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
九点九美金五十颗子弹:惊爆新价格。店主老乔胡子花白,蓄了很长,在玻璃另一边一遍一遍地捻平橱柜上的红丝绒布。卖武器的老乔,今年过完了六十七岁的生日。那双皮鞋底下有一个小地窖,不放酒,放枪,挂满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步枪或者冲锋枪,军用枪或民用枪,那里的黑暗像水一样倾泻,像火药味一样沉重。
子弹的价格跟鸡蛋的价格一样一直在和善地下滑。他之前心想,要是我是这里的公民,就立马去说服父母搞一个持枪证,买两把,一个左轮放在枕头底下,一个双管猎枪挂在衣柜里(好像世界上所有美国房屋内都要有从不拉开保险栓的猎枪)。他不是,又没有美国亲属,事情就有一点点麻烦。前几天,东郊的“梨小子”达克例行来找他,穿着写“永远的布鲁克林”的白兜帽,还有一个戴黑色颈部丝带的不说话的女孩子与他同行,长得像马蒂达。他们蹲在学校西边侧楼的后面拿报纸卷大麻,用简陋的滤嘴抽。那里有一片湿漉漉的草坪,面对枫叶林,能边抽边躺在落叶和鸟雀的尸体里。可以说这个场景几乎有着悲伤的诗意。在这里尽兴时达克曾说自己“像一个他妈的飘荡的鲤鱼旗”。那是他说过最有文学气息的一句话了,为此法尼奥感到异常好笑,因而对达克的厌恶少了一些。私立高中的课表相对来说更多变,不过也只是翘掉音乐课还是体育课的区别,都是周三的下午。那净是些美好的幻境般的下午。
“梨小子”有一次提起枪械的话题。他们那一圈的人,就是每个高中都会有的早就越过“酷”的边界的小孩,就是真的会开枪打人、进少管所的那类人。达克说想搞一只来玩玩。法尼奥觉得令人惊奇的反而是为什么直到十七岁他才有这个想法。法尼奥问,你知道一颗子弹多少钱吗?不对,再猜。不对,再猜。是一毛九分,一颗子弹一毛九分钱。
他高中二年级时住在在纽约常驻的意大利的小姑姑的公寓里,小姑姑不知道他翘的课,也不知道海上一红一绿开战的盛况,也不知道有时候漂洋过海会有信抵达这个钢铁丛林的一角。那些信教他沉默,使无边无际的自由有一刻尖锐的停顿。家里有一条苏格兰红狗,书架摆满了昆德拉的各版书籍,几本博尔赫斯和聂鲁达的诗,和基本没有的尼采。购买它们的双手充满着年轻的对生活的戾气。
一毛九分,这就是人命的价钱。非常低,低到你想不出还有什么东西比它还低。一个小孩吃无数个价值两块的冰淇淋球成长起来,却被一个一毛九分钱的子弹射穿头颅。资本家究竟如何立足在战场上呢?凭海一样的死去的眼睛吗?
