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有和少年篇交替更新的理由大概是因为我想在过年前从地宫里出来……虽然怎么看怎么危险的样子。四章主线都出了我才刚进入图二,只能不要脸地疯狂往前赶进度了。故事梗概大法好。文手的自尊心,那种脆弱的东西,不需要。【日
部分台词原文来自他们的荔枝人,感谢审稿团的爱❤
【上接翼翼(姑且算):http://elfartworld.com/works/87291/
前文提要:http://elfartworld.com/works/87474/】
自他们意外被困在与正确的道路一墙之隔的房间里,数来差不多已有将近四个时辰了。
石门刚落下的时候他们在这个房间里仔细翻找了半天也没能找到开启的机关,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两个时辰之后,在回廊转动的同时,这道石门却也跟着自行打开了。困局虽解,然而移动的回廊却使他们再度偏离了正确道路,已没有什么离开的必要。联通正堂的道路只有一条,想要返回,只能在这里继续等待明日未时到来。
为了探查回廊整体的结构,前一晚他们基本就没怎么休息。既然这会儿只能干等,便索性选择留在这个房间内原地休整。为防着有什么突发的意外状况,由三个男人轮流守夜,朱翊值的第一班岗。
纪舒平在回廊按时旋转的低沉轰鸣声之前清醒过来。睁开眼睛,就着抱枪贴地而眠的警醒姿势,能看见值守的朱翊靠墙坐在不远处一盏长明灯的阴影下,怀里抱刀,目光沉静地半垂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尽量不发出声音地提了枪起身。几步之遥外黎鹂把脸颊蹭在朱翊借给她的披风上,睡得正香。月白在另一边蜷身而卧,刀压在身下,老练地把胸腹要害掩藏起来。这样的睡姿纪舒平在四川宣抚司的时候曾经见过,只有经年沙场的老兵,才养得出这般警觉的入眠姿态。
他把视线从月白身上移开,走到朱翊身边轻轻碰一碰他手臂,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唇形。
“我来,你去歇会儿。”
毕竟一夜没睡,朱翊眉间也稍有些倦色,当下没什么异议地点点头,就打算起身往月白的方向过去,不想给纪舒平一把拉住。
“去哪儿?就这睡吧,我守着。”
朱翊瞄他一眼,把手臂往回抽了抽,纪舒平却没松手。朱翊便轻笑了一声。
“我睡哪你也管,你以为你是谭枢吗——就谭枢也不管我睡哪啊。”
纪舒平没被他逗乐,脸色反而略微沉了下来,隐约有些恼火的样子。
“朱翊。”
他的声音里带着明白的警告味道。
“能不能好好听人说话。”
朱翊挑挑眉毛,不再耍嘴皮子,只伸了手把他拍开。
“能。你说。”
纪舒平没有马上开口,先转过脸看了一眼月白。那位王爷安静地蜷成一团,枕在地上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是不是醒着。他又把视线移了回来。
“那个金国人。”
他一面轻声说,一面紧紧盯住朱翊看。听见这个指代的朱翊脸上表情纹风不动,显然并没有觉得意外的样子。看起来至少到这个程度为止的信息,朱翊事先应该是知道的。然而纪舒平最终只斟酌着谨慎地补了这么一句。
“……你尽量离他远一点。”
月白明面上能查得到的身份是金国节度使的贴身护卫,至于他事实上就是那位完颜氏的少年名将这件事,即便在机速房内部也属于极秘要的内容。就算他暗自猜测素来耳目灵通的银鱼卫恐怕已经从自己的渠道得了些消息,然而无论朱翊知道与不知道,机速房的情报,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从他这里往外透露。
朱翊听他这后半句,倒是先看了他一眼,也没说什么,只含糊地应了,回过身仍我行我素地往月白的方向走。纪舒平皱了眉伸手想拽他,给朱翊灵巧地闪了开去,简直被弄得真有些动气,低低叱了一声朱翊,声音比先前他们对话时要略大一些,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朱翊侧过脸,带点似笑非笑的表情轻描淡写地回他。
