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伊莉莎·雪风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顺序会很混乱,因为照着时间的顺序一件一件码放记忆里的事件会把故事变得很没有趣味。伊莉莎·雪风不希望自己的故事像历史年表一样整整齐齐,她认为她的故事是一张乱糟糟的书桌,只有书桌的主人能准确地找到他想找的东西。
所以这个故事的开头,是在苏古塔的一间出租屋里。
这是预言之年501年。
伊莉莎·雪风来到苏古塔后做的第一件事和大部分人一样,就是给自己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她从广场布告栏的广告上找到了这间出租屋,它位于愚者区,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适中,最重要的是价格也非常适中,很适合从深林城远道而来的伊莉莎。
这间屋子位于一座老屋的二层,面积不大,刚刚够一个人宽裕地生活,享有单独的楼梯;它的一层被租给笔墨商人做仓库,除了定期的进出货,不会有多少噪音。向她介绍这间屋子的中间人非常热情,似乎非常擅长和初来乍到腼腆年轻的学生打交道,说这间屋子接待过不计其数的学生,其中不乏后来功成名就的大学者;屋子虽然古旧,但屋况良好,只要注意用火,足以再用上百多年……此后需省略很长一段冗长没有意义的推荐内容,因为伊莉莎不知道在深林城和雪精灵社交圈以外的地方应该怎样礼貌地表达“我已经不想听了”,只能一直听到对方没有更多套话可以说为止。当有人缺少社交礼仪知识的时候,交流的双方都会变得很累,因此社交礼仪实则是一种效率工具。
伊莉莎付了租金后的第二天,也就是这个故事正式开始的日子。前一天住的旅馆的主人借给她一辆小推车,让她能轻松地把行李运去出租屋。她推着小车,在距离那件出租屋两个街区的路口,遇到了锡里昂·暹罗德。
“您好,需要帮助吗?”锡里昂说。
当时的情形和锡里昂的发言并不非常相称,因为伊莉莎轻松地推着小车,而锡里昂双手提满了大小箱的行李,看上去急需一匹坐骑或一辆小车来帮他分担。引发对话的起因是伊莉莎的小车险些碰到他的箱子,锡里昂则像是受到冒险者的条件反射作用似地问道“需要帮助吗”。
伊莉莎打量了一番比她还要矮上几分的锡里昂,说道:“你要去哪?如果顺路的话,你可以把行李放在我的车上走一段。”
锡里昂露出了有几分尴尬,有几分孩子气的笑容。他指了一个和伊莉莎同路的方向。
接下去的路程由锡里昂推着车。黎曼从伊莉莎的斗篷下面钻了出来,跳到她的肩膀上打量着锡里昂。
这倒是挺罕见。伊莉莎想。
“你好啊,小鸟。”锡里昂发现了他。黎曼是只安静的小鸟,很少在陌生人面前钻出斗篷。“噢,是煤山雀,我还没见过这样黑的煤山雀。”
“他叫黎曼。”
“真好啊。”锡里昂说。他的样貌和言行都像个半大的孩子,唯独说这句话时语气像个老人。
他们到了第一个路口,锡里昂要去的方向还是和伊莉莎同路。
到了第二个路口,他仍旧要和伊莉莎去同一个方向。
他们一直同路到那座老屋的楼下,锡里昂说:“真巧,你也租了这幢楼里的屋子吗?我还以为二楼只有一间房间呢。”
伊莉莎回答他:“我也以为二楼只有一间房间。那么我们就是邻居了。”
接着他们把行李搬上了楼,再接着,他们发现二楼确实只有一个房间。
锡里昂·暹罗德是这个故事里的一个重要角色,不同于伊莉莎在其他人(比如她的姐姐奥菲利亚·雪风)的故事里和无名路人一样不被提起,锡里昂·暹罗德在很多人的故事里都是显眼的角色。锡里昂·暹罗德的身量不高,看上去尚未脱离少年的身形,面容也是介于少年和青年间不分明的模样。他确实还没有成年,但却参与了两年前的暗月城大战,在他这个年纪来说,这份经历简直不可思议,也因此他能被苏古塔魔法学院破格录取。
由此可以说,锡里昂·暹罗德是普通的反义词,差不多也是伊莉莎的反义词。
伊莉莎·雪风出生在深林城一个普通的雪精灵家庭。在这里发生的事情都是很普通的,所以伊莉莎也成长为了一个普通的雪精灵。
伊莉莎自小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由于父母一方(尤其是母亲这一方)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离家出走,或是去改嫁,或是去冒险,或是自此人间蒸发的情况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罕见,所以家中没有母亲这一情况,也是普通的。父亲是一个乐器工匠,有着很符合雪精灵形象的外貌和沉稳性格,在深林城经营一家成员只有他本人的乐器作坊。父亲的工具箱里有一把旧斧头,斧柄陈旧的裂痕里嵌着洗不干净的红褐色污渍,结合了从不被父亲和姐姐提起的消失的母亲,暗示着这个家里有些陈年隐秘。好在伊莉莎是个雪精灵,她沉着地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很久以后她收到了来自不知所踪的母亲寄给她和奥菲利亚的礼物:非常敷衍的一大一小两条花缎带,像是旅行到热带时突然想起自己有两个女儿而买的便宜纪念品——她才忍不住去问了奥菲利亚关于母亲的问题。
伊莉莎的姐姐奥菲利亚在那几年还非常清醒,戏弄了她几回后就出卖了父亲的把戏:斧头上陈旧的红褐色是母亲走后、奥菲利亚在伊莉莎这个年纪时,父亲和她一起用颜料制造的,为了在许多年后戏耍一次伊莉莎。提起这个例子是为了更形象地表明她们的父亲在拥有典型雪精灵冷峻沉稳性格的同时,也有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幽默;但又由于在雪精灵以外的种族来看,雪精灵们的幽默整体上就非常难以理解,因此父亲的幽默在雪精灵中又是非常普通的了。