法尼奥把积点弄得在一学期内掉的飞快。摸清街边小巷的有最长的“欢乐时光”的酒吧,用长手长脚爬到墙与墙的尽头,很多朋友栖息在上面,常年大笑。黑丝带女孩留长了头发,尤其刘海。说话声却依然像马蒂达,大腿和胸脯的质感也像,假设电影与现实真的被想象相连。体育馆楼梯背后的器材室常年有着被汗浸湿的垫子。他脱掉黑丝带玳瑁色的外套,多次在其高高的透明的穹顶下互相发泄,亲吻她赤裸的小腹。完事后法尼奥在她身旁睡着又惊醒,发现巨大的玻璃外面正值日落。
之后他不再去那里,不再去找黑丝带女孩。再之后他和“梨小子”达克打了很重的一架,不过已经于事无补。拼命把对方踹到地上的一刻他知道自己该担心达克会掏出枪,或者冷兵器,让他满身血花。他发现自己没有一丝这样的想法,也没有被逼得不得不离开学校,甚至只要离达克远点,他还能自由自在地和达克的朋友继续蹲在学校西边侧楼的后面。不知道为什么,那一阵很多人已经搞到了枪,用或合法或纠葛的手段,像佩戴勋章一样偷偷摸摸地藏在腰间。他还没有,只可以去和历史教授套近乎,得到一次去教授家里的地下室带着厚厚的耳罩朝纸人打枪的机会,但那有什么用呢?可以让他变成公民,或者可以让他忘记身边的事吗?晚上他从亮堂的教授的白房子出来,一切都是漆黑的。法尼奥靠在废弃的小巷尽头呕吐,心中急切地希望在几千公里之外某个古老的港口之上,某个被黑西服教父拥抱的婴儿的襁褓中,某次那不勒斯的初升的太阳所照耀到的空气里,有一颗一毛九分钱的刻着他名字的子弹花十七年长途跋涉而来,目标是他的太阳穴;并意识到他一直在尝试杀死自己,比起杀死他人,杀死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可担,像一个轻松的坠落,落回威尼斯浅浅的水底。他所处在一个多么广漠而疏离的国家呀,给予他多少无法掌控的自由呀,如果他永远在皮靴形状的狭小子宫里,是否还能得到每一次黄昏色彩变化给予人的快乐,就像现在他得到的痛苦一样多?
第二天他眨着蓝色的眼睛,编一点谎话,跪着哀求小姑姑去康涅狄格州工作,好离海近一点。小姑姑在一个月后的星期日兑现承诺,法尼奥搬着两个大皮箱到公交车站,意大利女性叫他去和同学道谢,自己在咖啡厅等待。他直接去找了达克,很胸有成竹。达克就是那样的人,有着和其他坏孩子不同的单纯而愚蠢的心,法尼奥喜爱并喜爱利用他这一点。他装腔作势地告别一番,还去空荡荡的学校找到了正在训练的拉拉队,女孩们最集中的地方,跟每个人说最后一遍话。他很快后悔了这个行为。然后又跟随达克的指示去向黑丝带呆的地方,她住在绿荫大道的一人间的可怜巴巴的公寓里,床头柜有摆放的整整齐齐一打安全套。拿起其中一个的那刻法尼奥感到自己仿佛在破坏她生活仅剩的拼图,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这带来了扭曲的报复的快感。他们平躺在床上喘息,中午的阳光让她苍白的皮肤几乎看不清了。意大利男孩临走前从门口她毫无防备的外套的兜里摸走了两个密封袋的植物叶片。
康涅狄格州的这个高中比纽约的那个更昂贵一点,他说不准哪个好。上一个学期的积点没有算上,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法尼奥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大学预修考意大利语、艺术史和生物学,在申请文里他没有提什么,写了某个暑假的从纽约向西的一个短暂的旅行,回忆里有很多雨水、黑夜中山脊的断崖、车的远光灯、帐篷和石头地。半个月内他又结识了一些躲藏在教学楼阴影处的男男女女,好像一个轮回。但这次更加稳妥,更加长久。
康涅狄格确实离海很近。法尼奥在数不清的夜晚跑向海边,十一月第二个星期六海的远方出现了闪电。在闪电出来的前一刻,一切都是平面的。闪电像一条细长而亮晶晶的河水,你立马就能看见有多少层云还在天上,甚至给人一种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错觉。隔两秒闪一次的灯塔的光粒显得那么小。这是一个伟大而震撼人心的美景,没有任何嘈杂的雷声传来。他看着直到半夜,把手机内存拍空。很难拍,黑夜里相机有半秒多的延时。里面一小半是模糊的发橙的云,很像落日,可能就是落日;有三张非常亮,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云中爆炸了,兴许是云的心脏,是全世界军人和好人的血死在一座废墟。