“你安心好了,我自有分寸。”
说完也不再理他,径自走到月白边上,在他背后附近拣一处地方盘膝坐下来,靠在身后墙上,合目养起了神。许是被这点动静扰着了,睡梦中的黎鹂动弹了一下,倒没醒,翻了个身又沉沉地睡过去。纪舒平瞪着朱翊看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长长吐一口气,把枪尖靠在这一侧的壁上,心里暗自把这不听人劝的小兔崽子来回骂了两遍,也倚枪贴墙坐了下来。
朱翊自小我行我素惯了,除了谭枢的话他还能听点进去,旁人说什么都只当耳边风。纪舒平不是不知道这点,只是手里握着的情报着实让他不得不对这位小王爷提起一百二十分的警惕,眼见身边至交友人分明知道他金人身份却仍毫无提防之意,甚至还有些刻意回护的样子,实在让他有些沉不住气。
……不过朱翊这个态度,倒是让纪舒平确认了银鱼卫的确是知道些什么。具体知道到什么地步并不好说,但能让朱翊如此纵容维护,幌子上的那个节度使护卫身份,恐怕并不太够分量。许是在银鱼卫……不,也有可能是更上一级的层面里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节也说不准。那位小王爷自己一路上倒始终保持着沉默低调,即便舒平暗中留神盯他行动,也未见什么有私下里的小动作,倒真像只是朱翊手底下一个普通的银鱼卫卒似的。
既然朱翊说他自有分寸,权且便信他有这个分寸好了。
纪舒平在心里默默将记着月白王爷的这一页纸打了个折角。将他们困在这房间里那伙身份不明的人物,若真是赏善罚恶令上的盗宝贼,金国方面关注此事倒也显得颇合情理。只是月白这个人,待从地宫出去,恐怕还得详细再查一查。
这一夜倒是未再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大事。熬到未时,疑似盗宝贼子的那伙人也没再出现,他们便顺利地从正确的通道返回了正堂。谭枢与白单秋已经在正堂等待了将近两日,谭枢尚且还稳得住,白单秋面上的焦灼之情显然已溢于言表,见他们从通道里出来,几乎是立刻便迎了上去,关切地探问他们的情况。
朱翊昨晚上似乎休息得不怎么好,早晨起来就没什么好声气,这会儿见到谭枢,脸上的表情才稍微松动一些,走过来和他说话。黎鹂一听说谭枢是皇城司的人便有些气鼓鼓的样子,避瘟疫一样站得离他远远的,也不肯打招呼。谭枢脾气好,并不和她计较,只笑一笑就继续和朱翊交流起两边通道里的情况。
跟右侧变化复杂的机关回廊比起来,左侧的通道要显得简单得多。谭枢和白单秋沿着通道一路走到尽头处,见到的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水潭。水面宽只一丈左右,水底却依稀泛出点微光来。谭枢曾经下水探过,那水潭另一面连通一个显然是人力而为的石砌水池,水池之外空间开阔,如同一个巨大的洞穴,极目可见被一些极为厚实的青石墙壁分隔开来。入口处的水池背靠一面圆环形的墙壁,墙上题了四首诗,谭枢已经默下,并在返回时让单秋将其与正堂的诗词誊抄在一起。环墙之外的空间则被断续的高墙隔阻了视线,谭枢试着朝深处走了一段,发现被石墙分隔出的道路曲折分岔,像是个庞大而复杂的迷宫。
考虑到单秋和朱翊一行未跟上,谭枢并没有太过深入迷宫内部,只在入口附近做了一番勘察。整个迷宫似乎隐约是个方正的八角形,隔出道路的青石厚墙是中空的,墙上散布着些仅容一人出入的小门,门可以抬起,但相当沉重,朝内望去是一条幽深逼仄的甬道,不知通往何处。
正堂右侧的机关回廊是个死胡同,被困在里头的两天里该查能探的基本也已经被摸了个透彻,一行人便决定一道往左侧水潭那头的迷宫处走。
左侧通道不似右边那样精巧,越往深处人工痕迹越少,光线亦显得幽暗。还好朱翊他们事先准备周全,点起了一盏小巧的灯笼照路。谭枢正回了头提醒众人潭水冰冷,下水之前最好做些准备,有些意外地见纪舒平不知什么时候落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在灯笼的光线稍微有些笼罩不到的地方站住脚,侧了脸似乎在看甬道拐角处墙上的什么东西。谭枢把手里的灯笼抬了一抬。
“豫持兄?”