前面提到了“奥菲利亚在那几年还非常清醒”,在那之后的不久,奥菲利亚就渐渐沉迷进了只有她自己明白的“事业”里。很难说一个人的疯掉是否会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至少伊莉莎不记得奥菲利亚是在哪一天从一个聪敏好学的学生变成疯人的。如果说有什么让伊莉莎感觉到“她不对劲”的契机,大约就是奥菲利亚开始制作各式各样音色奇怪的乐器。她们的父亲实在没有更多技艺值得传承,只好教她们做乐器,其中奥菲利亚表现出了不错的音乐天赋,而伊莉莎则只学会了对付木头。从某一个寻常的下午开始,奥菲利亚制作的乐器都只会发出准确但过于尖锐的声音,她说这是充斥在他们周围、来自神秘之地、看不见的怪物用来交流的音调,她正在制作能够用来和它们交谈的工具。
伊莉莎是个普通的雪精灵,但她也有极好的判断力。这一刻,她敏锐地确定了:奥菲利亚不会按照大家的预想成为不受尊敬的诗人或哲人(当一个地区过于寒冷,生活过于艰辛,人们就来不及去尊敬思想过于高深的人),而是会成为更加不受尊敬的疯人。这一点伊莉莎判断得还不够准确,因为最后奥菲利亚成为了一个更更不受尊敬的疯诗人。世事总是难料。
最终奥菲利亚最满意的作品是一个小巧的手风琴。它的音色尖锐,音域很窄,能把最温柔的曲子演奏成阴阳怪气的讽刺。在另一个寻常的下午,奥菲利亚带着她的手风琴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音讯。同样的,在这个世界上家庭成员忽然发疯并离家出走也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在寒冷的地方。
父亲大概已经很习惯家人的突然离开,又也许“离开”是伴随着“雪风”一起传承在这个家中的事物,他询问了邻人们奥菲利亚的去向,平静地接受了“她拉着手风琴,哼着歌(非常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像个吟游诗人(贬义)一样往北边去”,然后对伊莉莎说:“莉萨,你可以有双倍的学费去魔法学校上学了。”——这就是伊莉莎能够远行去苏古塔求学而非继续留在深林魔法学院的原因。
“人们总是会离开的。”这是父亲对奥菲利亚的离去发表的另一句感想,“人生是独自进行的旅程。”
在气候过于寒冷,生活过于艰辛的地区,人们虽然不怎么尊敬哲人,却常常表现得像哲人,雪精灵们大多都是这样。
而直到很久以后,伊莉莎自己也离开深林城的家之后的很久以后,她才知道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亲近之人的离开(无论生离或死别),大多不是她所熟悉的这样的情形,人们大多会表示悲伤,尽管有一部分是礼貌性地悲伤;而人们离开家去远游时大多会有个仪式,会有鲜花,至少会让亲人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人们会怀念离开的人,离开的人会怀念留下的人。
伊莉莎将这一切归结于寒冷。当一个地方过于寒冷,当雪与风常年笼罩着大地,鲜花和怀念都会太过奢侈。她想,北方人就是这样的,这没什么特别。
但偶尔,极偶尔的时候,伊莉莎会想起深林城的父亲。她会想对她说“人生是独自进行的旅程”的父亲,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深林城,将本属于精灵得天独厚的漫长生命消磨在日复一日的打磨木头、制作乐器上,像一段首尾相同,可以永远循环唱下去的诗歌。她想起父亲,总是因为难以想象度过这样半生的父亲会将人生称为“旅程”。她接下去又会想到,住在同一个家里的她和奥菲利亚,她和父亲,奥菲利亚和父亲,也像这样从未互相理解过。也许这就是父亲说人总是独自离开的原因。
锡里昂·暹罗德在很多人的故事里都很重要,在这里也不例外。预言之年501年的一月,在他遇到伊莉莎·雪风的前一天,他也在同一个广场布告栏上看到了同一则租房广告。
广告上这间出租屋的条件看上去很不错,因为伯伦希尔早就过了能在城市中心不引起骚动的年纪而被他寄放在城郊的德鲁伊之家,所以这间不大的单人出租屋对于锡里昂来说刚刚好。
他第一次见伯伦希尔时,伯伦希尔实在是太小了,小得能被装在毛领外套的兜帽里不被发现,让他错觉伯伦希尔永远都会这样小。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错觉。于是直至今日锡里昂看见在不知不觉里长到能占据半个房间那么大的伯伦希尔,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也会想起伯伦希尔曾是一个铁冰骑士的白狼,他本来会成为那个骑士的坐骑,他本就会长到这样高大健壮。
总而言之,锡里昂找到了发布广告的房屋中间人。中间人是个和善的中年男人,名字大概是玛尔兹或者玛尔科之类的,有着让他感到略微亲切的半精灵的尖耳朵。第二天,也就是他遇到伊莉莎的这一天,他打算一早就把行李从德鲁伊之家搬到出租屋。
当他把行李堆在门口时,他发现他带了过多的东西,因为以往的旅行里伯伦希尔会帮他背着大部分箱子。他觉得有点儿尴尬,虽然周围并没有别人,却有一种考虑不周被抓了现行的错觉。这种错觉促使他做了第二个错误的决定,他赶在有人发现他的尴尬前,一股脑抓起自己的所有行李(而他竟然真的做到了),在伯伦希尔疑惑的送别声里迅速地出发了。
当他在距离出租屋两个街区的路口,险些撞上推着小车的伊莉莎时,这种错觉仍未完全消退,于是他再次发出了错误的问候:“您好,需要帮助吗?”
