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26【轮回】《找到我》

阅览数:
134
评分数:
0
总分:
0
举报

作者:江橼

评论:随意

“小琪!”

“在呢!”扎着高马尾的青年高声回答,顺势从椅子上站起来,循着声音方向走,眼睛还黏在电脑屏幕上舍不得离开。“主编,怎么了?”

主编推一下眼镜,镜片折射的光亮打在高琪的脸上,唤回她的注意力。“现在忙吗?”

“嗯……有点儿。”高琪打量着主编的表情,斟酌回答,“手头还有一篇报道要交,周报还没做完,月报今天也要发……”

“这都不重要。”主编捋一把没剩几根的头发,将早就准备好的旅行背包从桌下拿出,挂到高琪的肩膀上,“现在、立刻、马上出差。”

“啊?”

“司机已经等着了,往返火车票行政也买好了,差旅申请我已经批了。”

“不是——”

“刘师傅!”主编再次高喊,“带走!”

“你倒是告诉我,去哪儿啊!!!”

高琪被司机师傅拖走了,她的悲鸣还残留在办公室,同事们不禁双手合十,祈祷人没事。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顺势躺下。高琪被安全带束缚在车座上,向自己没做完的报告道歉,然后心安理得的打开主编交给自己的背包,开始查找资料。

“坳家村?”高琪从牛皮纸档案袋中找到一本资料,内页中经过裁剪黏贴的报纸新闻,让她有种熟悉的感觉。“好像在哪儿听过……”

正听相声开车赶路的司机刘师傅随手降低音量,从后视镜看了高琪一眼,“坳家村你还不知道?最近可火了,短视频上都是它。”

高琪挠了挠鼻子,说:“这不是月底赶工,都没时间玩手机。刘师傅,讲讲呗。”作为一名职业新闻工作者,她已经熟练的掏出笔记本,洗耳恭听。

有人唠嗑的刘师傅也不听相声了,给商务车挂上自动巡航,跟高琪聊起来。

坳家村位于西南山坳,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曾一度被评为特级贫困村。后来经济发展起来,住在里面的人也纷纷搬出山坳,住上精致楼房,而那破烂老宅,则作为古建群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这两年不是出了很多户外探险的主播嘛,”刘师傅切到手控,拐上高架,“最近就有个百万粉丝的主播去了坳家村,但是直播中突发意外,失去联系。”

高琪下意识皱眉,“事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两天前。”刘师傅知无不言,“当天夜里看直播的网友就报警了,但是搜救队并没有找到人,现场只有散落的背包和直播设备。”

一个团队,少说四五个人,能做到百万粉丝的大主播,团队人数就更多了,居然一时间全部下落不明?

低头,正要记录的时候,高琪看到被压在笔记本下的那本资料簿。裁剪下的旧报纸上写着“坳家村少女失踪案”。

三十年前,坳家村众人还居于旧址,四方砖房,四面包围,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口”字结构,将祠堂围在村子正中央。

平日里各家都会嘱咐孩子们不要去祠堂玩耍,毕竟是祭祀祖宗的地方,吵吵闹闹像什么话。孩子们也都听话,只是偶尔捉迷藏会跑到祠堂躲着,除此以外是真的不会靠近半步。

失踪的少女也是其中之一,而她失踪的那天,就是在躲猫猫。

“捉迷藏,捉迷藏。”

“你来藏,我来找。”

“藏好了吗?”

“水缸供桌棺材里。”

“哪里都要找一找……”

“你说什么?”

“啊?”高琪回神。

刘师傅停下车,扭头看着她,“啊什么啊,到站下车。”

高琪背着包,拿着刘师傅给的火车票,进站候车,不过十几分钟便坐上了前往坳家村的快速列车。

列车行驶过程中,她再次拿出那本资料簿,翻过旧新闻,继续往下看。

十年后,坳家村改造,村民搬迁至安置房。为保留原始建筑,施工队对部分房屋进行了修缮,其中包括坳家村祠堂。

坳家村祠堂是村子重地,前后经过多次改扩建,最近的一次修缮正是少女失踪的时候。当时的新闻报道中,基本都是推测失踪少女被来村子施工的外人拐走了,为此施工队的领头还退还了修缮费用。

只可惜并没有证据证明是施工队的人拐走了少女,且所有人均未离开过坳家村,此事便不了了之。

后来官方再次对坳家村祠堂进行修缮,对危墙进行加固,重整地面等等。为宣传坳家村古建群,官方还举办了多种活动,什么中秋赏月,重回古代……不过效果都不太好就是了。

按照游客评论,不是环境不美,不是活动不好,而是不合适。坳家村古建群不适合这些阖家欢乐的项目。

再之后官方有了新的工作重点,坳家村古建群就这样被搁置一旁。一放好几年,等大家再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户外探险博主们,将其当做鬼屋探索的时候了。

其实最先探索坳家村的博主并不是那名失踪的百万博主,而是几个以密室游戏而出名的游戏博主,他们将整个坳家村古建群当做地图,选了两名演员当“鬼”,玩了一场现实版大逃杀。