纪舒平闻言转过头,紧几步赶上来,迎着谭枢略微带些询问的眼神,只轻描淡写地笑笑。
“没什么,朝前走吧。”
潭中的水果然如谭枢所说的一般,异常冰冷刺骨,从水中出来之后几乎每个人都禁不住连打了几个寒战。月白为了遮掩身份染的黑发浸水之后褪了色,露出他原本的一头红发,朱翊干脆大方地揭露了他金国使团护卫的身份。纪舒平本来就知道,当下便未动什么声色;谭枢素来处变不惊的性子,只深深看了月白一眼,却也没做任何评论,这件事倒给心照不宣地揭了过去。只是他们在池边拧干湿透的衣物时,却发现黎鹂并没有跟上来。
黎鹂毕竟只是个年轻的小娘子,比不得他们这些经年习武的男人,恐怕是体力有些不足,过水潭时慢了一些。谭枢和纪舒平的意思是稍微等她一等,白单秋与她虽是初遇,似乎颇为投缘的样子,还提议了是否需要下水去找一找,不想却被朱翊措辞严厉地拒绝了。他并不打算等待掉队的黎鹂,态度强硬地坚持继续朝前探索,这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显然让白单秋颇为不满,出言顶撞了几句,叫朱翊狠狠地斥责了一番,低着头抿紧唇角站在那里,敢怒而不敢言的样子。
气氛显得有些僵。谭枢扯扯朱翊,低声似乎劝了几句,朱翊并不回应他,只抱了手冷冷地支使白单秋去解环墙上那四首诗的谜题。单秋本来年纪就小,再怎么也是公卿世家的出身,自小家里宝爱着长大的,受了这样的气难免觉得委屈,眼眶微微泛着点红,一言不发掏了纸笔出来的手都带了点抖。纪舒平有些看不过去,走到他身边去安慰地抚一抚他肩膀,还没来得及开口就给朱翊远远毫不客气地打断。
“让他解。不许帮他。”
朱翊是单秋名正言顺的上官,他这么发了话,纪舒平也不好再说什么。单秋只咬紧牙,把头埋得更低,疾笔在薄纸上做起演算来。
环墙上的四首诗皆是字谜,这一点在谭枢第一次探查返回转述时单秋便已经有所猜测,现下亲身站在这里,愈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八角形的迷宫暗合八卦方位,那么这四首诗的谜底应该亦与卦象有关……
单秋心思本就机敏伶俐,近来的兴趣又与术数有关,一旦沉下心来推敲这个谜题,倒把他与朱翊之间的争执暂时抛到了脑后。提笔在纸上写写算算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一展眉,像是找到了解法,兴奋地抬起头似乎打算说些什么,一眼瞧见正看着他的朱翊,唇角的弧线便往下掉了掉,又低下头去谨慎地复核了一遍,才另取了张纸将推演的结果誊抄清楚,默默递给朱翊。
朱翊倒也没再为难他,就手接过来看了一遍,神色淡淡的,既不夸奖也不批评,只略点一点头。
“说得通。”
谭枢倒是先冲单秋笑了笑,表情里带些安抚和鼓励的味道,之后才开口去问朱翊。
“若按这个解释,有四卦俱为生门。我们是选其中一条走,还是继续分开查探?”