然后他们走过了一段还算不错的路程,直到锡里昂和伊莉莎发现他们租到了同一间单人出租屋。
没有人搞错住址。他们确认了很多遍,拿出了同一个房屋中间人写给他们的地址小纸条,报出了差不多同样的房屋中间人名字。
“所以结合这些事实和客观推论,”是冷静的雪精灵伊莉莎先说出了这个事实,“我们被骗了。”
锡里昂点了点头。他说:“我们该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让他给我们两个人的房间,或者退还一个人的租金。”
当他说完,忽然意识到自己把自己卡进了一个道德的高地,不论是礼貌、道德,还是他所受到的“尊重女士”的教育,都在促使他继续说:“……当然,是退还我的租金,这间屋子归您。”
他看到伊莉莎突然笑了。即使在以后的相处中,他也很少见到伊莉莎用笑表达喜悦,当然,其他的表情也很少,仿佛这世上没有事情能惊到她似的。据她自己说北方人都是这样的,而她是雪精灵中是非常开朗的那一类。由于锡里昂并没有见过几个雪精灵,所以对这番说法存有极大的疑虑。
伊莉莎说:“你还真是挺有趣的。我们先去给那个骗子点教训再说后面的事吧。”
一开始就说过,这是伊莉莎·雪风的故事。但伊莉莎·雪风作为精灵来说才算刚刚开始的一百二十年生命(实际上这非常奢侈,已经长过了一些智慧种族的一生)作为一个故事的话,讲来讲去总是离不开深林城、家、父亲、奥菲利亚,直到最后才勉强加上苏古塔、锡里昂。这也是世事中吊诡的部分:家人是彼此旅程里的过客,却要占据对方人生故事的重要篇幅。
但这个故事是伊莉莎的故事。
伊莉莎·雪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雪精灵家庭,成长成了一个普通的雪精灵。她的故事大部分都乏善可陈,或者在世界上并不罕见,她的个头不高不矮,容貌也很寻常;她的成绩不错,但从来不是叫人亮眼的优秀;她不擅长音乐,木工手艺也很平庸。仔细遴选这些素材,却也不是完全无话可讲。比如,如果有一日,伊莉莎·雪风出名到她的故事变成诗歌传唱在大地上,后世的诗人一定会这样开头:她出生的黄昏夕阳如血,群鸦盘旋在深林城之上……这虽然不是事实,但在伊莉莎离开深林城时这项谣言已然初具规模。精灵们的寿命虽然漫长,不代表他们不会记错几十年前的事情,当然也很擅长以讹传讹。
实际上这是伊莉莎·雪风在这个故事里最喜欢的片段。黑漆漆的群鸟聚集在一起,然后一齐振翅而飞,成为一场葬礼最后的音节——群鸦是在一场葬礼上而非是在她出生时到来的。那一天是一个陌生远亲的葬礼,因为父亲他们的父辈来自同一个雪精灵部落,所以有些微不足道但值得被邀请至葬礼的血缘关系。
那也是伊莉莎第一次来到墓地。北方人的葬礼通常很简单,人们聚集在一起,牧师(如果逝者和在场大部分人都信仰同个神的话)祝逝者安息,棺木落葬,葬礼就结束了。她在听牧师讲话的时候看见了乌鸦。乌鸦与墓地和葬礼很相衬,伊莉莎这样想。到牧师讲完话(“愿他回归沃玛兹的风雪”)的时候,墓地里聚集了十几只黑色的鸟。这让伊莉莎很高兴,她很喜欢这一瞬间的氛围:群鸦停在墓碑间,像什么诗歌里的画面。人们开始窃窃私语,奥菲利亚在她旁边低声咕哝着“乌鸦……有意思”。
在葬礼的最后,群鸟飞了起来,在墓地上空盘旋。准确地说,是在伊莉莎周围盘旋。现在说起来时,情形好似非常浪漫,仿佛命中注定的神谕,诗人们传唱这个故事时也一定会穷极浪漫地描绘这个片段。但这类场景放到现实里就完全不是这回事,群鸟开始盘旋的时候,人们四散而奔,为了躲开落下的鸟粪,只有伊莉莎因为高兴而站在原地没动。黑鸟一只一只地停到她面前再离开,她发现它们不完全是乌鸦,其中混着好几只乌鸫、鹩哥和不知道名字的黑鸟。黎曼也混在它们中间,像一只会飞的煤球。
在这一天,伊莉莎发现了自己的才能:只要她想,就会有动物出现,来(大致上)配合她的想法。最喜欢响应她的是乌鸦、蝙蝠、秃鹫、黑色的猫,还有黎曼。不管她喊来了什么动物,黎曼都会混在其中。
她以为自己将来会做一个德鲁伊,像北方传统的德鲁伊那样,有一头大熊伙伴。再后来,她到了法师学院,那里的人告诉她,“不是这样的,孩子,你是个法师”。
又从这一天开始,再也没有动物会随着她的召唤来到她身边了。这项才能忽然就消失了,在她的幻想被现实替代的这一瞬间。世事的运行常常遵循玄妙的规律,尤其是有关法师的事,更是玄之又玄。
但是黎曼还是会来。因为他是她的魔宠。
好了,伊莉莎的故事即将讲完了。这听上去好像她已经死了似的。当然,她还活得好好的,还有很长的岁月还没有来到。
这个故事的结尾仍然在苏古塔的出租屋里。
一个(大概)叫做玛尔科的房屋租赁中间人,正在他用来接待房东和租房客的小出租屋里,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在前一天里,他把同一间单人出租屋分别租给了互不相识的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干,每年都会有很多为了前程来这里租房念书的穷学生,在异乡人生地不熟的年轻人和女人不能拿他怎样,只能自吞苦果。他像熟悉推销一样熟悉推脱责任,而他的打手就呆在隔壁。
他打算喝掉杯子里的茶再回家。在他嘴里灌满茶的时候,随着一声巨响,他的屋子的门被一只巨大的狼头取代了——严格来说,是一只巨大的狼头撞掉了他的门。这头白色巨狼挤进了他小小的屋子,一瞬间就塞满了他的半个房间。
这头白狼把目瞪口呆的玛尔科按在地上, 泛着生肉气息的狼吻差不多贴在他脸上,并从那里发出了可怕的咕噜咕噜声。
他连尖叫都忘记了,更没发现茶水从嘴里漏了出来。
这时候另外两个脑袋从门框里挤了进来。他认出了那两个脑袋,是租了同一套房子的女人和孩子。
“您好,玛尔……玛尔科先生?我们在您这里租到了同一套单人房。”是孩子先开口,礼貌的语气让气氛显得极为怪异,尤其是高等精灵这种像唱歌似的说话调调,“相信您应该是弄错了什么吧?”
