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一日开始,我的心便成了寂静的世界,如雪落一样无声,这并非是纯粹的比喻,那真真切切是身体的残疾,连带着幸福也变成了会灼伤人的东西,因为明悟了一切缘分无论好的坏的,终有一天会什么也不剩,于是我突然变成了恐惧新的联系的人。
然而,当出现这样的一份缘分的时候,却还是会忍不住觉得,认识一下新朋友也不是些什么坏事,虽然这么说,但来到这个咖啡馆的瞬间,看到来往的人们,那一刻还是有一点后悔离开了舒适的一人环境的。好在有那位小又小姐等着我,躲进和她的卡座里面之后,就没有什么尴尬之意了。
毕竟是头一次出来见面,点单还是由我负责了,在问到对方喜欢什么样的饮品的时候,倒是得到了令人相当意外的答案——加了十泵糖浆的咖啡,这真的是能喝的东西吗?这样的东西让服务生传达的话,多少也是有点为难,只能去厨房那边向他们提出了这个神奇的要求,但老老实实把这样的东西端给小又小姐的时候,却又被大声嘲笑了。
我心存一些不解,可能是因为向来没有怎么跟女人打过交道,或者不如说是没有怎么跟人打过交道,其语言下的内涵也是相当的难懂。虽然就算是这么说,但以我浅薄的人生阅历来说,更加难懂的一定是面不改色喝下去加了十泵糖浆的咖啡的女人。除此之外,还配上了我记不住名字的圆形的彩色点心,和切成长方形的,带着柠檬香气的红色蛋糕,她似乎享受其中,即使糖分的量会有些让人担心健康问题,但吃东西的表情,看起来还是使人感觉到了些许幸福。
稍微整理着介绍了一下手头的资料,一小部分是问了护卫队的堀口先生,虽然只是在门口随便抓了个人,但他是相当好脾气的人,还是在能说的限度内告诉了我尽可能多的消息。大多都是前些日子在出版社那边问到的,主要还是问了秋山静小姐,作为文字编辑的她相当博闻,不光是在阅读方面,消息也很灵通。最近确实也要出新的书籍了,要事先讨论书中的内容,毕竟最近形式好像有些紧张,多少要注意一点,所以虽说是专程去跑了一趟,但也处理了自己手头的事情。期间与秋山静小姐倒是聊到了不少现状有关的事情,毕竟这世界上的文字工作者,都要敏锐注意到一些不成文的风气,否则容易被捕风捉影,冠上坏的释义,被人揣测来去,不光是作品会面临危机,还可能会被有心之人当做出头鸟来。以及她的弟弟也是护卫队成员,在认识之前就听秋山静小姐提到过,据说是相当努力的类型,实际接触起来也能明白,确实是礼貌并且很认真的人,不过对于护卫队能接触到的情报,也只聊了点浅层的东西,毕竟其他都是机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将这份资料交给小又小姐的时候,能看见她认真阅读的脸,小又小姐思考的时候,手底下会有一些很可爱的小动作,比如说用钢笔轻轻敲着纸面,以及会下意识用手指卷起头发来,喝掉那种咖啡的时候也依然面不改色,就像咖啡无形中已经被她换成了正常的一样。因为我确实鲜少和人面对面坐着,所以忍不住观察着。这些情报基本都被我整理成了比较简单易读的文档,因此看起来不算太费时间,但总感觉会有一种微妙的错觉,那就是这份资料交在她的手上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小姐比有几年教龄的我更像是在做老师,颇有兴趣地观察着我的文档,似乎在考量些什么……然后这样的感觉也确实应验了,她提出了这次见面的正题。
“来玩侦探游戏吧。”
实话说我有些意外在的,一般而言应该会更加严肃处理这种事吧,或者用更加没那么轻松的说辞,但是小又小姐解释道,实际上还是以轻松的态度来面对当下的课题比较好,积极的心态更重要,我就也觉得她的话确实颇有道理了。