节目效果很好,网友纷纷表示坳家村古建群可算是找到合适的路子了。越来越多的博主涌来,其中就包括那名百万粉丝户外探索博主。

高琪拿出手机,搜索了失踪博主,首页上很多当天直播的粉丝录屏。

穿戴整齐的博主出现在镜头前,按照惯例向观众科普户外探索要点,提醒大家不要模仿专业操作。他的团队成员早已进入探路,开头结束后,博主将直播设备佩戴到合适位置,开始活动。

进入村子的时候很正常,博主还细细解说了坳家村“口”字型结构的由来;越过外围居住区的时候也很正常,保留在村子里的老东西,都是很好的直播素材。

意外发生在博主进入祠堂的时候。

“这里就是祠堂了,”视频中,博主戴着手套的手推开沉重发霉的木门,伴随着吱嘎声响,跨入其中,“很典型的朱红大门……”

下一秒,视频中尖叫乍起!

还未等博主做出反应,直播镜头便掉落在地,滚了几圈后,带着裂纹静止。画面最后,便是空无一人的祠堂大门。

后续视频做了加速处理,大概现实时间两个小时后,搜救的消防和民警赶到现场。

高琪收起手机,揉了揉太阳穴,随后打开电脑,搜索起那名失踪的百万博主。

“单亲家庭,勤奋努力,学习成绩一般,直播风格很好……”博主的网评很好,基本是个白手起家的励志人设。高琪也问过了在直播平台工作的朋友,证实了网友评论。

“暂且先排除恶性伤害类案件的可能,他又为何会失踪呢……”高琪低喃,不禁想到了第一篇的少女失踪案。

“捉迷藏。”

可如果跟捉迷藏相关,那为什么最开始玩大逃杀的几名主播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呢?

“不对,肯定还有遗漏的地方。”

从报社到坳家村,快速列车需要行驶四个小时。坳家村所在县城的火车站虽然不偏,但也很难打到车——确切说这边太穷了,连出租都很少。

最后高琪是联络了当地派出所,才坐上老桑塔纳上山进村的。

山里的天气多变,高琪一行人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开始下雨,警车不得不在紧急避险点停车,等暴雨过后再继续走。

“您对坳家村的事情了解吗?”车上,高琪询问带队的老警员。

老警员今年五十多快退休了,在县里干了一辈子一线民警,对坳家村不能说很熟,了解的也是七七八八。

“三十年前的少女失踪案,是俺师傅办的。”老警员点着烟,拢了拢警服,“那时候山里连着下了好几天雨,坳家村村长骑着自行车来县里找施工队,说是大雨冲塌了祠堂的一间屋,要重新垒起来。”

“招到人后的第三天雨停了,村长赶忙招呼人开工。那施工队的都是当地汉子,知道山里天气多变,老村长给的也不少,一帮人进山后抢时间赶工期。”

“但在活儿快干完的那两天夜里,山里又下起了雨。”老警员开窗扔掉烟蒂,“还没干透的墙壁差点坍塌,施工队忙了一晚上加固,第二天天晴交工,带着人立马撤走。”

“所以,”高琪插话,“女孩儿就是在雨夜失踪的?”

“你猜得很对。”老警员继续说,“施工队走的时候,失踪者家属就拦住人家不让下山,还报了警。俺师傅带人到现场调查,一没发现失踪者,二没发现可疑痕迹。”

“说起来,就算是有痕迹,也让大雨冲刷干净了。”

“施工队的人全在,没有人中途离开过坳家村,也没有任何能装一个七岁小孩儿的包裹、箱子。所以俺师傅便放他们离开了。”

“当时施工队的头儿为了抓紧离开,或许是接下来还有别的活儿吧,反正是为了立即离开坳家村,当场便把村长给的施工费退了。不过没到年底,施工队便散了。”

驾驶位的年轻警员接茬,“听说是因为在外务工期间,施工队里的一名队员,高空坠落而亡导致的散伙儿。”

“高空坠落?”高琪追问。

“对,给城里建高楼的时候,没穿戴好安全设备,失足坠落。”说着,年轻警员还找出存在手机里的旧新闻照片,递给高琪看。

“咦?这人怎么这么眼熟……”

“能不眼熟吗,就是现在那名失踪博主的父亲。”年轻警员收回手机,“他是遗腹子,父亲坠亡后,母亲改嫁,但发现怀孕后又被二婚丈夫离婚。娘家人卖了房子去了外地,再没回来。”

高琪听得一愣一愣的,手下的笔都不知道该怎么写。

这就是命运?