然后玛尔科被人从狼嘴下解救了出来。女人用一只手把他提了起来,说:“他一定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我们还是把他送去……”
还没等女人说完话,玛尔科尖叫着大喊:“这是误会!是误会!那间房子能住两个人!我会负责帮你们装修成双人间!”
玛尔科所指的“能住两个人”,是指这间出租屋有一个因为年久失修而封死的小套间,还附赠了一个像地下城遗迹似的阁楼。老房子的构造经常难以用外观判断。
“我竟然觉得,”晚上,他们在阁楼探险时,伊莉莎说,“这个阁楼真是物超所值。”
锡里昂捡起一本标题难以辨认的旧笔记本,说:“深有同感。”
于是他们开始了新的冒险。
一切都未完待续。
这就是伊莉莎·雪风的故事。
——END——
字数6526
焦急防爆
文斗太难捋顺了我炸裂,并宣布不对任何OOC负责
前文http://elfartworld.com/works/2130103/
后文http://elfartworld.com/works/2132022/
字数7043
————————————————————————————
一杯最好的茶会是什么味道呢?
在来到这里之前,奥菲利亚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茶”也可以用任何其他东西替代,当你在感知一样东西的时候,它的外貌、气味、触感,都只影射在你一个人的脑中。茶,或者世界,都是它的本质在头脑中的投影。
那么世界上就不存在“最好的茶”。即使存在最好的茶,它在每个人脑中的投影也不会相同,也会有失去味觉的人,对他而言最好最坏并没有区别。
可是再往下推论,那么世界上是不是也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呢?
她知道有一些学者给出的回答是,真理是存在的,只不过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或者说,先有一个“理想世界”的概念,“理想世界”由“真理”、“理想的茶”、“理想的万事万物”构成,而我们只能感知到它们在物质世界的投影。投影总会因为每个人的头脑不同而发生谬误。
奥菲利亚搬出这套理论大多是为了炫技,或像是此时,当做一个戏谑性质的笑话说给旁人听:“嘿,我们在理想世界里,这里有和真理同等级的理想的茶”,因为她知道不会有人会拿出这样完美符合她口味的茶来招待客人:泡得太浓,过于苦涩,微烫的涩味底下压着一缕缕冰冷的霜凇似的气味。但她想到了她的伙伴们,一位空木桶小姐,一位冷酷得似乎不应当有味觉的男士,一位听懂整句句子都有些费劲的小鸮型人,只好撇了撇嘴,继续品味自己手中的茶。
她一定再也喝不到这么好的茶了。
从头说起的话,故事就太长了。就用奥菲利亚的话来总结:他们在梦中梦想拯救一座城市,最终被抛到了梦中的梦中——很显然,他们仍然在梦中。当他们来到梦中菲微艾诺的怪异神殿的瞬间,一阵白光笼罩了他们。
这白光似乎是“美梦”的具体形态,像温暖的洋流托着他们漂浮。再回过神时,他们就来到了这座花园。一座让人舒适得过了头的花园,一处更深的梦境——他们闻得到花的香味,看得到花园中种着的各式各样的花,却难以集中精神分辨它们具体的样貌,这对于醒着(且没有喝过多酒)的(雪)精灵来说是不可能的。
夏绿书正坐在这座梦中花园的中央,胸口别着书本胸针和蝉形的吊坠,面前摆着一张茶桌和刚刚好的四把空椅子,四杯香气浓郁的茶。
她说:“请坐。这里是我的花园,不要客气。我叫夏绿书,各位,初次见面。”
哈,我看过你写的书。奥菲利亚记得这个名字,在塞西尔家桌上的那本书上,那本《绿都旧梦》的作者。对我们学者来说,这就不算初次见面了。
她看见夏绿书从半截面具后露出的微笑。这可以真有意思。
她毫不客气地入了座,毫不客气地尝了尝面前的茶,并毫不意外地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个毫不客气的人。洛尔迦还无法放下上一段梦,磨磨蹭蹭到座位旁不愿意坐下,焦急又小声地说着“海勒姆……他还有危险……”他四处张望了一番,确信海勒姆确实不在周围,又忽然想起来费劲学习的社交礼仪,乖巧认真地报上了自己的名字:“我叫洛尔迦。”
“梵塔西娅·轻歌。”报上了名号的精灵牧师仍在困惑中,虽然犹豫,但也终于跟着坐下。作为一个拥有足够多同理心和警惕心的精灵,她并没有碰面前的茶。而另一位兀烈卡卡的信徒,捷特则保持着他一贯的冷酷,沉默地靠在一边。于是这场面也变得有趣了起来:女士们围坐在茶桌边,像在开一场极为平常的午后茶会;男士们则站在后边。
夏绿书对这样的场面倒是毫不在意,似乎来客们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对她而言都是意料之中的一般。
最为焦急的洛尔迦先忍不住询问道:“你知道,海勒姆吗?”
“我们是朋友。”夏绿书答道,“以前他常常和我一起喝茶。”
“他有危险!”
可夏绿书仍平静地端坐着,好似一点也不担心这个常常一起喝茶的朋友的安危。
“是他带你们到这里的吗?”
