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八招】蜂銀 </p><p>中靶:11/12 失敗 </p><p>輕拍拍(首狙)、格子、江櫞、烤魚、巫念桃、漢尼、落水、夜雨、月溪明、巴瓏、四戎 </p><p> </p><p>世界是一片荒原。 </p><p> </p><p>三月,阿孝跟往常一樣和朋友們在山頂遊玩。成員裏有一個最近才認識的傢伙,大家叫他阿翼。 </p><p>是個近乎暴走族、純粹喜歡飛車的傢伙。 </p><p>某一天,熟人的子青偷來了一輛改裝得很像賽車的RZ摩托。 </p><p>那天,阿翼一再向子青請求,把RZ借走了。 </p><p>接着兩天後,在大家平時一直遊玩的山頂上,阿翼遭遇了事故。死掉了。 </p><p>葬禮只有領頭的柏宇參加了。其他的人不知道要以什麼表情來面對,所以沒有前去,更準確地說,沒能前去。 </p><p>那一晚,大家來到了阿翼遭遇事故的那個轉角。 </p><p>路面留着因後輪鎖死造成的輪胎痕,路邊的防護欄有所凹陷,方向指示燈的碎片散落了一地。 </p><p>往常一直說着無聊話題的少年,在那一晚也只能默然。 </p><p>即使出事的轉角就在眼前,但卻沒有人帶着像花束之類的東西。 </p><p>終於,最初把摩托車偷來的子青,把吸了半截的香菸供奉在防護欄前。 </p><p>其他人也同樣效仿。 </p><p>阿孝和柏宇並不吸菸,於是放下喝過的寶特瓶作爲替代。 </p><p>空氣非常寒冷,呼出的氣息都成了純白色的煙。夜空中,獵戶座美麗異常。 </p><p>後來,阿孝再也沒去過山上。 </p><p>柏油公路延伸,不斷地建了起來,機車之類的詞語開始流行…… </p><p>1965年,少年時代的事情。 </p><p> </p><p>阿孝的父親是一個鳥類學者,在阿孝的記憶中,是當時很少見的職業。 </p><p>在職時,父親很少待在家中,總是會到山野之間去做一些考察和研究。直到後來偶然一次染上肺炎,不得不辭職在家養病。 </p><p>打那之後阿孝對於父親的形象才逐漸充實起來。 </p><p>父親總是會坐在那把竹椅上看一些書籍,手旁擺着母親切好的生蓮藕——據醫生說是對肺有好處的。 </p><p>用聲音來描述的話,父親就是由竹椅隨着變構發出的鳴叫、紙張互相的摩擦和牙齒切割脆藕的聲響組成。 </p><p>阿孝對鳥類也是很感興趣的,但他對彈子球的興趣顯然壓過一頭。每當做完課業,阿孝便迫不及待地衝出家門,尋找朋友們玩彈子球去。 </p><p>往往玩到快天黑,阿婆就會來尋他回去吃晚飯。 </p><p>阿婆說的話帶有很濃重的口音,叫阿孝會發ㄢㄏㄥˊㄍㄨˋ的音,大家聽了,就叫阿孝作阿恆。哪怕是現在,阿孝回到新竹,當時的夥伴也還這樣叫他。 </p><p>本地很少有人能聽懂阿婆講的話,阿孝自己也只能懂個大概。但聽到阿婆叫他,阿孝就反應很快地收起彈子球來。 </p><p>吃完晚飯,一家人會在院中乘涼,有夜風的時候,父親會披一件披肩。也只有在這種時候,阿孝會坐在父親旁邊聽他講一些跟鳥有關的事情。 </p><p>父親最常提的一種鳥叫做鷸,是溼地常見的中小型鳥,在父親的描述裏,鷸多種多樣,但大部分都會不斷遷徙。 </p><p>「沒有真正落腳處的鳥。」阿孝記得父親這樣說。 </p><p>後來同樣一個起風的夜晚,在阿孝回屋給父親拿披肩時,聽見了母親的哭喊。 </p><p>父親失去了呼吸。 </p><p>在七八里外的城中,商超慢慢開起來,那裏的冰櫃販賣芒果味的冰棍。 </p><p>1960年,童年的事情,阿孝很想念它。 </p><p> </p><p>阿婆有時會拉着阿孝回大陸。 </p><p>回大陸只是阿婆單方面的講法,從她口中講出就變成ㄟㄉㄞㄌㄡ,但阿孝能從方言中撿出能辨識的音節來。 </p><p>阿婆對於回大陸的路線大抵很是熟悉,從家門口出去,左轉,走過三個路口,再右轉,一路走到汽車站...阿孝不止一次聽阿婆這樣講。 </p><p>但阿孝和阿婆只有一次真正到了汽車站。 </p><p>那天午後有些熱,阿婆帶着阿孝在汽車站門口的茶店喝苦茶。 </p><p>阿婆在向店主的女人問一個叫做桃花橋的地方,這是阿孝第一次從阿婆口中聽到這個地名。 </p><p>女人沒能聽懂阿婆的方言,阿婆焦急地望向阿孝。阿孝用標準語向女人轉述後,女人還是搖了搖頭。 </p><p>阿婆的肩頭彷彿一下子塌下去,她嘆口氣,拉起阿孝回家。 </p><p>「過了桃花橋,就是家了。」阿婆這樣對阿孝講。 </p><p>阿孝一直沒能理解阿婆說的家。 </p><p>那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天邊的雲給燒成一片火紅。 </p><p> 祖孫倆慢慢走在回去的路上,阿孝看見路旁的芭樂樹。 </p><p>「阿婆,是芭樂欸。」 </p><p>阿婆笑起來,叫阿孝去採一些。 </p><p>阿孝走到樹下,樹枝給結好的芭樂壓得很低,伸手就能夠到。 </p><p>他和阿婆採了很多芭樂,裝在阿婆的那個藍色布包袱裏,裏面一起裝着的是阿婆存在錫紙包裏的錢,她說死後能把這些錢帶去用。 </p><p>芭樂是酸甜的,帶有一種澀味,這種舌面靠後味蕾上反覆的澀味一直陪伴着阿孝。 </p><p>1958年,不安定的一切事情,阿孝總會想起它們。 </p><p> </p><p>阿孝的姐姐心怡出嫁後的第三年,母親的舌根生了一個腫塊。 </p><p>那天,阿孝陪着母親去醫院做了檢查,回來的晚上,阿孝做了一個春夢。 </p><p>他夢見當時暗戀的女同學。 </p><p>阿孝起牀去清理時,看見了在客廳桌上睡着的母親,母親壓着一封寫給姐姐的信。 </p><p>後來,姐姐和姐夫接走了母親,家中只剩下阿孝和小他三歲的弟弟阿忠。 </p><p>阿孝覺得教室很逼仄,他更頻繁地逃學,也沒有母親會拿着蒲扇追打他。 </p><p>那是阿孝認爲自己最接近嚮往的大人的時刻。 </p><p>他開始翻找父親留下的書籍和筆記,並找到許多舊的書信,阿忠很喜歡那些大陸來的郵票,他沾了水把郵票貼在窗上。 </p><p>父親的筆記大多都關於鳥類,阿孝花遠比課業上多得多的時間來看這些筆記。 </p><p>他照着父親的路線進過兩三次山,找到好一些鳥類。他用鉛筆畫下來,回去與書籍的插圖和父親的手繪對比。 </p><p>阿孝見到許多的鳥。 </p><p>母親回來時,阿忠已經升了一個年級,阿孝開始安心照顧身體大不如前的母親。 </p><p>每個潮溼的夜晚,阿孝都失眠,他一點一點聽着母親扯着胸廓呼吸,空氣流進她的肺裏,發出奇異的聲響來。 </p><p>阿孝不知道自己在等什麼。 </p><p>後來的一個似曾相識的夜晚,阿孝在院中發現一隻死去的鳥。 </p><p>是一隻鷸,阿孝埋掉了它。 </p><p>第二天早上,阿孝撥通殯儀的電話。 </p><p>1966年,沒什麼特殊的一年。 </p><p> </p><p>阿孝從母親的遺留裏找到一些舊欠條。 </p><p>他跟着名字去到了一個女人家裏,阿孝只說自己是林淑的兒子,女人很熱情地接待了他。 </p><p>「你先在這裏坐。」女人用口音很濃重的話對阿孝這樣講,阿孝很容易便聽懂了。 </p><p>女人拿着苦茶從裏屋走出來時,阿孝已經走了。 </p><p>太陽正要落山,阿孝擡頭隱約看見金星,他感覺那渾圓帶着未亮起的銀河向他心頭傾斜下來。 </p><p>有一隻賊鷗飛過,它滿是鬥志,要去爭奪其他鳥的捕獲。 </p><p>阿孝感覺自己誕生在世界的荒原上,他的心尖流着遠方的血液,搏動能在胸腔裏獲得足夠的共鳴。 </p><p>他想起那個午後和阿婆走過的小路,他們採了很多芭樂。 </p><p>他很想念他。 </p><p> </p><p> </p>
是蜂银。
并不专业的评论(读后感?):很喜欢这一篇,有点像唠家常,老去的人偶尔回望过去,挑出几件尚且记得的事情讲,而这些是都关乎离别。突如其来的、猝不及防的、没有任何准备的。就像阿翼在转角出事(喜欢这里子青和他人把香烟和宝特瓶供奉在防护栏前的画面和处理。我想不到比这两个东西更适合这些少年,或许酒瓶?但好俗!),就像突然去世的父亲。对阿婆和母亲的死亡,作者处理的更隐晦,没有挑明,但读到的人大概都会“啊……”她们也离开了。哀而不伤。作者对这几个角色的处理,也和旅鸟息息相关。鹬按照父亲的说法,是一种没有真正落脚处的鸟。文中的所有人几乎都是一只只鹬。阿翼,名字和鸟近似,也是叙事中第一个离开的人,生命正在飞翔的年纪戛然而止。阿翼的死亡几乎可以代表——少年的天真的野心与玩心的结束,阿翼少年时代的终止。阿婆始终没能回到她梦里的大陆,隔岸遥遥远望,被迫落脚的鹬。阿孝的姐姐出嫁,但丈夫的家是会是她的落脚处吗?院内死去的鹬——死去的母亲。离别、孤独与习惯像山一样压在阿孝心里,压平了一切生命力。荒原是阿孝的内心,酸涩是他生命的底味。当他埋掉鹬,拨通殡仪馆,看到太阳落山时,阿孝从鹬成为贼鸥,终有一日能翻越山岭,找到栖息之所。(姑且当作美好的祝愿!)时间在前进,一直有人死亡,但总有人年轻。这个叙事好舒缓,好喜欢,最后贼鸥搏斗也不会破坏节奏,反而有点冲破困局的意思。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没猜出来是谁!
