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柯利弗·因奎敲响工坊厚重的大门时,推门迎接他的是柠檬挞的香味,还有奶油那甜腻的味道。格拉斯·弗洛格一手托着刚烤好的甜点,一手握着门把手,那张如贝壳一样无机制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情绪。格拉斯抬眼看了柯利弗一眼,向房间内的方向撇了撇嘴,熟练地端着盘子、跨过地上的杂物,蹦蹦跳跳地消失在了这被各种仪器排布得像迷宫一样空间内。
“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柯利弗从背包里拿出一枚被油纸包装好的小包裹,微笑着问房间的另一位主人。而被点到名的阿纳斯塔夏·库努尔则看了看自己手中散发着略带焦苦味的物质,又看了看柯利弗手中的礼物,爽朗地回答:
“怎——么——会——呢——?”
阿纳斯塔夏同柯利弗解释,他和格拉斯正要找崔迪斯做这次甜品大赛的裁判,毕竟说到春日节,就该是时令水果与鲜花还有美味的蛋糕不是吗?格拉斯认为融合了柠檬皮与香草的清香的蛋白挞最能表现春天,而阿纳斯塔夏则选择了加入树莓果和红茶的乳酪来庆祝这个节日——虽然很遗憾,他对魔法那不甚精湛的掌控力影响了他在厨艺这一领域的发挥。
“居然,有朋友,要找崔迪斯,一起庆祝,好欣慰啊——”
阿纳斯塔夏试图把柯利弗迎进来,随后他的头上便重重地挨了一下,凶手还十分贴心地注意祸不及斯梯尔直奔阿纳斯塔夏的额头。崔迪斯·弗里德没好气地瞪了阿纳斯塔夏一眼,冷漠地说:
“我可不记得你是我老妈。而且一大早把屋子弄得乌烟瘴气是几个意思?我是不是还得谢谢你没拿糖和香料用我的炉子烤出会动的东西!?”
在数落了一通阿纳斯塔夏之后,崔迪斯才终于意识到,门口还有一个柯利弗在那里眼巴巴地站着。他吸了口凉气,脸色变得更加阴沉,警惕地瞪着柯利弗:
“别告诉我你也是来抓我参加什么甜品大会的。”
柯利弗歪着头,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若无其事地把手中的包裹塞回到了肩上挎着的背包里,迅速又矫健地一把拉上了拉链。
虽然柯利弗那份用来庆祝春天的“心意”被崔迪斯误打误撞地拆穿了——不,应该说,很遗憾未能传达出去,但作为崔迪斯学术层面的搭档,柯利弗来拜访的原因从来不会只有一项。他顺势无视了自己那块或许真的是由糖和香料组成的会动的物质,自然而然地同崔迪斯讲起了自己最近研究的新收获:
“我们最近捕获了一只死亡书记,而我想,其中的一些资料会对您有帮助。”
崔迪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并没有感到特别惊讶。他早就知道即使自己拒绝,柯利弗·因奎也会找到其他协作者来进行这种有些过激的实验,但对方如此坦诚,在被拒绝后仍然选择拿着成果来拜访,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像是在对他说:“我并不介意我们之间的分歧。”
又像是在对他说:“你所坚持的那些繁文缛节毫无意义。”
无论这是一种示好亦或是挑衅,至少,那份来之不易的报告是无辜的。崔迪斯仔细阅读了这份抄写稿上的每一个字,端详着柯利弗送来的死亡书记的组织切片,随即,发出了一声像是自嘲的嗤笑:
“精彩的推论。”
他小心地把收到的礼物收好,难得坦率地同柯利弗道谢,而柯利弗则礼貌地解释:
“这是大家努力的成果。”
崔迪斯当然知道他是指什么,米拉克镇学术会,一个自图书馆衍生出来的组织。能够加入那里的人,研究方向或多或少都有些……至少,在常人眼里,不是那么安稳。自从“幽灵”默许他们的行动后,他们的研究手段就更加激进。当然,崔迪斯也曾接到过这个组织的橄榄枝,但他实在无法想象一群人闹哄哄地聚在一起侃天说地的样子,而且,同时考虑那么多人七嘴八舌的需求实在是太费劲了,所以他便以嫌麻烦为由拒绝了,而柯利弗便因此成为了两边的纽带。
虽然不知道这个“他们”到底出力多少,但正所谓无功不受禄,只要不需要自己扯上关系,崔迪斯并不在意自己的研究成果会被人拿来做什么:
“回礼。”他这么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密封的匣子。柯利弗笑着接过来,他每次都会说崔迪斯实在是太客气了,但每次也没有真的拒绝。他打开盒子,露出了有些惊讶的表情:
“玻璃?”