“准确地说,”这次开口的是梵塔西娅,“他给了我们方向,但我们想强行把他一起带过来。可是最后,我们进入了神殿,来到了……这个地方?只有他被留在原地了。”
“嗯。他进不来这里。”
夏绿书笑了笑,仍然毫不意外的样子。“但是……看样子,他成功唤醒了我。真奇怪呀……”她感叹道,“我还以为会是塞西尔……”
“塞西尔·卡斯伯特女士?”
“塞西尔!我们也遇到了。”
被塞西尔这个名字触动了的梵塔西娅和洛尔迦异口同声地打断了她的话。这倒不奇怪,奥菲利亚想,夏绿书写的书在塞西尔家的桌上,而塞西尔又能够给他们寻找绿叶的提示,她和夏绿书关系匪浅也不难理解。
“她一直都在负责引导闯入梦的人。”夏绿书点了点头,证实了这件事。
梵塔西娅追问:“冒昧地问一句,您与海勒姆先生和塞西尔女士分别是什么关系呢?”可她获得的答案却还是模棱两可:“他们是我的朋友……喏,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总是一起喝茶。”
正在她绞尽脑汁,试图想出能让夏绿书无法避重就轻的问题时,坐在她旁边、真的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轻松倚靠在座位上喝完了一整杯茶的奥菲利亚忽然提问了,可问题的内容比夏绿书的回答还要奇怪。她问道:“那么我们能否有幸知道这个——梦境——这杯非常好喝,按照我的口味完美打造的茶,是否真的存在呢?”
奥菲利亚获得了夏绿书同样模棱两可的回答“它是用我花园里种植的茶叶泡的”和梵塔西娅的瞪视,而奥菲利亚回了她一个兴致勃勃的笑容,这笑容让她感觉不愉快而微妙地安心了一丝,因为它常常出现在奥菲利亚式诡辩之前。
“放我走,海勒姆,他有危险。”发觉她们的对话暂停的洛尔迦不死心地,比划着,闷闷地说道。他不明白有什么话题比一个朋友的安危更重要,期望着她们聊完了便可以一起去救海勒姆。
“海勒姆不会有事的,在梦里……他终究都不会有事的。”
夏绿书的保证没能让洛尔迦安心。他终于无法忍耐,转身快步走起来,试图强行走去花园的边界。被他的动作惊动的、始终安静听着对话的捷特看了看坐着的女士们,又看了看小鸮型人,最终决定跟上洛尔迦。
而(在梵塔西娅看来)异常兴奋的奥菲利亚像是找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正坐了起来,甚至抽空给了她一个志在必得的坏笑。“在梦里不会有事?听上去他们并不是我们这样的旅人。”
“嗯。他们就住在梦里。”
梵塔西娅插话道:“那现实中的他们呢?”
“梦对居住在梦里的人来说,难道不就是现实吗?”
“哦?”奥菲利亚挑了挑眉,“但是在现实里的我们,是不会‘终究都不会有事’的。住在现实里的我们被杀也是会死的。”
“呵呵,说得有道理,不过……梦里的海勒姆,与现实的你们稍微有所不同。”
“愿闻其详,如您所见我在现实世界和梦中都是一个对未知求知若渴的学者。”
“他拥有力量,甚至……能够在我的信物里掺杂额外的碎片。喏,作为结果,他把我叫醒了。”夏绿书耸了耸肩。末了,她叹了口气。
“但是我并不想醒来。”
洛尔迦落入了陷阱。
他认为这符合“陷阱”的定义。这座花园虽然看上去漂亮,也莫名其妙地让人舒适安心,甚至无法抗拒,却缺少了最重要的自由——这不就是他们制作陷阱时用到的手段吗?用令猎物难以拒绝的食物诱惑它们过来,把环境布置得尽可能让他们安心,放松警惕,然后“哗!”地一下收网,被食物和环境麻痹的猎物就拱手交出了自己的自由。
他越想越确信这回事。
尽管没有“哗!”地一下收网,但他们已经无法走出这座花园了。在突然兴致勃勃的雪精灵诗人突然开始和那位夏绿书女士讨论似乎离题万里的东西时,他就好像和大家脱了节。我们不是在说海勒姆吗?为什么会聊到梦的本质,梦的世界,梦和现实?他努力地试图跟上节奏,在大约听明白了她们的主题有关做梦的人在现实里会如何后(她们是在说那些被奴役精灵也都是在做梦,对现实里的他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噩梦?),见缝插针地插嘴问道:“被欺负的妖精、精灵,怎么样了?”可他获得的答案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就像你们看到的那样”。这让他大为受挫,不论是因为精灵和妖精们,还是因为自己似乎仍然没能和她们对上拍子。
于是他决定离开,再回到菲微艾诺,继续解救海勒姆和被奴役的精灵们。他们已经开了个头,革命的火炬已经让整个城市看见了。
他踌躇满志地前行,却发现这个花园像个陷阱:他在大步向前走,周围看不真切的花也在移动,可他明白地知道自己在原地踏步。这太奇怪了!他回头去看茶桌的距离,懊恼地承认他确实在原地踏步。茶桌离他仍然只有十余步的距离,不远不近,刚刚好能让他听清她们的谈话。
洛尔迦停下了脚步。他的每一根羽毛都浸透了他的沮丧,郁郁地低垂着。
而他身边的捷特,从他试图离开时就跟在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太着急。”他说,“她总得把我们送出去的。”
他好像一点也不着急。洛尔迦看看他,试着回忆他在整个旅途里的样子,发觉他好像确实不怎么着急,像一个真正梦中旅人,真正的过客。他好奇起来,捷特在想什么呢?梵塔西娅的像一团不灭的正义的火焰,奥菲利亚的头脑像一潭卷着漩涡的危险水域,而捷特好像从没表现出他真正的想法,洛尔迦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比喻来形容捷特。
但他的话似乎确实让洛尔迦不那么沮丧了。洛尔迦蹲下来,在女士们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刨出泥土、挖出植物的根茎枝叶,嗅嗅闻闻,试图找出些不寻常的线索。出乎他意料的是捷特也蹲了下来,陪在他旁边看他摆弄这些东西。如果奥菲利亚百忙之中抽空回头看看他们,她大约会把这一幕命名为“游荡者户外实践课程”。
万幸的是奥菲利亚被油嘴滑舌(只有她这么认为)的夏绿书牢牢吸引住注意力,错过了这次油嘴滑舌的机会。
“但我不想醒来”?她主动选择沉睡,却被海勒姆叫醒了。这句话包含的信息太多,以至于奥菲利亚一时不知道该先问哪个。
“他为什么要叫醒你?”