朱翊略沉吟了一下。
“一道吧。这迷宫一样的地方,把人分得太散了反而不方便。——纪舒平,你的意思?”
自从在水潭那头的石壁角落里意外见到一枚机速房暗记之后,纪舒平几乎便已经确定了那位“蜀僧”的确曾进入过万贤山庄的地宫。记号的笔迹潦草,只有一个代表“前行”的标记,写在一个模糊的瞧不太出是什么的记号下方。到了水潭这头,他借着查看环墙的由头已经将整个水池周围仔细看了一圈,却未再见有任何记号。舒平正暗自思索着刚才那线索的含义,忽然听朱翊这么问他,答得略有些心不在焉。
“……你定。”
这明显像是在敷衍似的答案让朱翊略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倒也没追问下去,点了点头,把那页纸还给白单秋。
“你来选吧。”
单秋伸过手去接,朱翊顿了顿却又把纸抽了回来。
“不,还是我来。”
他扫了一眼纸上列出的四个卦象。
“走涣卦。”
【注】
·撒腿狂奔的故事梗概线上有些看着太突兀的跳剧情大概会由那谁那谁和那谁之后再做一些补充……另外细心的旁友大概已经发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不我并没写错,那就是故意安排的www
·查了一下荷花四绝(环墙上的破阵提示)的作者生活在距离企划差不多半个多世纪之后……所以again我依然决定把这些诗当做原创来处理……。
临安行
重阳将近,唐家上下越发忙碌。
今年重阳乃唐家老太八十整寿,唐家老太掌管唐门多年,蜀中唐门富甲一方,有她偌大功劳。如今,虽早已将家中事情交由膝下几子分别打理,唐老太在唐氏一门中的地位依旧举足轻重。往年祝寿虽也有些阵仗,却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此番隆重。
唐府内外油漆彩画一新,大门高搭彩棚,处处张灯结彩,净是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早在头年腊月里,便有唐家子弟搜集的名贵药材、奇珍异宝等等,源源不断地从四方运至蜀中,数量众多,不得不一一记录在册,单辟出两间库房存放。其中物品,除了东海九子明珠之类的珍宝,或者波斯镶金琉璃盏之类的特殊物件,大都报备唐老太后由各房挑选一番,余下分类入库,化作常用。
近日上至官家大贾,下至武林各派,上礼贺寿来来往往,有头有脸的人物更不在少数。唐门长子唐仁在四方颇有威望,接待各路宾朋全都由出他面,每日迎来送往应顾不暇。三子唐礼常年在外打点各处生意,心思细密,只是此时尚在归途,也是指望不上。四子唐智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飘忽。一班小辈不是外出游历,就是年岁尚浅,担不起这责任。这登记寿礼的差事自然就落到二子唐义身上。
唐义已被这差事绊住了数日,除却登记账目,还要一并核对礼品来处。林林总总,无边无际,饶是唐义钻研机巧多年,最耐得住繁杂难事,一来二去也没了耐心。他原本寻思趁此机会,一面将礼品逐一登记在册,一面从一众礼品中选出些精巧的玩意儿,再打磨雕琢,加入机巧在其中,赠与前来祝寿的亲戚贵客。最后索性将纸笔一丢,蹲在高低的货架之中,翻找把玩了起来。