是的,毫无疑问,那是与玻璃镇盛产的玻璃别无二致的物质。柯利弗看着那五光十色的晶簇,露出了不解的神情。而崔迪斯没有回答,只是划了根火柴为自己点了根烟。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在重叠的摩擦声中,柯利弗不禁发出了一声短促的惊呼。匣子中的玻璃像是拥有了生命一样,在接触到空气后,迅速向外蔓延。崔迪斯伸手将匣子关了起来,用手捻起一块因外力而折断的晶状物,熟练地用脚尖踢开一角棉毯,隔着那坚硬又厚重的织物将剩余的碎片碾碎:
“是的,玻璃。”他回答,“由贤者之石转化的玻璃。”
说罢,他拍了拍柯利弗的肩膀,似笑非笑:
“拿去玩吧。”
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消息,膨胀的算式几乎在一瞬间自柯利弗的脑中炸裂开来。他喃喃自语,不断念叨着各种可能性,半晌,他冲崔迪斯挥了挥手,迫不及待地转身离开:
“等我有眉目了,我会再来拜访的,弗里德先生。谢谢你的礼物,春日节快乐!”
在一声巨响后,工坊内重新归于寂静。里屋断断续续传来阿纳斯塔夏和格拉斯的说笑声,他们似乎在为如何在点心中增加惊喜而讨论不休。牛奶和糖精的香气与烟草燃烧的苦味混合在一起,让房间内的空气变得有些浑浊。崔迪斯·弗里德掐灭了手中的烟,转身推开窗户。和煦的风带着午后的阳光缓缓涌入了房间,他伸出手,接住了一片白色的花瓣。他看向窗外,不远处的树林中,白树正舒展枝条,肆意展现生命的力量。
崔迪斯久久地凝视着这一幕宁静又温暖的画面,仿佛时间也于此刻精致。而在他的室友们呼唤他,迫不及待地让他品尝他们最新出炉的作品时,他才终于有了一丝对生命、对生活的真实感。
是啊,春天来了。
六月末的京都仍在梅雨季节,稀稀落落地下着雨,配着气压让人好不痛快。
怎么会想着去京都?修学旅行去过的地方又再去一次?不不,比起那种地方,还是咱们大阪子最具人情味哩。周边的亲朋好友一人一语,似是对这场即兴的旅行困惑和好奇。
既然是兴致而来的旅游,自然是不需太多的理由。虽然这梅雨季节闷热而潮湿,但想的这份心情还在,步伐就不会停止。
木屐敲击地面发出脆响。溅起的水珠沾湿了袴,绑起的马尾则随着步伐上下摆动着。哼着不成调的曲子,这雨天的京都漫步,多了个身影。
去哪儿?其实自己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知道得避开那些正街城区以及热门景点的地方。或许是门前的紫阳花,又或者是吸引人的照片,也可能是水流和一片流动的云,这冥冥间自有指引,咔哒轻响,只管迈开步,随性而至便是。
若大阪是邻居的亲切阿姨,那京都则像是精心打扮过的舞姬,一举一动都是被设计好的,优雅却不近人情。
要说的话,更喜欢的则是那些不为人知的街区,看看人们是如何生活。
“大阪才是最有人情味儿的哩!”
暗自嘀咕着,看着周边来往的人以及当地的老铺子。满意地自吹自擂自己所生长的那块土地。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离市区稍远的商业街,年代悠久,从那顶上的提示招牌也有些破旧的掉了漆。
人吉商业街。
这便是街区的名字。
“最里就是鹿田内神社,然后用花的名字来区分哪。”
街区门口的简介将街区介绍的一清二楚。不多加考虑便向名为千两的街区走去。千两不似其他的花卉般艳丽,甚至有些默默无闻。这是我选择此处的原因,毕竟朴素之处也更容易发现宝藏。但更深一层的理由,则是千两有着不少书店。
在书店阅读乃一大乐事,但这也由书店店主的品味而决定。去往书店选书,就是场借由店主之手,随性随机同书籍相遇的一场冒险。
几番思索,最后被店名所吸引,在这家名为“初”的店铺前驻足停留,雨天的平日自不会有太多人光顾,这也让门口的店员小姐一下子看到了自己。她似乎不善揽客,抬眼看了眼在门口徘徊的客人。然后那目光紧紧贴着自己,不知道是算副什么样的表情。
“打,打扰了?“小心翼翼试探,甚至不确定现在这家店是否是真的仍在营业之中。
“欢迎光临。”虽然表情仍然严肃,但门口的店员小姐语气尽可能地和缓说着,使这几个字也足足让人放下心来。没等自己反应过来,便看到戴眼镜的店员小姐朝自己递来了毛巾。带着当地口音的言语有点晦涩难懂,但还是能理解,烘好的手巾是为了让自己擦擦不小心沾上的雨滴。虽不善言谈,但她利落地将收好的伞放好,然后像背台词一样,略显局促和谨慎地说着“欢迎来到租书屋初,这里一楼放置书籍,二楼则是阅览休息处。本店的书籍大多放置在一楼。店内新进了漫画和小说,若有找不到的书可以喊我。“说完话语到有些如负重释,扶了扶眼镜,再次回到台前。
看来这京都的姐姐还没能适应这待客哪,独自窃喜着,小小的失误到是打破了对这个地方的固有印象,瑕不掩瑜,一点点地不完美衬得这家店到是更显人情味。朝着左侧走去,侧旁的标识不同于自己曾去过的店家不同,似乎都以双语表示着。
自小就不喜欢文字,闯入店中也只能通过这五花八门的封面来判断喜好。选择性地跳过那些哲学和历史社科的作品,钻入到那些和料理、手工艺术有关的书籍之中。
楼上隐隐约约放着不符合气氛的曲子,略微聒噪,和店内的温馨祥和所大相径庭。但这并不影响同书籍沟通,随意地抽取一本,却被上面的外文而劝退。放入,抽出。这本也同样是外文。外文,外文,外文……三五次地放回抽出,虽然设计精美,每次的字体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不能理解。
这书店是这种风格的店铺哪。
和外表的那份古朴不同,内里的书籍显得高雅与新潮。看见是外文书小心翼翼地翻到定价,不那么熟悉的符号配合两位数的价格就知道绝对不菲。
“那个,店员小姐?”