夏绿书的回答令人更加迷惑。她说:“……当我要说想沉睡时,塞西尔阻止了我,可海勒姆没有,我还以为……他不在意。”
“可能这个问题有些冒昧了……”一直放任着疯诗人满足自己求知欲的梵塔西娅忽然夺过了主话权,像是被触动到了什么神经,“您是为什么想要沉睡的呢?”
“因为一切都一样,”夏绿书轻轻叹息,“更加强大的力量会获胜,获得力量的一方最终会质变……一成不变。”
“兽人在梵的领导下以强大的力量征服了菲薇艾诺,城市原本的主人受到压迫,妖精更是几乎惨遭绝种,新的主人在绝对的力量与统治之下逐渐变得骄傲自大……和在许多世界的历史上实际发生过的事情没有任何区别,我还能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
红发的牧师忽然激动起来了。她的语气变得冷静又快速,但奥菲利亚就是知道,她被菲微艾诺惨状刺激了好几天的神经正在失控,她正在宣泄她的愤怒和不甘。
“世事是这样的,我知道,您也知道。那沉睡又能有什么意义呢!世界还是那样运行着,沉睡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噢,她的红头发快要烧起来了。奥菲利亚想。
世事确实如此。奥菲利亚接着想,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每个菲微艾诺都终究会崩塌,或是被兽人攻破,或是从内里开始腐烂;新的菲微艾诺又会从腐烂的沃土上重新生长出来。万物循环,周而复始,最终一同归于寂静。如果世界的终点是万事万物同归于寂静的话。她能够轻易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她从不追求永恒、爱、善和美,不会为美好事物的毁灭多难过一丁点儿。梵塔西娅不明白这些。她永远会为那些大大小小的美好事物感伤,会为被期许了永恒的美的菲微艾诺愤怒。
可夏绿书不了解梵塔西娅。她火上浇油般地说:“正是如此,所以我才选择在这里沉睡。我不是那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我能解决的,就只有让像你们这样的旅人不再出现而已。”
奥菲利亚在红发小牧师真正燃烧起来前,果断地截断了她。诗人像个学生似的举起手,突然把话题岔去了听上去毫不相干的方向:“对了,我能否有幸再看一看《绿都旧梦》这本书?”
大约是到达了那样的境界——明眼人都看得出,夏绿书一定已经不是个凡人了——人反而会变得随和起来。虽然小牧师的情绪和诗人的插话都显得莫名其妙,夏绿书还是毫不生气地满足了诗人的要求。当她们注意到时,那本书就已经在桌上了。
诗人再次兴致勃勃地翻看起那本书。她并非不记得那本书的内容,知道里面写的是关于菲微艾诺成功抵御了兽人进攻的故事,和她们所在世界的历史所差无几。
她的算计在书本之外。这本书的作者是夏绿书本人,她曾写下这样的书,并把它放在了菲微艾诺被兽人攻破的世界里,那么至少她并非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个世界。对于这本书,夏绿书一定不会毫无感想要说。而梵塔西娅,则刚好需要旁人来打断她,好让她冷静一下。谁也说不准这个被兀烈卡卡格外宠信的牧师会否收到那位正义感过于强烈的神明出于正义感赠送的火焰。
这一天的疯诗人大约被彩虹女神眷顾了。正如她所盘算的,夏绿书看着她和她手中的书,感慨道:“那是我做出的尝试之一。”
她停顿了一会儿,又说:“但是……没有任何人为它所动。”
逐渐萎靡的红发牧师抓住了她话中的关键词。“尝试……?”
她又精神了起来,急促地发问:“您也尝试过促使精灵推翻兽人的统治吗?”
夏绿书点头。“我希望他们能改变。”
“我认为海勒姆先生也这样想。他在指引我们道路之前,要求我们先在月光塔上点燃一团象征反抗的火焰。”
她又在做无谓的期待了。奥菲利亚摆弄着书本,撇了撇嘴。
夏绿书的反应不出所料。她含糊地回答:“他吗?是啊……或许吧……他是不是,为你们去拿信物了?”
她又不像是在发问,像是猜得到海勒姆的作为,但并不能清楚知道。
奥菲利亚敷衍似地点头,又问起了她更关心的问题:“这和我浅薄常识里所知的梦完全不一样。那个世界,确实是‘梦’吗?”
“对你们来说,它就是梦。因为无法抵达,所以与梦无异。”
“那么那个世界确实是存在着的,只不过隔着我们无法穿过的薄膜,而您和您的朋友可以穿过。”
“我们能做的也没有那么多。”
“如果这里是‘梦’的话,”梵塔西娅问,“我们怎样才能从中醒来,回到现实呢?”
“需要一件东西。”夏绿书说,“蝉的挂坠,就像这个。”
她指了指胸口的挂坠。看见旅行者们迷惑的表情,她继续补充道:“不是这一件,而是海勒姆身上的那件。他影响了梦的结构,你们无法像往常一样从梦中醒来。蝉的挂坠连接着你们带来的手环里的碎片,只要拿走它,你们就能正常醒来。”
“海勒姆呢?他想唤醒你,为什么不自己来这个花园呢?”
