如同被击碎的梦境斑斓破碎。

玄色带着血色坠落在深谷,像一只残破的玻璃蝴蝶。

今以吾血,祭丙午。

 

Fin.

  • 伊西多 :

    感觉是没什么故事性的一篇,没有什么波折也没有什么交代,比如少女自己对以身殉国的心态如何……大家都很壮烈,没了。文字上有些难以细究的地方,比如1节尾段“一片片留着”“印成一片”,什么是一片片又是什么把东西印成一片片,没讲清楚啊。或者3节首段,记忆如同烟火,把x与x联系起来,可是烟火没联结作用,写得比较粗糙。

    2023/12/01 21:4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