“恩?是想要找什么书吗?“
“不,这里的书看起来都是外文的……店内没有日语的书籍吗?”
店员小姐微微低头思考,喃喃说道“应该是新进了不少本土的书籍,是某个分类想找的没找到呢?”
“哎呀,想看些和料理有关的。但是这写的是些什么完全不明白。“
店员小姐退了一步,确认了位置无误。侧身开始搜寻。
“恩,这部分都是分好的外文书,您稍稍往内侧看看呢?从第二个分区开始便是本土书籍了。”她跳跃着点过摆好的书籍,从书脊和封面判断着。最后将指尖落在了稍前的架子上。
“若是有心仪的书籍可以接到楼上去阅读,或者是外借带走。”相比刚刚,话语流利不少。微微欠身后,她又回到了前台写写画画。
新拿出的书籍大大写着超高人气或是简单易学的宣传标语,内里的内容简单朴实且易学。不由让人产生了动心买下的念头。
但这是租书屋,要想带走只要租赁的途径。回想起方才说过的供休憩的二楼,这一下子也勾起了兴趣。抱着书籍越过前台,那名店员小姐似乎在皱眉写着什么,而那字迹,则同这家店子里的自己相同。
“哇——这的字,全部都是由您写的吗?”
突如其来的搭话似乎打断了对方的思绪,毛笔停止,饱满的墨汁在纸上落下一个点。
”哦,是客人您啊、没错,这家店的字都是我负责帮忙的。请问您这是有什么需求吗?“
“打算写什么呢?”
“本月的推荐书单之类的宣传传单。”她表情疑惑,但仍顺势回答着。
”七月哪,说到七月,那应该是烟花了吧?“
“七夕祭和孟兰盆也要到了。做些类似主题想干的内容,也可能是宣传下新书。”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像是认识已久。
“那个,客人。您是有什么事情吗?”聊了半会儿,她停下手上的笔,扶了扶眼镜,抬头认真看着。看了看人,又看了看那怀中抱着的书籍。
“是打算借走吗?大约是这个价格,一般而言我们按日计算价格,最低三天起,长时间的话会有优惠。”
“不不(ちゃうちゃう),我是要上楼。从外侧上去,那边有什么收费要求吗?“
“要说的话其实没有,不过店内只提供了普通的茶水,还请小心不要损坏书籍。“她朝外探了下雨势,似乎和刚刚相比又小了些。
“二楼需要从外侧的楼梯登上去,雨天的话还请小心脚下。不过,再过不久就天晴了呢。“
“是啊。”
雨声和蝉鸣,配合淡淡泥土青草气息一起构成了个悠闲舒适的环境。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便度过了些许时间,途中上上下下挑了几次,到是有些流连忘返。
真是家合适消磨时间的店铺。不由得如此感慨。自己也记不太清楚这是第几次的往返了。
而在最后一次拿着书似乎再注意到的时候,室内的光线就已经有点昏暗。
“那个,客人……”
突然被叫住有些不安,到是生怕是因为在这呆了太久又不消费而惹得人生气了。
“啊啊,我是外地的客人。过来一趟的机会不多所以没法租书。到是场地费的话我倒是没问题。”慌慌张张地解释着,生怕自己做了什么错事情。不知为何,到是生出一种羊入虎口之感。但自己选择的店家,也无话可说。
“不,我们店没有那么多费用,只是这个时间……我们店也差不多该关店了。若是可以的话还请明日再来?”
店员小姐耐心地解释着。
“呃……这个,那个……”犹豫半晌,最后脑袋发热,大声说着“问下,你们店现在还招不招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