剩下的一大半都是一模一样的漆黑,他删到天亮,右手拇指开始酸痛。
第二天世界就此改变,法尼奥有时庆幸在那之前的一个晚上他曾看到这样的景象,好像走马灯,每一次都出现并消失得过于迅捷,如同不存在的梦幻,云中的枪声;有时候也会怀疑它是不是某种迹象。
意大利的小姑姑给他看那些海报,每个人都看过许多遍,用很粗的字体写宣传标语。某个海角,某个海峡,某个山谷里正在发生无尽的战斗,它蔓延得很快,像杀戮的病毒。现在正朝绿白红的旗子那儿爬去,从圣马可教堂的圆顶往下看能觉察出很多异样。他沉默了很久,想了很多事情。纽约州的东西他已经忘记了不少,包括曾经在迷茫挣扎的自己,它是一块很大的海绵,其中干净的肮脏的水都混为一谈了,显得不咸不淡。法尼奥请了一节课的假,翘着腿看世界地图,看上面的礁石用蓝点点标出来,看皮靴形状的半岛,一个遗弃的摇篮。他曾那么想、那么想、那么想回去。为期六年。他曾为此呕吐,或许是胃里的泪水。但现在不了。他也不确定究竟是不是不了。他也不确定究竟意大利是否有那么需要他们。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否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花店日常开放,棕发麻花辫姑娘向他摆手。
法尼奥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感到一点点被背叛的愤怒,接近赌气的边缘,又收回,因为他想起了达克,不想落入媚俗的背叛的愤怒里。最后,他翻那些名人的书,他们都经历过战争,在苏联或捷克,便用近乎自嘲的儿戏的口吻说服了自己。他并不恐惧战争,如同不恐惧一剂让人脱离失眠的折磨的安眠药。他请的一节课的假永远没有结束。
二零一七年的冬日的飞机飞向罗马。他想到尿检大有可能过不去,借朋友之手准备好了盛着液体的白色的小杯子,心想自己算仁至义尽。在长长的队伍中法尼奥发现根本不用那么麻烦,每个体格正常的男性都被放了进去,像被路边小贩泼出去的脏水。有很多白黄相间的塑料条围住了绿窗户的古老的居民房。究竟是因为十一月还是因为二零一七年,罗马变了样子。梵蒂冈不再让游人进入。意大利男孩努力透过金棕色和黑色的头顶缝隙处看这个国家,最后只看了寥寥几眼。他隐隐在心底以为回到这里一定会产生什么不同。结果没有任何东西产生。
罗马没有挽留他很久,意大利不是重灾区。他感到失望多于庆幸。只有星空还一样。训练很无聊,像在和多人一起啃食一个没发酵好的长面包。他以前用尽一切办法去拒绝吃这个面包,用药品,用性,用社交,灵魂的碰撞,寄希望于遥远的家乡。最终在十八岁这一年接受了它。教练一直给的是空心弹。法尼奥明知道物理上感受不到区别,却仍然觉得手中的枪轻得像不存在,因为没有生命的重量。即使生命的重量是一毛九分。
几周后他们被转移到另外的地方。一开始坐运载车的后车厢,半岛的路上很多人致意,都是妇女和儿童。有一个罗马尼亚小孩挂着黑黑的眼圈,手握别人的钱包,目送了运载车很久。他朝对方报以微笑。可能他看不见,也可能他还不懂得什么叫微笑。他们又坐飞机,看机械鸟的内壁挂满失败而阴沉的空降伞包,在十一月末到达了国际部队零零四一到零零四九。法尼奥不太清楚这里的地理位置,没有人告诉他们,也没有人关心。他们都是小孩子,如果抹去所有子弹,这本该是在巴别塔建立之前的人类的伊甸园一样的地方。
这里他见到格拉,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手腕上缠着十字架挂坠。这一定是一种基督无法原谅的罪孽。在他黄昏般的眼睛里法尼奥想起纽约。
到现在仿佛已经过了一个世纪。纽约时期所有人不相互问年龄,交换的烟雾中每人的面庞都一样兴奋而衰老。这里不一样,再多的灰烬遮挡你也能看出来儿童的迹象,只要有一行泪水划开泥土,几乎教人有点气急败坏了。在几千公里之外意大利男孩看到的体育馆的玻璃窗外的日落也曾照进捷克。照进昆德拉逃亡的影子、格拉从未变声的嗓子,和海一样的死去的眼睛。
截至今天场内人数已经满员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场外人设没有截止期限,到企划结束为止都可以投稿^ ^
第一章剧情将在8月1日公布,第一次剧情选择将在8月5日晚上9点由场内玩家们自行讨论决定,请大家提前安排好时间^ ^有任何疑问欢迎大力敲打企划主……!