她向我提出的是“挑战”,不过内容倒是很平常,是陪她去一趟百鬼夜行的列车游行——但不是七月二十号的那一场,是提前一段时间,在没人的时候。问起用意来的时候,她向我展示了她的笔记本,前些日子车站有过有人掉入轨道的传言,不过我并不知道是很快就被清理,防止民众产生恐慌而压制了消息,还是根本就是谣传,但她觉得这也许是个入手点,也确实有些道理。我们约定好了在黄泉站见面。
我们到的时候,活动甚至都还没有开始布置,站点目前还只是普通的样子,小又小姐的钢笔在纸面上划出好听的声音,似乎在记录什么。我在检查车轮的缝隙里,里面似乎没有碎肉和血液的痕迹,也可能是已被清洗过,也可能是这种东西从来就没存在过。
“我这边也顺便收集了一些关于这些站点的情报。”我拿出牛皮纸袋,里面是找护卫队的堀口先生问到的内容,虽然他和我只是一回生二回熟的关系,甚至问了一句怎么又是你,但还是把所知的事情告诉我了。我把纸袋交在她手上:“只是顺手的事,不过整理整齐的话比较方便查阅吧,怎么样,有找到合适的线索吗?”
她饶有兴致在纸袋里的资料上圈圈点点,总感觉她比起急迫地寻找父亲的线索,更像是她说的一样,在玩侦探游戏,但她确实是这样一个满身谜团的女子,我已经开始习惯了。对站点的检查本身倒是做的很周全,对照着资料仔细检查了一圈,结果当然是没什么收获,她逛起来简直像是在商业街上一样不知疲倦,让人怀疑其体力究竟是什么情况。
好在她会像寻常的孩子一样饥饿,否则都像是什么最新展出的机械少女一样了。因为有着先见之明,我带着在夏之死买的食物——总感觉现在的关系,带自制的食品还有点稍稍失礼,在车站坐着野餐还是头一次,看着她悠悠然的,完全风轻云淡的姿态,我不禁再次感叹,小又小姐真是拥有着强大的内心,和超乎常人的毅力。
回想起来,其实我们头一次见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当时也只是刚刚在这边落脚稳当而已,凑巧寻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住房,搬出了朋友家,拿到了一部分先行的稿费,以及获得了一份在图书馆的安稳的工作。已经获得了好好生活的余裕,所以才去了一趟书店,不是为了工作,只是单纯的个人爱好而已。
因此当天其实相当悠闲,也确实有不少时间拿来观察身边的事情。在那家书店的外文书架前,有个女生长久坐在书架脚下。一般而言,这边嫌少有人以这种方式光顾,一个是因为在这个年代,懂得英文的人也不算很多,另一个是因为会在书店里面这样慢慢阅读的人也很少,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买下书来带走,如果要悠闲阅读的话,也总会选择图书馆这样幽静,并且能够坐下来安静阅读的地方。因此她坐在那边,看起来很显眼。
所以留心少许观察了一下,看她身上所穿的衣服,设计,款式以及布料的材质来说,应该不是什么贫穷人家的孩子,但又觉得那件衣服稍微有点洗到发白了,带着一点点肥皂的香气,按理来说不会这样才是。但令人稍有困惑的是,她的手腕细得简直像是一折就能折断,正常而言,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再怎么说也不会这样瘦,就算是因为爱美而控制体型,再怎么说也有点过分了。而且看起来也略有一点疲惫,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有在好好休息。但读着那些书的时候,眼睛里面却又是鲜明的生命力,带着一层薄薄的茧子的双手在书页之间翻飞,那手也不像养尊处优的人会有的样子,但从中指处的茧子看来,应该是经常捉笔的人。非常明显的一点是,她能流畅地阅读这些外文书籍,简单观察了一下,她阅读虽然没有像母语者一样熟练,但手边又放置了一本外文词典,还有看起来是她自己的笔记本,她带着薄茧的手转了一下钢笔,在上面留下蓝黑色的痕迹。
我为这样的矛盾性所困惑,多为她留了一点注意力,但也就仅此而已。