风格清爽,令我联想到橘子汽水或者沙子。“阿孝和柏宇並不吸菸,於是放下喝過的寶特瓶作爲替代。空氣非常寒冷,呼出的氣息都成了純白色的煙。夜空中,獵戶座美麗異常。 ”以浪漫和诗意描绘画面,所以读者能够远离痛苦,获得一些阅读墓志铭般的淡然体验。
文中的角色像舟般随波逐流,与红灯、生长痛相仿。而明显的日式作风,由此联想到新陈代谢,说起来有些不齿。
是蜂银。
这个描写风格,是分段比较多,有点琐碎清淡的感觉。跟故事本身比起来,场景的氛围感比较突出,像MV一样的阅读体验。明明描写的是生老病死,但是写出来都是旁敲侧击的,有点偏嗅觉或者听觉的感受,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分下来,非常《新陈代谢》。当然如果不是的话我先道一个歉,作者写得很好。
是蜂银
时间是将断未断的丝线,串起来零零散散碎碎的记忆的珠子。
提起来稀疏扭曲不成串,但从这零落的珠光里晃悠悠地也能把一个人的一段人生看个大概——故事里的时间就像最开始的一句:是仿佛一片荒原的世界。
苦难里带了点酸甜调味,很多小小的细节带着暖,放到背景里却显得更悲伤。
看完觉得挺难过。
能集齐这么多惨事的人家并不多见,但彷徨的感觉,失去的经历,却应该能让每个人都有所感吧。毕竟大家都是不知来路也未知归途地随着时间往前走着呢。
是蜂银。
是落水
蜂银
蜂银(跟票)
蜂银
围观群众认为是蜂银,之前就发现你对形式有特殊的偏好,这篇里面反复出现的xxxx年,和台湾背景配合的繁体字、注音符号都是;此外还有一种溶碎在生活细节里的,也许可以称为乡愁的感情
蜂银
蜂银
是我
蜂银兄
蜂银
蜂银
总算能回复了!本文根本上想表现的是阿孝的成长。在我的理解里,世界就是一片荒原。而当阿孝拥抱了关系他根源的乡音,他才离开了家庭,真正地“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用一种比较悲哀的话来说,家庭,或者是“根”,在本文中更多体现为一种束缚,我想展现的就是阿孝,以及许许多多与阿孝相似的年轻人“诞生”的故事——他们自由地降生于世界的荒原之上,但他们的血脉里仍留有远方的痕迹。而在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个时刻,我想阿孝也还会想起那个午后,这样的午后才会是旅鸟们关于落脚处的共通回忆。
真不错真不错。
能看出大伙都感觉是你,确实,回头想想,我觉得我可能也会投你,为啥呢,因为 强 。
我觉得别的其实都可以伪装,但一个人写东西的文字sense,平衡感,一些很直觉性的东西是很难伪装的。老实说我觉得台湾腔味道的行文,能推到这个水平,本身在群里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至少我是没把握的)。然后中意这种腔调、这种情绪和感觉的,大体上也就是你了。
非常棒的作品,很好。
时间线是打乱的,应该是有意为之,不过我没有什么实证就是了……
用词和造句都很有意思,也很有味道,主要是非常自然,没有什么刻意的感觉,用轻柔的语调把这些略显沉重的场景表现了出来,好像是加了柔光滤镜,就成了一个已经过去了,已经不再让自己揪心的,可以稍稍微笑面对的回忆,这种感觉很棒
这些遭遇并不舒服,并不让人感觉好,但这种语调,这种氛围,让人感受到了这一切将会过去,它们只是一个落脚点,主人公还会有更多的落脚点的希望感,也就感受到了主人公的生命力
很好很棒,真的令人舒适
载满悠悠乡愁的一篇文,因为不是按时间顺序来的所以我看起来感觉有点记不住啥事情在啥事情之前,不过这个是我个人原因,看的时候总觉得很有语文课本上的一些文章的感觉,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和对话,但又充盈着满满的情感,旅鸟其实会让我想到有个无脚鸟的说法,说这种鸟一生无法停下,最后只会死在自己认为是家的地方,然后因为我是福建人,所以看这篇文还蛮亲切的,很有闽台的感觉。开头是世界是一片荒原,结尾是他很想念他,串在一起看感觉文字有种很有分量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