她敢打赌,自己要是这么写了,甭管会不会投“走近科学”,自家主编就能先把她掐死。

众人在闲聊中过了大半个小时,突如其来的暴雨戛然而止。不过十几分钟,车辆停在了坳家村古建群的门口,也是整个坳家村的村口。

“从这里要用走的。”

村子建筑密集,汽车没法走。高琪背着摄像机,挂上新闻证,换上防水靴,踉踉跄跄跟在民警后方往祠堂走。

朱红色的大门有些掉漆,中间拦着黄色警戒线,附近驻扎的刑警和官方团队也在雨停后再次活动。

失踪不过72小时,还有搜救可能。

高琪没有打扰他们,乖巧的跟在老警员身后拍照、录像,记录关键点,以期望回去后能写一篇配得上这趟差的报道。

老式祠堂正门口院子里摆着四个水缸,因为暴雨里面有了积水;正对大门的石墙上刻着一首诗,但已经看不清写的什么;绕过石墙才是正堂,堂内有一张铺着破旧桌布的供桌,菩萨前是排位,承重柱两侧是空棺。

高琪拍着,走到了菩萨背后。

跟墙壁固定在一起,混着黄土和水泥的菩萨像背后,正淅淅沥沥的滴着水。

“这地方漏水了?”高琪抬头望向房顶,并没有看到漏水的痕迹。

“怎么了?”老警员闻声走来,顺着高琪手指位置看去,表情逐渐严肃。

他一把扯过高琪,将其拽离祠堂,一边去旁边房间找人,不一会儿负责现场勘查的众人便集中在了菩萨像的背后。

“凿开吧。”

“先把菩萨像跟墙壁分开。”

俄而,伴随着块落地的声音,一堆白骨从破败的墙壁里显露出来。失踪的博主也在菩萨像里找到。

骸骨的出现像是一个信号,原本安静的搜救犬忽然冲向祠堂院子里的四个水缸,在其旁边狂吠。警方挪走石头凿的水缸后,露出了被盖在地下的其他失踪者。

现场一片混乱,老警员却很安静。他站在高琪身边低喃,“那不是失踪。”

三十年前的少女不是失踪了,而是被害了。她被藏进祠堂的墙壁里,怪不得小伙伴找不到,父母长辈找不到,搜救员找不到。

“捉迷藏,捉迷藏。”

“你来藏,我来找。”

“藏好了吗?”

“水缸供桌棺材里。”

“哪里都要找一找……”

“找到了。”

“……”老警员猛然扭头望向高琪,“你从哪儿听来的这首歌?”

高琪茫然,“我不知道。当我看到三十年前的新闻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这首歌。”

“那是坳家村孩子自己改编的歌。”

“叫《捉迷藏》。”

老警员打量着高琪,瞳孔猛然收缩。

他想起来了,那没有公开过的失踪少女照片——

跟眼前的年轻记者,长得可真像啊。

  • 临渊 :

    从诙谐的开头切入,中间的铺垫营造了一些悬疑氛围,最后暗示女孩失踪是施工队干的,很难想象七岁幼女在那个雨夜遭遇了什么。

    坠楼死的那工人是罪魁祸首的话,队长至少也是个包庇从犯,但看起来完全没有受到惩罚,有些意外。

    还有一点奇怪的是,既然已经轮回成了女记者,那怎么还有力量去弄死主播?这次还是团灭,之前的施工队反而只弄死了一个,好奇怪哦。而且狗狗们的嗅觉也突然恢复,嗯....

    抛开这些小问题不谈,结尾意图点在“轮回”上,但感觉不到冲击力,全篇最喜欢的地方是:

    不是——”

    “刘师傅!”主编再次高喊,“带走!”

    “你倒是告诉我,去哪儿啊!!!”

    简洁且画面感强烈,还很乐。

    PS.捉个虫:菩萨前是排位 ->牌位。

    2024/01/28 20:25:17 回复
  • 江橼 : 回复 临渊:

    其实是想写灵异故事的,小女孩的怨念抓了人,想要报复,但罪魁祸首早已轮回,她即便报复孩子也无济于事。所以,在女主找到她后,怨念便散了,不过是小孩子的捉迷藏,被找到就足够了。

    2024/01/28 21:02:07 回复
  • 梨七生 :

    看见好大就点进来了,出品一如既往的稳定,只是少了些恐惧感。中途看见建筑队、失踪和雨夜坍塌的墙壁这几个词就能推测出后面的剧情了,看见结尾主角的长相和失踪的女孩很像猜测主角是女孩的转世。但看了评论区后对自己这个猜测存疑,前世的魂和转世的人不知道能不能同时存在,还是剩下的只有前世的怨念,魂魄早已转世了。

    2024/01/29 19:59:25 回复
  • 浴火 :

    感觉故事情节还是有些bug存在,女主显然是失踪小女孩的轮回转世,已经进入转世的魂魄居然还能分身施法吗?从施工队的反应和捉迷藏的童谣,我原本的推测是小孩子玩捉迷藏但因雨夜墙塌而意外死亡,施工队为了避免麻烦所以将孩子尸体藏起来了。但后面直言小女孩是“被害”,而且将一个孩子的尸体砌进墙内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如果是冤魂作祟工队似乎也只有那一人被害?不过中间的推进部分还是挺精彩的,经典的山村悬疑风格再加上一点神秘色彩。

    2024/01/31 23:0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