因为这一点点特别的注意力,她走进我所在的图书馆的时候,我想起了她身上泛白的布料,和擦肩而过时肥皂的香气。她先是在图书馆的各个角落里面都转了一圈,似乎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才选择向着咨询台走来。我本以为她可能会想要寻找一些外文书籍之类的东西,但是没想到张口向我询问的却是往期的报纸。因为一般而言,确实很少会有人来找这些,所以是专门有一间档案室来放那些东西的,平常都是锁着门的,也难怪她找不见,所以也只能带她去一趟了,毕竟钥匙在我手里。因为还要锁门的缘故,我干脆站在旁边看着她寻找的东西,也都差不多是这两年的报纸,我对这些的位置比较熟悉,干脆也帮忙按着年份寻找起来。她是个相当健谈的女孩,虽然我原本其实没有什么搭话的念头,但被带着也不知不觉聊了起来。这孩子吐字非常清晰,而且语速也不算很快,并且颇有自己的见识,言谈得体,因此在这种聊天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平和的享受感,对我而言很是难得。
我确实是很好奇,这样的年轻女孩来找往期报纸的理由到底是什么?进来是有些动荡不安的苗头,在这座城市的脚下生根发芽,但还没成什么气候的样子。想来贸然询问的话,确实会是有点冒犯,而对方似乎看穿了这样的心思一般,主动跟我聊了起来。
简单来说,这孩子的父亲似乎是在前些日子失踪了,虽然说是去护卫队求助过,但迄今为止依然没什么音信,她就想看看这里会不会有什么线索。她话语间有一种与她年龄不符合的成熟和稳重,如同一夜之间担起了重担一样,有一种沉稳的力量。而这样乐观的态度,反而又为我带来了更多的可以说是同情之心的感情。这样的好孩子在哪个时代都不多见,甚至在作为教师所见的孩子里,她也算的上是机灵的,了。这样的不幸怎能偏偏让这孩子遇上了呢,我主动提出了帮忙,毕竟自己与出版社和新闻社那边多多少少有些联系,也认识护卫队的友人,大概能拓宽一些信息来源。我告诉她,我可以帮她询问一下这些通信的朋友,并且整理一份信息交给她,于是我们简单交换了一下联系方式,约好了在了市内的咖啡厅下次见面。
虽然看过不少侦探小说之类的文章,但在现实中遇到这种事情还确实难得,况且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过这种社交活动了,虽然有些退缩之意,但还是老老实实拜访了一次秋山家的出版社。虽然找到了些许说不定会有些联系的线索,但是也都是些断断续续的情报,整理起来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常言都道对谁开始产生好奇心,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标志,但那种矛盾的表现,热情的态度,以及她只言片语中能感受到的教养,还有广博的知识面,会让人有点忍不住去想,这个名叫小又小佐的女孩,她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神奇的谜团?为了我的好奇心,或者也可以说是想要帮上点忙的心意,纠结几日后,当天的最终选择还是赴约。
这些日子新开张的西洋式的咖啡厅,在外面就能看到彩色玻璃的花窗,推门而入就能闻到一股微苦的香味。黑胶唱片在指针下面缓缓旋转,播放着最近新流行起来的爵士乐,崭新的电灯亮着黄色的暖光。虽然人是很多,但是却意外的很安静,客人们各自小声讨论着各自的事情,这样的氛围反倒会让人感到一些微妙的紧张——其他人都是那样成群结伴而来的,有些是年轻的学生们,穿着墨绿色的校服,挤在一起看着免费的刊物,喝着便宜的可尔必思。或者有些是在这里约会的情侣,交缠在一起的眼神像是要拉出丝来,桌上摆着微微摇晃的红酒,一个人走在这些人中间,难免是会有点尴尬的,好在进门之后便发现约我的人已经来了,只能希望走上前去的这一段路再快一点,再快一点。