有些还没进群的玩家请尽快哦^ ^
00.
秋叶第一次接触吉他,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
那时他刚刚逃离父母学校的酒会,独自一人在夜晚的校园里行走着,无意中看到了学校的一角有一间装满了杂物的废弃教室。爬山虎在夏天雨水的浇灌下,在外墙壁上近乎疯狂地生长着,浓绿的叶片将门掩盖,甚至占据了整片破旧的墙壁,锈迹斑斑的门上嵌着有点磨损的门把。也许是这样的地方过于破败,没有人会对这个充盈着灰尘的音乐教室感兴趣,这里并没有上锁,似乎只要轻轻一推门就会打开一般。
秋叶是例外。
〔要进去看看吗?〕他这样想着,手却已经抚上了木门,门便“吱呀”一声打开,迎面而来的是飞扬的尘埃。
于是他走了进去。里面的景象和窗外看到的无异,只是一个发霉的墙角处躺着一把很老的吉他。那把吉他的木身早已褪色,在同样褪色的木地板上极不显眼,吉他弦镀上的银色被时间的使者剥落,冷酷地留下深棕的蚀痕。
秋叶将那把被抛弃的吉他从地上慢慢地拿起端详着,不小心挑动了一根弦,飘出一个悦动的音符。那个音符似乎把他的思绪拉出了有点昏沉的身体,不知从何来的冲动使他开始弹拨那把吉他。秋叶看着一边手指在琴弦上掠过,另一边手指不断调整着按弦的地方,配合着蹦出不同的音符,在他随心的排列下凑出并不顺畅的曲子,却分明倾注着他此时此刻的所有感情。黑色的幕布下吉他声萦绕着这个教室,仿佛唤醒了懵懂欲睡的月亮,淡金色的月光交织着深蓝的夜晚变得温柔起来。
然后他喜欢上了这种乐器。
喜欢手指触碰在弦上的感觉。
喜欢拨动弦发出声音的感觉。
喜欢排列音符组成曲子的感觉。
远处的天空不规则的闪烁着亮银色的光点,罕见的彗星偶然划过天际——他知道那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如此幸运。他看着流星尾端的银线掉落下光斑,愈变愈浅,宛若那弦上音符绽放的璀璨光亮。
这便是,一切一切的开始。
01.