他在一方精致锦盒中发现一只玲珑剔透的八角琉璃转心灯,八个角各坠有不同吉兽作点缀,每只小兽皆以红宝内嵌为眼,雕琢得栩栩如生;灯上坠了数不清的琉璃珠,颗颗晶莹剔透,只需在正中灯座中点上一根蜡,便光华夺目。唐义一时看得入了迷,待到下人掌灯,才惊觉红轮西坠,天色已暗。他暗暗自责,明明一把年纪,还贪玩误事,好在也只有自己知道,若要叫其它弟兄知道,保不住又要被打趣一番。
他将灯放回锦盒,整理妥当,在账本上添上几笔,归于一侧,转身欲离开库房。刚开来房门,手下家人唐贯便提着灯笼,一溜小跑冲了进来,两人险些撞个满怀。唐贯本以为二爷在屋中盘点,不料迎面便是,紧往一旁躲闪,慌忙间将一旁矮桌上的几只木盒全带在了地上。木盒连带着里面的物件,稀里哗啦摔了满地。这库房内近日放满了各处送来的珍贵礼物,随便挑出一样来,有个碰伤或者摔坏,都是他三辈子也赔不上的天价,好一好兴许还要了性命。唐贯吓得趴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静候处置。
唐义捡起盒子,见盒子样式古旧,上面漆也掉了几处,显是有些年头,断不会是今年送来的寿礼,想是以前有人随手放在此处。他又从地上捡起散落的物件,拿在手中翻看,只觉有些眼熟,像是只缺了胳膊的机关偶人。
唐门机巧天下间堪称一绝,除去些绝妙的机巧藏于密室中严加看管,不会轻易拿与旁人观瞧,一些稀松平常的机关随处可见,五岁稚童手持机关偶人四处游戏,在唐门中也不是什么稀罕光景。唐义翻过偶人的身子,借着灯光看去,偶人后背上似有什么花纹字迹,年头太久早已模糊不清,看不真切。
唐贯见二爷并未立即出言训斥,仗着胆子抬起头四下观望,没在屋内见瞧见什么摔坏的贵重东西,心也由梗嗓回了腔子里。他平了平气,起身道:“二爷,长孙少爷回来了。”
唐义面上一喜,随手将偶人塞进袖中,抬头道:“哦?珏儿回来了?他这次回来的倒是快当。”
唐贯见二爷这便要走,连忙拎起地上灯笼,在旁引路:“下午晚些时候便听说长孙少爷回来了,前院热闹了好一阵。想是您忙着没听见。刚才小的帮二夫人送东西,可巧碰上长孙少爷正在您院中寻您,差小的来,说有事找您。小的怕有什么急事,不敢耽搁,赶紧过来请您……”
两人才出屋门,正说着,忽见一人拐进院门,由远及近快步而来。来人一身素白,二十岁出头,怀中抱着个长条套盒,正是唐门嫡长孙唐珏。唐珏见是唐义,叫了一声“二叔”,便要上前行礼,被唐义一把拽住。
此时天色尚未全暗,加上灯笼亮光,看得也还真切。唐义见唐珏虽眼神明亮,但观之略显疲色,想是舟车劳顿。较之几月前,眉宇间多了些许沉稳,心中看着喜欢,伸手拍拍唐珏肩头,问道:“听闻你下午回来?可去见过太夫人和你爹?”
唐珏点头:“一回来便去祖母那里问了安。虽然也想去给父亲请安,可惜他老人家一直无暇抽身,只好晚些或者明日早起再去罢。”
唐义瞧见唐珏怀中紧紧抱着个套盒,问道:“你一回来就急着见我,可是在外寻了什么稀奇的物件,怕坏怕烂,赶紧送来?这么宝贝的东西,怎么不直接拿给太夫人?”
