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土木风 </p><p>评论:随意 </p><p>*g向注意* </p><p> </p><p>起码天气很不错。天空中阴云密布,灰蓝色的海面在天幕下安静地翻涌着。没有雾,也没有晒人的太阳,海平线无比清晰。对此他们是十分满意的,以至于半路上闲谈得都比以往更多。小艇在船舷边停靠,几位年长的警官便先行攀登上船,新人跟在他们后面,身上挂满相机、工具包和记事本等各种必需物件。小伙子看起来略有些紧张,登上舷梯时四处张望着。早上,他刚向朋友们宣布,今天他要去见识些不得了的东西,这时很怕错过什么值得记忆的细节。 </p><p>收获的过程是从船头开始的。首先,在甲板上,他们查获了一台船载鱼叉——三角枪头,通常是捕鲸船会配备的那一种,只是尺寸更小些——以及锅具、切鱼刀、案板,案板上摆着一块大得可疑的去皮鱼肉。这并非一道谜题,毕竟那段硕大的、近一人高的鱼骨就吊在甲板上方,正准备进一步分切,银灰色的鱼尾色泽仿若金属。同样颜色的鳞片散落在甲板地面上,已被无数双雨靴踩踏得肮脏无比,可见鱼身上的肉已经分解处理完毕,大概能在冷库的最外层见到。如此他们就更不着急了。再往前走一段路,在这赤裸裸的屠杀场景后方,他们见到了人鱼身上除去鱼鳞外最无价值的部分,即上半段人身的尸体,像一般渔民丢下的鱼头似的抛在那儿,倚在船舱外的一堆杂物上。这是一具健硕而美丽的躯体,体型与大体格的人类男性相当,皮肤惨白,肩臂宽而厚,易于令人想起大理石雕塑,或其他若干神话传说中应有的形象——胸口被鱼叉贯穿处只留下一条窄而深的口子,少量的血如轮船上的锈迹般直直地沁下来。再往下,身体在下腹部拦腰截断,脏器流了一地。这同时包含着人身与鱼身中的全部脏器:偷猎者会将人鱼倒挂着进行分割,当皮肉切断、脊骨中间的关节也咔吧一声撬开时,整副内脏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随着上半截人身一同坠落到地上。随后他们将腰两侧的鱼鳍割下来,剩下的就随意丢弃在一旁。此刻,人鱼沉默地倚在墙边,低垂着头,属于人的肝脏、胃、小肠与属于鱼类的鳃和鱼鳔舒展着摊开在地面上,湿润而肿胀,面积远比半截尸身要大得多,像从腹腔里生出了形状各异的粉红色块根,偶有几块颜色更深的点缀其中,柔软地嵌在缝隙里。当船身颠簸时,这摊光滑的脏器便互相挤压着,在地面上微微摇曳。 </p><p>对于这种场面,来访者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新来的!”其中一个叫道——把相机拿来,拍些证据——而为了拍得更清楚些,这位实习海警鼓起勇气,上前撩起人鱼海藻般的长发。那张脸于是露出来了,反而使他们大吃一惊,因为单就这一瞬间所见而论,他简直与人类别无二致。他的嘴紧闭着,隐藏了理论上应有的满口尖牙,一双眼睛却是睁开的,以一种沉思的、近乎冷峻的神态望向下方翻涌的海面。这一刻,倘若只从视野中截出这一张面孔,观者将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能够在政治新闻的头版上看见它,或最起码曾在剧院里见过与之相近的神情和仪态;再仔细端详下去,则能轻易想象它的眉心会在何种状态下紧皱或舒展,想象出其主人说话时的音调和语气。实习生慌张地寻找起快门,至于警官们——起初,他们以为那双眼睛是黑色的;凑近去看才发现,原来只是瞳孔散大了,银灰色的虹膜被压缩得像是一对狭窄的铁圈。这使他们终于得以回到最初那种悠闲的氛围里,毫不费力地下了结论:这条人鱼,这只珍稀的海洋动物,在海中生存、或许也思考了数十年后,被船舱里那些此刻正戴着手铐的偷猎者们用捕鲸叉重创,随后以惯用的方式宰杀,鱼肉分切、冷冻,准备走私供人食用,其中最新鲜的一小块或许已经进了那几个家伙的肚子,鱼骨、鱼鳍与鱼尾则打算另寻销路,制成药材或工艺品,陈列在某位富豪的珍宝库里。一切有价值的部位都能被加以利用,没有价值的则提供确凿的罪证。他们于是带着相机和新人——后者方才呆站许久,经人提醒,此刻正在执法记录册上奋笔疾书——一行人心满意足地接着往前走了。 </p><p> </p><p> </p><p> </p><p> </p>
想法非常有趣的一篇…专注于一个灵感点将它发挥到最大,由此呈现出来的作品十分令人印象深刻,而细致投入的血肉描写又让人不由得有胆战心惊的感觉。
人鱼作为虚构生物被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但描写的方向却不是大家常用的美好幻想,宰杀和解剖颇有现实风的血淋淋感(物理),但描述到他的面容和双眼时,又难免因为“那是个称得上美丽的、轮廓分明的‘人’”的事实,产生一种不该如此、不忍如此的落差感。场景本身不只是宰杀,而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剥削、伤害,甚至有些猎奇的观察过程,又流露出一股荒诞,一件道德上有些过意不去的举动,以年轻人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方式存在着,这在我看来是有讽刺意味的,甚至可能影射了某些现实中“自认为理所应当,实则伤天害理”的自然规则。假如我没有理解出错的话,不得不说这精短的段落很好地达成了这样的效果。
也许行云流水的表达稍显单行道了一些,不怎么有波折和悬念,但也因此很流畅,几乎没有多余的累赘。
像手术刀一样带有某种解剖意味的短篇,篇幅短小精干反而更有效果了。一条略显仓促然而关键画面却无限放大,好似历历在目令叙述者记忆犹新的记录,每一段段内经过的时间好像是越来越短,读下来会感觉节奏一直在加速,直到警官们终于回到最初的悠闲中。实习生作为以类似读者的心态登场的角色,生动表现出任何第一次经历这场面的人会有的感受,代入感很强,一想到他今后也要变成警官中的一员就更叫人揪心了。铁圈般的银灰色虹膜正是人鱼区别于人的一个象征,人们一旦找到这种符号,就能毫不犹豫、毫无心理负担地抛弃原先有的良知和恐惧:毕竟这不是人(同类)。
特别喜欢这一部分:“凑近去看才发现,原来只是瞳孔散大了,银灰色的虹膜被压缩得像是一对狭窄的铁圈。这使他们终于得以回到最初那种悠闲的氛围里,毫不费力地下了结论:这条人鱼,这只珍稀的海洋动物,在海中生存、或许也思考了数十年后,被船舱里那些此刻正戴着手铐的偷猎者们用捕鲸叉重创,随后以惯用的方式宰杀……一切有价值的部位都能被加以利用,没有价值的则提供确凿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