酒会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秋叶就像十几年前参与父母学校的酒会一样、悄悄离开了现场——他从来就不擅长这样的场合,只能草草应付再逃避了之。
此刻秋叶正坐在音乐教室的椅子上倚在窗边,凭借着月亮的微弱光芒一次又一次地阅览他手中紧攥着的曲谱。他并不知道接下来应当填什么样的旋律才合适,或者说他不明白怎么修改才能使他满意——或许更多的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他盯着曲谱上被自己擦了一遍又一遍、残留一些淡淡铅笔痕迹的地方,不让人察觉地叹了口气。
一筹莫展。
秋叶放弃般的靠在窗沿,在无边的黑暗中看着右手的手指在被冰冷的月光短暂照亮后重新被夜色吞噬。他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微微眯了眯眼望了望过于沉默的天空——不知为什么白天丝丝缕缕的云在夜晚竟是毫无缝隙地聚在一块遮挡住了星光,甚至高高矗立的混合钢筋水泥楼林的叶隙间也再找不到星辰的踪影。〔今天的云太过分了,〕他心想,轻轻摇了摇头,〔令人惋惜的夜晚。〕
更令他失落的是在这个没有星辰的夜晚,面对他那首没有作完的曲子会更加难办——失去了美丽色彩的夜空无法给他带来足够的灵感。毕竟那首曲子,是他专门为他所向往的、神秘的夜空作的。
许久,天空并没有出现让他欣慰的星光。秋叶最后看了一眼夜晚的天空,转头拿起他提前取出放在一旁的木吉他,就像十几年前的夜晚一样把它架在自己的腿上。在微弱的月光下,他没有看着自己写的曲谱,却娴熟地将双手放在第一个音符相应的位置。
他开始了演奏。
03.
那样微不足道的声音,在吉他声的掩盖下本该被完全淹没,秋叶却是在转换压弦位置动作的空隙间清晰地捕捉到了脚步声和拉开门的声音。
「教室的门轴,是有点生锈的。在拉开门的时候……发生的摩擦,总该会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吧。」在那天晚上之后,他无数次的用毫无说服力的句子来这么解释自己为何能够听见如此微小的声音,但是他的妹妹——秋叶梓总是微微笑着打断他。
「这个理由太牵强了。」妹妹仰起头看着他淡然地说道,「我觉得,那说不定是奇妙的缘分到来之前的预感吧。比如,这就像是第六感……或者说是暂时性的超常听力?」
秋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那天之后,比那脚步声和拉开门的声音大声得多的、但又比常规内能够听到的响度小声许多的声音,他都只能勉强听到,更别提那还是在周围环境极其安静的前提下了。他便不得不承认妹妹说的话是正确的了。
吉他沉默了。但很快又再次弹奏起卡农变奏的下一段。
隔壁的练习室忽然也默契地响起了琴声。琴声从一片黑暗中静静地飘出来,轻柔低缓——对方似乎是在配合吉他的主旋律,存在着又并不喧宾夺主。秋叶第一次感受到如此专注的琴声,和他弹钢琴时单单按照五线谱演奏截然不同,在他的手指下他只能感受到僵硬和冰冷,而那位不曾见过面的同学却是将情感完全灌注于指端,就像成为了钢琴的一部分一样,这样的琴声能够深深打动聆听者的内心。这种感觉难以描述,他不断地思考能够用什么形容词来描述它,直到他回到宿舍趴在阳台上望着夜空的时候他才缓缓想起。
〔那能够比喻作什么?〕
他在夜空下面无数次反问着自己,接着他总是会再看一眼满天的星光回答。
〔宛若星辰闪烁温柔璀璨。〕
他感叹着,也只能感叹着。
演奏依然还在继续。秋叶像是感受到了对方的略显生疏,但却没有丝毫懈怠,反而比以往更加认真弹奏着。
「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妹妹直截了当地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他只是摇摇头。
他又沉默了,但这次沉默的理由却和之前的每一次都不一样。
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或许是莫名而来的好胜心,或许是琴声带来的喜悦感,又或许是其他的什么,他唯一知道的是,他害怕知道之后就会失去那样的感觉。
很快,一曲终了。吉他发出的最后一个音落下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放下吉他,身体就已经站了起来,下一秒更是已经冲出了练习室。
他一时觉得这样的举动有点过于冲动,尤其是在快速拉开隔壁练习室的门,看到那双漂亮的、靛蓝色的眼睛显得有点慌乱的时候。但是,对于他那天打开那扇门的举动——
他不后悔,也永远不会后悔。
04.