唐珏转了转眼睛,左右看看,道:“东西确实有点稀奇,可惜并非给祖母备的寿礼。个中奇妙,恐怕唐家上下,唯有二叔您能说出。我一路心中惦记,既然到了家,自然要马上拿给您过目。”
唐义来了兴致,恨不得即刻就叫唐珏打开盒子,一看究竟。他转念一想,按捺住心中难耐,拉过唐珏的手,笑道:“侄儿多日不见,来的正好。走,陪二叔一同用膳!”说罢扭头吩咐唐贯,将今日晚膳送至书房,“我倒要看看,你这盒子里究竟装的什么稀罕宝贝。”唐义一手拉着唐珏,一手抢过唐贯手里的灯笼,急匆匆直奔自己院中书房而去。
唐门大宅依山而建,百十年来不断重修扩建,院落层层叠叠,亭台楼阁参差坐落,远看别有一番风韵和气势。前几进院子建在山脚,方便走动;私密的内宅则不少建在山上。故此内宅往来之间多有高低起伏的石阶相连,日日往来,就算一般下人也练得健步如飞,如履平地。唐义平日总研究些精妙机巧,不喜打扰,却又舍不下前院厨子的手艺,早年便选了座坡上的院子。一来不似山脚下人多吵闹,二来离厨房不远,若是下人腿脚麻利,饭菜端过来却也冷热正好。唐珏自小在唐门长大,大宅上下轻车熟路,即便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二人先后进了唐义的书房,不过多时唐贯便拎着食盒叩门进屋。
唐义的书房虽不及唐仁的书房考究贵气,也不如唐礼之处素雅,却也干净整洁,收拾得井井有条。书房原分内外套间,里间早被唐义改造成研制技巧的所在。唐义指点门下弟子机巧功夫另有他处,平日此处只有唐义和贴身下人出入,偶有兄弟间的走动,故此内外仅用一座楠木屏风相隔。
唐贯布好酒菜,斟满两杯酒,放下酒壶退出,反手将门带上。唐义拉着唐珏入席,草草吃了两口便放下筷子,探身问道:“珏儿,你那宝贝似的盒子里,到底装了什么稀奇东西?”
唐珏心中觉得有趣,这位二叔平日里宽厚温和,为人稳重,一但遇到什么新奇玩意,便像个孩童按耐不住。若不是自己在此,有晚辈在前,恐怕唐义早就跳过来,夺去盒子看个痛快。他心中有意卖个关子,故作迟疑,缓缓放下酒杯道:“二叔有所不知,侄儿此去临安,遇到一桩怪事。”他偷眼观瞧,见唐义已然急得坐立不安,就差张口出声催他。唐珏暗笑,随后神色一正,便将在临安月夜遇袭,斩断古怪傀儡手臂之事一一道来。末了,他抽开套盒,推至唐义面前,说道:“侄儿才疏学浅,并不擅长机巧之术。但多年耳濡目染,也认得此物上所用,确是唐门天机丝,断不会认错。”
唐义接过套盒细看,待看清盒中物件,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神色大变。
唐钰又道:“侄儿并无听说过我唐门有此等手段,但天下武林,又有谁家机巧之术能胜过我唐门?本想再探个究竟,那傀儡也踪迹不见。侄儿只觉此事蹊跷,二叔您可知道些什么?”
唐义不答话,神色越发古怪,额角也渗出汗来。唐珏见状倍感奇怪,正要发问,但见唐义怀抱套盒起身三两步冲进里间,留下一句“用过饭就回去早些歇息罢”,便将唐珏一人撂在桌旁,对着一桌酒菜。唐珏心中不快,只觉无趣,草草用了饭,唤来唐贯,挑灯离去了。
屋中只余唐义,他拨亮烛灯,取出盒中物托在手中,在光下细细研看,却原来是一截被斩下的人骨手臂。寻常白骨腐朽后根根散落,这半截胳膊却仍按原本位置连在一处。只见这半截傀儡手臂颜色、重量,都与人骨一般不二,表面坚硬不似常物,节节中空,关节处皆以天机丝串联,故此未失其形,精巧异常。如不细看,也就是只道是截寻常白骨手臂罢了。手臂末端被齐齐斩断,想来便是自那离奇傀儡上斩下。听唐珏描述,那傀儡身形灵动自如,出招精妙,若不是瞧见颈上白骨骷髅,真如活人一般。
唐义心中纳罕,他多年精心钻研机巧傀儡,虽不像其他兄弟时常行走江湖,却也从未断了外面消息。江湖上苦研机巧者不过数家,各家技术短长、种种路数,他通通心中有数,并无哪家可做到如此地步。何况仅由所用千机丝判断,此物便和唐门脱不了干系;何况驱使傀儡能达唐珏所说水准者,唐门中也屈指可数。两者相加,更是不知究竟何方高人,竟有如此技艺身手。思绪至此,唐义惊出一身冷汗,在屋中不住踱步。
也不知走了多少步,忽听远处更梆作响,窗外有人笑道:“我寻思二哥此时定然醒着。”话音未落,来人已至门口,推门迈步进到屋中。唐义闻声大喜,忙出来相迎,见三弟唐礼站在外屋,身后下人手托方形包裹。
“三弟你何时回来,怎一点动静也没有?”兄弟四人中,数三子唐礼与唐义关系最好,平日里往来也最为密切,只是唐礼常年在外,一年到头见不到几面。唐义点手吩咐下人上茶,将唐礼拉至椅边,乐道:“何时到的?怎和先前来的消息不一样?不是说还要几日才能到?”