梵塔西娅似乎问到了什么关键。
“我不让他进来,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想借你们之手。”夏绿书说完,便不再说话了,用沉默表示如果他们不再发问,她就将送他们去海勒姆所在的地方。
“为什么是我们?”
在花园里默默地研究一草一木,并努力听着女士们对话的洛尔迦忽然发问了。“为什么,选中我们,到梦里?”
“这大概只是个对你我来说都有些不情愿的偶然……残留在梦境里的某种力量,最终导致了这种结果。”
又是一句约等于没有的回答。但洛尔迦仍在发问:“这个世界,有另一个,我吗?”
“应该是有的。”
鸮型人倏地站起来,小心翼翼又满怀期待地问道:“在我们的,世界,死了的人,在这里,可能,还活着吗?”
“也有可能。”夏绿书的回答让他激动万分,“死去的亲人,想见到的仇人,渴望得到的真理……所有这些,都能在梦中得到。”
“我能去,一个地方吗?醒来前。也许很久,因为很远。”
夏绿书歪了歪头,说:“如果你想,你现在就能见到。”
他没想到的是,他身边一路上都平静淡然从不慌乱的捷特,竟露出了令他难以置信的冷峻气息,大步走到桌前,问道:“怎么才能见到?”
夏绿书看了他一眼,再看向洛尔迦,招手示意他一起过来。当他走到桌前时,她便在他们两人的茶杯里加了些什么东西。
洛尔迦担忧地问:“不是指,去死,就能见到死人,的意思吧?”
可他还没说完,捷特就已经一口喝掉了自己的茶。
洛尔迦忧心地看看他,又看看另一边的梵塔西娅。红发牧师正露出纠结的表情,似乎在犹豫是否要阻止他们。看见她的表情,洛尔迦反而坚定起来,说道:“梦的意义,就是见不在了的人。”说完他视死如归般灌下了这杯茶。
喝了茶的捷特和洛尔迦的眼神渐渐空茫起来。他们静静地站着,像在眺望着远处看不见的景色。
大约是为了让还醒着的两个人安心,夏绿书向她们保证这是安全的。
“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她说。
在他们与故人相见的几分钟里,奥菲利亚毫无礼仪地敲着杯子,百无聊赖地同夏绿书搭话。
“我能见到我也不晓得真实面目的人吗?”她问。
“你想见?还是想自己去探究?”
奥菲利亚指指游荡者们的方向,“像他们那样见到。”
“你想见的是什么?”
奥菲利亚咧开嘴笑了起来。她说:“创建狂人学会的那个人。”
她身边的梵塔西娅本来望着游荡者们发呆,听言警惕地回过头看向她。在她们出于强迫和被迫的同行中,梵塔西娅听疯诗人提到过这个学会,而从那些言语里透露出的学会形象,实在是充满了可疑的违法和邪教气味。
她也依稀记得,这个学会的前身是一个教会。她好奇起来,难道奥菲利亚想要见一位神祇吗?夏绿书能够满足她的要求吗?
但夏绿书摇着头,说:“这有些难啊……太过古老的梦已随它的主人一起化为了尘埃。”
疯诗人脸上露出了极为敷衍的遗憾,这遗憾只维持了一瞬间,下一刻她就兴致勃勃地研究起仍然眼神空茫的同伴们。
“你不失望吗?”梵塔西娅终于忍不住,问道。
奥菲利亚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有什么好失望的?那个人又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角色。”
再下一刻,她又高兴地说:“他们两个好像要出来了!”
接着她立刻换上了(在梵塔西娅看来非常虚伪)的关切表情,热情地蹭到单纯天真的小鸮型人身边,问他感觉怎么样。
对人心险恶一无所知的小鸮型人对此感到非常感动,他点点头,用手背抹脸,接连抹了好几下;又低头吸了吸鼻子,郑重其事地对着夏绿书道谢,声音还带着些沙哑。
她非常敏锐地避开了捷特,不知道是出于理性的分析,还是野兽似的直觉。另一位游荡者在见到故人后,身上的气息变得骇人起来。不管怎样推理,都能得出那不是一段快乐记忆的结论。连洛尔迦都下意识地离他远了几分。
突然之间过分热情的奥菲利亚揽着洛尔迦,兴致高昂地大声说着什么奇怪的句子。最后她转向了夏绿书,说着“快点把我们送去见海勒姆吧!大家都迫不及待要起床了!”
梵塔西娅看着她,一时间陷入迷惑,最终决定不再细思她的表现,并粗暴地判定关于奥菲利亚·雪风的一切都难以理喻。
呿,真是个怪人。在再次被白光包围时,她想。
END
第一,绝不见死不救。
第二,绝不放过任何邪恶。
第三,绝对公平正义。
兀烈卡卡牧师,参上!