「抱……抱歉,我不是有意要打扰你的……」对方说出这句话的同时带上了琴盖,秋叶注意到她的动作,发现琴盖险些夹到对方的手指。他正想提醒女子“小心琴盖”,琴盖已经稳稳地盖在了黑白琴键的上方——对方迅速地收回了手, 他便放心地把那句话咽了回去。
「我不是,那个意思。」听到对方的话语,秋叶发觉似乎是自己的面色过于平静再次吓到了对方,同样有点紧张地解释,但刚刚盖上琴盖扬起的的尘埃和对方剧烈的喷嚏声打断了他的说话声。
他慌乱地将吉他立在那架钢琴旁边,有点着急地脱下外套披在对方身上。「没、没事吧?!」他猜测对方或许是感冒着凉了,想多关心些什么,而对组织句子苦手的他,却只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少女像是下意识推了推秋叶的手腕,「我没关系的……」 她推脱道,但在看到秋叶不容置疑的神色又妥协了。
秋叶看了看少女,然后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立在琴边的吉他。
〔现在,能提出那个请求了吗?〕
“请问你……”
〔成为搭档,这样无礼的请求。〕
吉他的表面反射出来自夜空的光芒,平静而闪耀着,璀璨得他仿佛一瞬失去了视觉。
没有星星,那样的光芒又来自何处呢?
秋叶最后重新将目光重新落到了她的身上,她的那双眼睛波澜不惊,有如漆黑夜空点染开的满天星光,空明澄澈。
他忽然明白那光芒的来由了。
秋叶咬了咬唇。
“请问你,愿意跟我组成搭档吗? ”
05.
那句话被尽数吐出之后,迎来的是一片死寂。
两个人在黑暗的夜色中相互注视着,短时间内谁都没有主动打破这样的局面,他们就这样保持着沉默。
「抱歉,这句话,果然还是太突然了。」秋叶率先开口了,他努力地使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没有那么凝重——之前好像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吓到了对方,而现在她也避开了自己目光。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考虑到这种状况的发生,意料之内,但他未免还是感受到了失落感。
对方依旧没有讲话,好像在思考什么。他觉得可能是自己没把话讲清楚,有点慌张地加上一句。
「就算是拒绝,也没关……」
「好。」
简短的一个字,却使秋叶完完全全地愣在了那里。
是答应成为搭档的请求?还是拒绝这个邀请?亦或是别的什么意思?他对于这个结果满怀着期待,却又夹杂上对于结果的恐惧。
「我是说,成为搭档,没有问题的。」
这下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是因为请求被答应而欣喜的心情?还是因为意料之内之后听到意料之外的回答而庆幸的心情?亦或是别的什么心情?他对于自己的心情不明白了,却又清晰地知道这又是种什么样的情感。
对方拉了拉身上就要滑落的外套,似乎是看到秋叶面上有点复杂的表情——虽然只是比他平常的面无表情多了那么一些纠结,她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噗呲”笑了出来。
他就这样静静看着对方的笑颜,刹那间一切都静止不动,犹如漫进夜色中、肉眼看不见的的时间断层。
他忽然有点高兴他的记忆并没有随着时间停止,让他足以把这幅景象收在心里。
「我叫天海万结,接下来请多关照。」
「秋叶岚,请多指教。」
秋叶在那一个晚上意识到,阴天的夜晚并非没有星光,只是他被更加耀眼的、独一无二的星辰夺走了视线。
仅此而已。
后记:
写、写完了,速度也是慢的可以(……
首先感谢看到这里的你!看完这样意识流ooc严重甚至称不上文的流水账真是辛苦了!
剧情没推多少还写了一堆废话,请对方中之人不要大意地揍我一顿,不用轻打,大力打我(……
大概,就是秋叶视觉的初遇,顺带交代了一下秋叶走上音乐这条路的其中一个契机。秋叶其实是个心理活动一堆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话废(并不
内容算是比较少,不过相信我我就废话一章!下一章我就好好推剧情了!(毫无说服力
顺便,终于可以跑去隔壁hwm6填坑了我好开心(……
最后嚎陶大哭,天海真的好可爱,超可爱,very 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