唐礼被他一把按在椅中,笑道:“原是还要三五日,怕误了二哥口福,快船换快马,连夜紧赶了两日,刚到。”唐礼说罢点头示意,下人上前将手中包裹放在桌上,层层拆开露出其中锦盒。锦盒一尺五寸见方,高约两尺,放在桌上占去大半桌面。唐礼伸手打开盒盖,道:“便是如此,却也再放不得,二哥趁鲜用了罢。”
唐义凑近锦盒,见盒中冒出丝丝凉气,偌大锦盒真正用来盛物,不过中间八寸见方,上下四周厚厚夹壁塞满冰块,冰着盒中一串荔枝。
此时已近重阳,便是蜀中荔枝也早过了季节,不知唐礼又是从何处弄来这一盒荔枝,大费周章一路冰了回来。唐礼见二哥面露不解,道:“此番远去云南,归来途经蜀中灵溪谷,谷中有棵老树,已有百岁年纪,不同于别处,偏偏在此时才结果。我瞧着有趣,尝着可口,便向谷主讨了些,让人备个盒子冰上,一路赶回来。”
寒气附在果皮上,闪着淋淋水光。兄弟之间本没那多礼节,若在往日,唐义早已抓起果子,剥皮尝鲜。唐义惦记内室中森森白骨,只随意与唐礼客套两句,抓起两颗荔枝嚼下去便不再动,也不知品没品出滋味。
见唐义反常,唐礼问道:“深秋熟的荔枝,可是不合二哥口味?”
唐义连连摇头道:“非也,三弟一番美意,平日我定当一颗不剩。只是我不巧心中有事牵挂不下,怕是这谜一日不解,我便一日吃不下、睡不安。”
唐礼奇道:“不知二哥所遇何事?能让二哥吃不下,想来必是难题。”
唐义拍案道:“三弟莫要此时打趣。也罢,兄弟之间,无需隐瞒。三弟你见多识广,今日也来看看,此物究竟是何来历。”说罢猛然起身,便要去屋中取那古怪的白骨傀儡。唐义心急如焚,起身过猛,袖里掉出一物,正甩在唐礼身前。唐礼弯腰拾起,对着手中缺了一臂的机关偶人一愣,问道:“这是从何处得来?”
唐义道:“恰好从库房中翻出,看着有些眼熟,顺手放在袖中。三弟你少坐片刻,我这就去把谜题取来。”说罢急急而去,直奔内室。白骨断臂早被他拆开,以便一探究竟,散满桌案。他来了性子,索性撩起衣服下摆,将所有骨头尽数划进去,抱着衣摆回了正屋。想是唐礼见他神情凝重,似有正事相商,已遣下人撤了锦盒,在外候命。
唐义近前,将衣摆抖在桌面,白骨满桌。
唐礼放下偶人,捏起一根指骨,笑道:“二哥这又是在摆弄什么?难道数月不见,对鲜果点心没了兴趣,转了性子想学戏文里的妖精,吃唐僧肉么?”