已经彻底变成了特摄片片场。
——————————————————————————————
如果每一次冒险都有一个高位的、无形的“神”来评分,那么这一次行程中的赢家无疑是奥菲利亚。整趟行程中唯有她达到了自己的愿望:亲耳听一听海妖的歌声。
并且不止听了一次。
据人类战士与空木桶女士无情的描述,在他们循着落单海妖的歌声抵达第一个小岛的过程中,在疯诗人执意要亲耳听听歌声而摘下耳塞后,诗人忽然失去了自我,并将所有的力量都投入了“去往歌声的来处”这一事业中,最终以一己之力把载满人(和精灵以及鸟人)的小船划到了海妖所在的小岛上。
但那一趟歌声的代价是一场宿醉,就像她偶尔变得阔绰并逃脱了追捕后,去什么小酒馆里痛快喝了一顿酒后的经历:她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最后一杯苦艾酒下肚,再醒来的时候要么在监狱里,要么躺在一地在她的演奏中昏厥的人中间(然后她很有可能又得去监狱)。
昨天也和那些宿醉差不多,她醒来时,脑袋里嗡嗡作响像有三百只蜜蜂乱窜,她的“队友”们已经在和海妖和乐融融地交谈,而她压根不知道自己刚刚渡海的壮举——于是她发明了一个新的名词“醉歌”。
现在,卡隆撒和梵塔西娅都能有幸体验一下“醉歌”了。
被他们放出笼子的海妖们一同歌唱着,盘旋在小岛上空,像即将远行的候鸟。食人魔被歌声困住,虽然它们的脸上很难看出脸色和表情的变化,但奥菲利亚猜想他们的表情应该和卡隆撒以及循着歌声赶来的梵塔西娅差不多,活像吃坏了肚子。
原本奥菲利亚会因此感到些快意,因为她分明地记得自己“醉歌”醒来后人类战士和精灵牧师投来的表达了“噢,一个醉汉”的眼神,而现在是个回报他们的机会,毕竟奥菲利亚比他们多了点宿醉的经验。但现在有另一样东西吸引了她,门,那个非常明显跳进去后生还概率会极低,怪异的紫色的门,在海妖们的合唱中扭动起来了。
此行中的赢家是奥菲利亚,此言非虚。她现在不用跳进那扇门就能知道门里有什么了,或者说知道了部分:门里伸出了半透明的须状物,也可以叫它们触手,因为它们看上去九成九地是一个庞大生物的一部分身体。
那会是什么?一只巨大的半透明鱿鱼,盘踞在一片蛮荒土地上?是退化了的远古巨兽?或是某个世界独有的自然现象?
她入神地看着那些东西,海妖优美而刺耳的歌声也渐渐模糊,仿佛从极遥远的地方传来什么人的说话声“就是那个!是那个家伙指使的食人魔!”可她完全没有听在耳中。
她的眼中只剩下了那些触手。它们像裹挟着整个北地的寒风而来,像她阔别已久的寒冬,像深林城外碎冰漂浮的河流的拥抱,又比那些更冷酷,如冰冷的矛戈刺入骨缝。触手的冰冷让海妖歌声带来的头痛也减弱了,她敏锐而冷静地发现,触手的动作会因海妖的歌声而变缓慢一些,以至于疯诗人错觉自己的头脑前所未有地清醒,她决意要做的事情也无比地理智和富有价值——
第一,绝不见死不救。
第二,绝不放过任何邪恶。
第三,绝对……
梵塔西娅·轻歌,深受兀烈卡卡眷顾的牧师,年轻的剑客,在耳膜和脑袋共同的刺痛中,已经来不及想第三条了。
在她想明白任何事情之前,她就已经一手抓住疯诗人的斗篷,一手扣住她的脖子,拽着奥菲利亚向他们上岸的方向狂奔而去。海妖们在头顶盘旋。
她的脑中一片空白,并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具体理由,一切都凭着直觉和本能。在狂奔的途中,她的大脑才有些许机会缓慢地运作:她记得在她做出这些动作前,看见疯诗人不知从哪摸出一把小匕首,奇怪,那是藏在哪里的?她看见奥菲利亚拿着匕首,缓缓地,带着痴迷(很明显犯了疯病)的表情,走向离他们最近的一根触手。
她不知道奥菲利亚想做什么。这个疯诗人就算是想去切一块触手下来带走也不奇怪。
她只知道诗人想做的事情无比地、极度地、仅次于跳进紫色门地危险。
众——兀烈卡卡牧师——所周知,第一,绝不见死不救。
至于被她扣住脖子拖走的奥菲利亚喉咙里发出的窒息的咕噜声,抱歉,她得跑到相对安全些的海岸边才能听到。
“每一片歌声都有自己的岛屿。”
奥菲利亚忽然说道。
可是她的话又没有了下文,好像她只是在刻意地为这趟任务点题一样。
他们(主要是卡隆撒和梵塔西娅,奥菲利亚正趴在一边缓着喘气)在追兵到达前成功地用小船的残骸拼凑出了一个能运载三个人的东西。海妖拖着他们的小舢板,往不远处的另一片岛屿航去。
渐渐远去的岛屿上传出了古怪的歌声。那应该是那生物愤怒的咆哮,不可思议,他们都能听出声音中的愤怒,可那听上去又实在是一种古怪的歌,一种古怪的语言。难以名状的怪异围绕在他们心头,又很快地,被死里逃生的庆幸盖过了。
诗人哼起了歌。梵塔西娅警惕地看向她,接着发现她确实只是在哼歌。于是积攒至今的疲倦一下子向她袭来,她倚靠到舢板的边沿上,抬头看着成群的飞翔的海妖们。小舢板在海浪中摇摇晃晃,令梵塔西娅想起过去读过的某篇童话,童话里描述了一艘由天鹅拉着航行在天空中的城堡。
诗人的嗓音低沉沙哑,像被无尽的风沙和冰雪打磨成这样粗粝的样子。
她听到诗人含混的哼唱里混杂着几句熟悉的句子,
“……缱绻白云之上,
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群鸟环绕,金碧辉煌,
天鹅拉着这座王国航行……”
她想说,原来你也会唱这样的童话,但她疲倦得不想开口。夹着风沙的粗粝嗓音唱着童谣,和梵塔西娅爱听的密林歌手的歌声截然不同,但又难以笼统地称为难听。她刚想因这温柔的童谣对疯诗人改观那么一点点,就听到歌词忽然变得陌生,
“……不可名的邪恶侵入城堡,
将国王刺杀在王座,
昔日荣光就此黯淡。
今日旅人见它驶过,
鬼怪群魔,盘踞在此,
飞鸟的骷髅拉着这座魔窟航行……”
……
算了吧。梵塔西娅极其难得地想。在听过会把大脑搅成土豆泥的海妖之歌后,这胡乱的诗歌听上去也令人愉快。
他们走后,海妖去了新的岛屿,不可名状的门和怪物占据了海域一隅,人们继续在阿尔沃兰航海。
END
字数2245
草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