唐义推近桌上蜡灯,道:“你且仔细看看。”
唐礼心中有疑,借灯光仔细观瞧,看罢倒吸一口凉气,问道:“此物从何而来?不是二哥的手笔?”
唐义将唐珏先前的那番话又细细讲了一遍,言罢口打唉声,道:“人骨薄脆,无法久用;也过于零散,不利操使。以人骨为料,做成傀儡驱使,此等荒唐事情,我是断没想过。只从此物看,此人必和唐门有极深渊源。只是放眼唐门上下,恐怕并无这样人物。三弟你久在外行走,可有什么头绪?听过什么传闻?世上竟还有如此机巧大家,我竟闻所未闻,怎能不叫我寝食难安。”
唐礼久久不语,低头沉思。半晌过去,但听远处二更梆响,唐义再也沉不住气,催道:“三弟你究竟有无头绪?”
唐礼抬头道:“我心中有一人选,若是他还在世,做出此物倒也很有可能。”
唐义怒道:“老三你又在打趣,说什么‘还在世’,你这分明是想提个死人?!就算老爷子从坟头爬出来,他做的出来,也断不会做!”
唐礼劝道:“二哥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唐礼拿起那老旧的偶人,放在唐义面前。“你可还记得这是何物?”
唐义压住气,粗声道:“我管它是何物,不就是个孩童的玩物。你莫要打岔!”
唐礼翻过偶人,手指偶人后背一团模糊的花纹字迹道:“想是二哥忘了,此乃你儿时和人打赌所制,只因输了赌,便在气头上磨掉背后签字,重重摔在地下,摔掉了一只手臂,之后便不知被藏到哪里去了。我曾十分想要此物,后来也遍寻各处无果,故此印象深刻,一看便知。”
唐义愣道:“就算是我当年所制,和这白骨傀儡,又有何干系?”
唐礼道:“二哥可记得,你们当日因何打赌,赌的是什么?”
唐义迟疑道:“经你一说,约是打赌比拼谁的偶人更灵活。”
唐礼又道:“二哥可还记得对方赢了赌约后,说过什么?”见唐义摇头,唐礼声调忽变,学道,“‘这木傀儡虽然操控起来也算灵活,但总是觉得笨手笨脚不够精巧灵活,如若直接用人骨来做,岂不就比得上真人那版细巧了?’”唐礼不擅易容乔装,对嗓音变换也未曾下过功夫。只是他事事观察仔细,经事不忘,此时学起当年的言语语气来竟也惟妙惟肖。
唐义瞬时忆起往事,后背流下一道冷汗,颤声道:“可、可你说的那人,他不早就……”
唐礼道:“此事多年来,于唐门诸多禁忌讳,众人闭口不谈,当年事也不了了之,连对那位姨母都疏远了几分。”
唐义急道:“他当年不是被火烧死了?你就凭儿时戏言,就认为死人复生?”
唐礼道:“你可曾见过尸首?”
唐义道:“见过。”
唐礼问:“可曾辨得面目?”
唐义思索道:“焦尸一具,面目全非。只能从身型和配饰判断。”
唐礼冷哼道:“身型相似者何在少数,何来复生。”
唐义咂舌,半晌问道:“……那三弟你的意思是?”
“我也只是猜想,并无十足把握,也无任何证据。”唐礼起身,抖了抖衣袖道。
“看来,无论如何,需要走一遭临安了。”
=
=
=
=
=
……最后简直写的在狂奔,不管怎么样三叔他终于要去临安了!可喜可贺。。[。
四川确实有荔枝熟的比较晚,也没有到重阳那么晚,所以荔枝这个我是胡扯的……别较真。
砍傀儡胳膊的剧情请看大侄子的漫画。
诸位,我们临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